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入口:“东邪”与“西毒”
2014-10-31贺文
贺文
作为连接智能终端与互联网的“桥梁”,路由器一直默默无闻。但在智能家居的热潮下,却瞬间变得炙手可热。老树开新花,智能路由器——作为未来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或“入口”,有了值得一说的新故事。
来自EnfoDesk易观智库的数据,第2季度中国家用智能路由器市场总销量超过54万台。其中极路由以64.3%的份额位列榜首,小米路由以26.6%的份额位居第二。
作为中国家用智能路由器市场的第一梯队,极路由和小米路由的市场份额优势相当明显,二者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商业模式自成一派。二者相同的是,都专注于打造一个掌控家庭控制中心的硬件产品——路由器,以路由器为家庭核心与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发生交互;不同的是,极路由更偏向于建造软硬件平台和开发者生态。小米公司则是野心更大,希望路由器“接管”人所接触到的一切家用设备,建立一个路由器与人及其所处的智能家居环境的交互体系。
智能路由器是家庭互联网最底层的入口级设备,具有成为平台级产品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极路由的“极壹”发布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包括小米、360、腾讯、百度、果壳电子、迅雷、联想等互联网IT公司均已推出公测产品或开始售卖,老牌互联网IT企业的进入,印证了智能路由器的战略价值。
目前来看,BAT互联网大公司在智能路由器领域的推进战术和进度略有不同,但战略重视程度是相同的。借用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的分析,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以“软渗透”的方式在布局,即通过提供路由器系统支持、软件支持、数据平台支持等形式。
路由器版的“安卓”故事
极路由有个“平台梦”,在路由器上建造一个类似于安卓平台的生态系统。
它是中国路由器市场第一个提出“智能路由器”概念的企业。2013年进入市场,至今已有3代产品问世。2014年7月15日,对于创业阶段的极路由团队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极路由发布了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统HiWiFi OS,包含HiCloud云服务平台、HiMobile移动终端、HiStore插件商店三大核心,希望围绕HiWiFi OS聚合用户、开发者和第三方厂商,打造一个路由器领域的安卓阵营。这也是继去年7月首款智能路由器“极壹”正式上市销售,极路由开始在操作系统和开放平台两个领域加速产品布局。
谷歌的安卓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已无需赘述。安卓系统的体验虽然不及苹果iOS,但秉承开放理念的谷歌,在众多屌丝手机制造商的拥护下,获得了比iOS更大的市场份额。
极路由能在智能路由器市场复制“安卓”的故事吗?
业界理解,极路由所谓的路由器版“安卓”生态系统,包含这样几个部分:以MTK芯片为主的硬件平台;可开放使用的极路由系统HiWiFi OS;极路由打造的路由生态(由手机APP、云存储、插件商店、系统几部分组成)。
极路由“开放”的醉翁之意是,通过其系统,让那些急于进入的玩家能快速进入智能路由器市场,而极路由收获的则是在云平台、插件商店等整个生态的繁荣。
极路由联合创始人丁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们不会去充当一个家庭控制中心的角色,在他们看来,并不是所有相连设备的数据都必须经过极路由来进行收集和处理。但极路由会是一个数据流通的管道,帮助服务其他联网设备,完成数据传输。换句话说,极路由做生态不做控制,但能从用户的每一次下载中获益。
外界的担忧和质疑也接踵而至:路由器厂商愿意陪极路由玩吗? 用户愿意交互和付费吗? 怎么吸引开发者加入?
有分析说,如若能撼动Top10路由器玩家选择HiWiFi OS系统,将是极路由这个开放路线成功的一刻。现在的情况是,极路由正式推出开放平台系统后,暂时只有深圳必联一家合作方。
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HiStore承载了极路由的应用商店设想。但是应用分发平台与应用开发者之间的生态环境能否繁荣,则取决于用户的交互、付费意愿,以及开发者的参与热情,而极路由在这方面面临的阻力也不小。一是人们对路由器的认知程度较低,更新换代的动力并不像手机那么强,而且路由器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只是一个连接设备而已。二是开发者的参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受用户热情的影响。在极路由发布插件商店HiStore时,其中只有10几款应用,大部分是由极路由团队自己开发的。
“大一统”的雄心
小米做智能路由器,则是基于一个更有想象力的故事——更大的智能家居,以及以路由器为入口延展的更大的智能化市场。
有人说,小米路由看来更像是一个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存储)平台,即通过与迅雷合作,小米路由可以将海量信息存储于路由器上的硬盘,成为家庭间的数据交互和存储平台。
小米路由“NAS平台”的功能定位,其实有两层用意:一是将用户吸引到路由器的手段之一,借助下载内容来培养用户使用路由器的习惯;二是由于多屏时代的到来,用户在家中使用的联网设备范围更广,小米路由器在这一生态中可以作为云端主机来使用,进一步强化了用户与路由之间的交互。
小米路由的商业模式,依然是将重点放在系统层面,硬件仅仅是其传递服务的媒介。现阶段硬件利润很小,主要是为了增加影响力和用户量,为其日后的服务做出铺垫。有分析认为,小米的下一步动作便是向智能家居层面渗透,通过内置小米芯片于家电产品中,使小米路由的中控角色可以落地,以展现其巨大的战略作用和商业价值。
所以我们能看到,小米的做法是,建立一套自己的通信标准,让第三方的智能家居厂商成为自己路由器的“外设”,从而实现控制客厅的目的。
EnfoDesk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小米路由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完善了小米的产品生态圈,以生态圈中的物联网操控终端角色呈现于市场。通过小米的几款硬件产品——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路由器,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款产品都具备成为“入口”的潜质。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是较为成熟的产品,路由器和智能电视是新型的入口级产品。小米这样通过软件平台将所有终端设备进行互联,既达到了整合生态圈的目的,也使得产品入口范围大幅扩大。
但是小米希望将芯片内置到大家电产品中,这本身是有难度的,因为大家电厂商一旦把这个控制权开放给了互联网企业,那么家电企业自身的发展则会受到限制。我们知道,像海尔、格力这样的大型家电厂商,也纷纷在树立自己的智能家居标准,它们都不愿意沦为小米的“附属品”。
双方之间的博弈,会促使传统企业将资源保存在自己手中,所以小米想统一通信标准本身就存在难度。如此看来,小米意欲强调自己在客厅的存在感,最重要的是建立智能产品生态圈,权宜之计是整合及“培育”一些小型硬件创新者,比如Yeelight智能灯泡、ants云蚁摄像头等,它们都是一些创业公司,比起独立建立自己生态的宏大愿景,它们更“渴望”得到小米在产业链和销售上的支援。而其中的不少,也已经获得了小米的投资。
作为具有“入口级”潜力的设备,实际上智能路由器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过去的第2季度,中国家用智能路由器市场总销量为54万台,相比传统路由器市场(6000万台左右),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智能路由器市场的“销冠”极路由,其出货量已经超过100万台,但是行业老大TP-Link一年的出货量则是1亿台上下,极路由很难在短期内撼动行业老大的位置。所以,现在来谈入口为时尚早。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认为:首先缺乏“存在感”。智能路由器虽然进入了大众家庭,但是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还是以路由功能为主,很多功能并没有发挥其价值,路由器仍然是缺乏存在感的产品;其次用户热情度不高。智能路由器仍然需要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目前仍然是传统路由器的市场为主,且由于存在感较低,用户更换路由器的概率也不高;最后商业模式有待创新。路由器属于硬件产品,而且由于互联网概念的介入,商业模式是路由器市场普遍关注的,所以现阶段毛利率较低,很多路由器产品都是以投资为主,亟待在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