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 风险分析及防范
2014-10-31徐娟姜波施文洁
徐娟+姜波+施文洁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助学贷款以来遇到诸多困境,风险问题就是其中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贷款计划中的各参与方(银行、学校、政府、学生)均有可能遇到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各种风险的根本来源即贷款偿还的拖欠。只有各参与方在明确了自身的风险后通过共同努力解决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防范风险。
一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自2000年9月在全国全面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为了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规划助学贷款流程、防范贷款偿还风险,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保障助学贷款制度顺利实施。可以看出,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机制,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贷款偿还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这些举措对规范贷款、防范风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违约贷款比例较高的难题仍不能根本解决,高校毕业生贷款拖欠偿还比例仍居高不下。国家助学贷款拖欠偿还高风险使得银行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这一事项上缺乏积极性,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出现困难。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势在必行。
二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
(一)银行风险分析
从银行角度看,助学贷款是一种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以信用贷款的方式提供的个人消费信贷,它有明显的政策性,但本质上仍属于商业贷款。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它的一些不同于一般贷款的特点,如采取了无担保的信用制等。这些特点造成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
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在未来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不履行还款承诺而给银行造成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上的损失。还贷违约会导致继续贷款的停滞,部分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因而受到影响。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学生贷款逾期不还的比例已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贷款。
管理风险是指助学贷款的拖欠使得银行必须花较高的代价来催收欠款,无疑将造成银行在管理成本上的增加,导致管理风险。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具有笔数多、牵涉人数多的特点,且在实施过程中,对每笔贷款的审核、调查、催收等各项手续与高额度贷款一样,因而该业务的管理成本本身就很高。此外,助学贷款所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毕业以后的流动性非常大,不利于银行对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这种情况将会加剧贷款催收的难度,加剧银行的管理风险。
(二)学校风险分析
如果一所学校的学生贷款拖欠率过高,那么至少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学校产生影响:
1对学校声誉和生源的影响
如果一所学校的拖欠率过高,将很可能会影响到该校的社会声誉,并使该校失去继续获得贷款的资格。银行出于对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会渐渐减少或最终取消对于拖欠率过高的学校的该项贷款。随着整个社会对学生资助意识的深入,高校是否具有各项资助项目资格成为社会公众评判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所学校毕业生贷款的拖欠率过高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该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前景,进而影响到该校未来招生的生源质量和数量。
2对“银校关系”的影响
为了寻求银校之间的“共赢”,银行往往会向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学校提出一定的捆绑条件。如果高校毕业生贷款的拖欠率过高,以至于超过银行的承受能力时,就极有可能破坏银校关系,随之将有可能带来银校之间其他业务往来上的困难与障碍,给双方都带来损失。
(三)政府风险分析
政府所承担的风险包括两个方面:隐性担保和政府补贴。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我国政府没有建立相应的担保制度,但事实上我国政府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隐性担保者。关于政府补贴,包括政府50%的利息补贴,即“明贴”;对于学生贷款银行的营业税的免征,即“暗贴”。可见我国政府对该贷款的实施付出了相当的成本,如果贷款仍然没有顺利进行且困难重重,那么政府所支出的这部分成本就成了付出没有收到任何效果的成本,成为政府的损失。
(四)学生风险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者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国家助学贷款在给他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债务。2007年全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诚信系统”),自2007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为每位大学生建立了信用档案,记录其信用卡、借用和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类贷款信息。这个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建立,各银行之间可以联网看到学生的各项信用情况,大学生贷款出现的违约记录将记载在个人诚信系统中,这一系统方便银行对不还贷学生进行惩治,所有个人不良信用记录,还将使贷款违约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遭受到许多不利影响。
三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
(一)银行强化贷款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完善贷后管理
银行需强化对贷款金融知识的宣传,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贷款咨询。据了解,伴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强等现状,一部分毕业生拖欠助学贷款的原因是不了解还款相关规定,不知道如何还款。建议银行加强对助学贷款还贷程序、还贷方式及个人诚信系统的讲解和宣传工作,建立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将助学贷款相关政策、还贷情况、利率调整等信息告知学生,方便无意逾期的毕业生及时还款。
完善贷后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贷款风险隐患,减少银行贷款风险。银行可以采用全面监控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个人诚信系统,既对所有贷款学生进行还借贷监管,又重点监管信用等级较低的学生。银行要与高校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将学生还贷情况通知高校,请高校督促学生还贷,同时,银行还可以将学生还贷情况作为下一年度对高校贷款发放额度考核的指标,使高校催款变被动为主动。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银行还可以和公安、法院、公共事业等部门合作,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以减少“失信”风险。
(二)学校加强诚信教育
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让他们明白讲究信用是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功的基础。学校可以更新德育教育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简单说教外,还可以通过生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诚信情感,建立诚信意识。如组织鉴定《大学生诚信承诺书》、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诚信专题讲座、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交流会、辩论会,举办相关金融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诚信、体验诚信,形成“讲诚信、重诚信”的校园环境。
(三)政府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在助学贷款中,政府不是直接管理贷款者也不是贷款金额的提供者,但它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维护者和监督者,同时它还有非常的力量来处理贷款中的一切问题。目前,助学贷款在一些内外部因素上缺乏对借款人的有效制约,内部因素主要是银行本身的因素,外部因素则是指一些宏观制度供给上的不足。建设国家助学贷款的良好外部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助学贷款的系统外部防止拖欠行为的发生。同时政府还可以协调银校之间的关系,促进两个部门在国家助学贷款义务上的合作,促进该贷款的健康发展。
在建设良好社会环境的同时,政府还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给予贫困学生政策上的扶持。例如,《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颁布,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本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将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在此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还款负担,又提高了基层干部队伍水平。
(四)学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贫困生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助学贷款,正确认识贷款、申请贷款以及偿还贷款,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其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贷款计划中。一方面提高自身在银行信贷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及时地向学校、银行或政府反映助学贷款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从自身角度提出有关解决办法的建议。学生应作到:第一,就贷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向银行或学校的贷款人员询问;第二,努力学习一些基本银行信贷知识,提高银行信贷方面的自身素质。
根据上面分析,助学贷款中的每一方都面临风险,每一方都可能成为风险来源,一个参与方出现问题,很快将产生其他一系列问题,从而使整个系统运行受阻。因此,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要求参与四方共同努力,综合规避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范风险,达成各方利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杨亮.国家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J].光明日报,2014-05-22.
[2]何朝峰,刘雪珍.河池市中职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偏好研究[J].教育评论,2014(3).
[3]张妍,齐兰芬,张敬茹.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现状调查———基于学生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4]崔来廷.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语境下国家助学贷款探究[J].学术交流,2012(1).
[5]Hong Shen,Qinghao Li.Policy and Practice of Student Loan Scheme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Presented to KEDI-UNESCO Bankok Joint Seminar[J].Gyeongju Korea,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