激发武钢员工创造活力的几种实用工具的分析与比较
2014-10-31张丽
张 丽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企业发展最为根本、最可依赖的动力是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必须寻求更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有效激发员工活力的方法。但目前武钢不少人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员工包括少数领导干部的主动性、进取心不强,精神懒散,工作懈怠。这种情况不及时有效地扭转,武钢的生存空间将更为狭窄和艰难。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激发员工活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激发武钢员工创造活力的几种实用工具,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得非专业的管理者也可很快领悟和操作。这些工具已经在一些单位试点,在提升员工素质、激发群体工作动力、强化员工创造活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员工活力的研究背景
员工活力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概念,国内尚未有过专项研究,国外研究历史也非常短。而事实上,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从意识、到思路、到实践,将物质资本(资金财务)、人力资本(知识技能)和社会资本(人脉关系)进行了充分的挖掘,那么,下一轮的企业竞争将是员工心理资本(动力活力)方向的竞争。因此,活力管理正越来越成为优秀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激发员工活力的组织行为
从组织行为而言,主要措施有:全面实施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提高研发费用投入、发展自主创新组织、建立健全员工身心辅导网、广泛开展潜能开发培训等。这些措施因为涉及到组织结构、管理职责、资金人力投入等,难度较大,容易停留在组织层面,且不易见效。
三、激发企业员工活力的主要工具
以下几类工具在理论界提出较早,在一些先进企业得到了较好运用,但由于对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在一般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例如武钢)以及一些基层组织,实施难度较大。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为了克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专家预测方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3.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是透过行动实践来学习和提高。即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载体,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的目的。它不仅是为了促进某一具体项目或个人的学习发展,更致力于推动组织变革,将组织全面转化成“一个学习系统”。其经典方程式为:L=P+Q,即学习(L)是通过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P)与提出深刻问题能力(Q)相结合来完成的。
4.群体心理辅导法
群体心理辅导法是指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者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包括书信、电话、邮件、讲座等形式。群体心理辅导有助于维护团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四、几种创新的实用工具
以下提出几种武钢内部创新的实用工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基层班组的管理者也可很快领悟和操作。
1.积分兑奖法
积分兑奖法就是通过对不同需要激励的行为设定分值,员工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尝试新的行为、得到不同的训练效果,最后依参与的次数和效果的累计分值给予一定的灵活奖励(即员工对奖品有一定的选择权),从而对员工的定向行为给予及时的正面鼓励和强化,促使学习效果的固化、提高定向行为的重复发生率。
2.“三有”沙龙法
“三有”沙龙法是通过组建一个非正式的学习分享小组,用不断创新的方式,指导员工进行“三有”(即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境)的学习、分享 “三有”的工作、开拓 “三有”的生活。将“三有”的理念融入员工思想、行为,努力打造员工积极向善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提升员工的观念品质。经过一定时间和效果的积累,使沙龙成为一个特定的活力激发场,用场的能量持续不断激发个体能量。
3.拓展训练法
拓展训练是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员工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训练由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构成。拓展训练能有效提升团队活力。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将个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使人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解决心理问题,并学会更有效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角色扮演能加强自我认识和相互理解,加强团队互动,提高团队凝聚力。
5.敏感性学习法
敏感性学习法是选定一个特征组,其中没有预定的议程和中心,组织者仅仅起促进作用,鼓励参加者认识他们自己和组中的其他人。目的是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关注他人、理解他人、判断不同群体特征等,能帮助个人学会怎样更多地与他人相处。
6.领导自查法
对于愿意不断尝试创新的领导,以及希望得到最及时效果反馈的领导,可以通过对照“激发活力和动力”的建议清单(可由专家小组提供),来选择近期、中期、远期的改善目标。领导自查法可以直接提高领导活力管理的水平。
五、以上工具的分析与比较
上面介绍了10种常用工具的特点和用法,为便于操作和选择最适合的工具,表1将这些工具在“特点”、“适用人群”、“工具级别”、“有效程度”等方面再逐一对比。
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甚至减少员工总数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有利于突破管理瓶颈、开创管理新局面。
表1
[1]Lan Taylor著,李中权,柳恒超译.评价中心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黄洁.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3]奥布里·丹尼尔斯,詹姆士·丹尼尔斯著,曹晓蕾译.激发式领导[M].东方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