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课堂尽显生活化数学的魅力
2014-10-31高立新
高立新
使“绿色”走入课堂是我们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第二实验小学提出的一项不但具有时代特色,而且顺应教育发展的教育策略。它的提出不但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美感,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教育系统的这种现状,我们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站在促进师生成长,以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发展目标。目的是让“生态”走进学校教育。这样的教育既可解决一时急迫要解决的生存环境的问题,同时又可更好的完成培养全球合格的“生态化”公民的任务。
创建“生态化绿色课堂”理念的提出,给我校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让她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传统教学的弊端,同时也试图创建出一种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又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的数学组在这方面有了自己新的理念,她们也为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即使师生共具绿色心态,共享愉悦时空,享受生活化数学带来的乐趣。
一、在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为学生具有绿色心态奠定思想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为了让学生对抽象数学发生兴趣对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信心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参与数学学习,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预习中搜集与之有关的信息,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带着对数学知识的独特见解走入数学课堂。
1、还学生以自尊,把自己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需要,而成功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先天的一种技能,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获得的。成功的“二?八律”告诉我们,决定成功的要素中20%来源于智力因素,另80%则来源于对待事物的心态——态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绿色心态当作教学走向成功的起点。
2、还学生以自信,把自己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有不完善的地方是极其正常的,期望学生十全十美是不正常的。所以在与学生交流数学课前预习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促进学习的一种手段,引导学生自己在学习中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获得了一份自信,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课堂就有了一种亲和力。
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学生具有绿色心态奠定物质基础
如果说收集生活信息是使学生以绿色心态走入数学殿堂的第一步,那么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则是学生进入数学殿堂的关键一步。为什么这样说呢?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当你把所学的知识都忘记,剩下的就是素质。所以我认为数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会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信息的价值。当他们走出数学校门的时候,更多留下的是对数学的理性思考,是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具有一双发现的智慧的眼睛,这样他们才会具有高素质。
1、赋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智慧的眼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只有培养孩子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他们才会真正以智慧尝到数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具有一双理性思考的翅膀
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过程中,首先是鼓励大胆猜测。其次是培养试验的意识。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树立理性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主动试验,为学生插上一双理性的翅膀,使他们能够带着数学思考走入数学课堂,在感受到数学魅力的同时拥有学习数学的良好心态。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在生活化的课堂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促进绿色心态的形成
自信心、热情、同情、自尊、幽默感、希望、人性美——这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须的七样法宝。绿色数学课堂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专门用来淘汰的“筛子”。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最近的发展区,都能获得收获的喜悦和成功后的成就感,增进自信。同时,这样的课堂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孩子与孩子间平等交流,能接受对方语言。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是保证学生心理安全的前提,只有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了他们服务的,他们才会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言,畅谈自己的想法、做法。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也是如此,处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在教学中建立起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不仅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而且诚恳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善待他们的意见。
2、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他们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要安排适量的、适当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并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乐于共享和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交流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作者单位:吉林市昌邑区第二实验小学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