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与体会
2014-10-31孙爱晶等
孙爱晶等
摘 要: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参与高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地方普通高校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西安邮电大学“走近通信”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案例,从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标定位、课程的选题、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视频拍摄几个方面,阐述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分享了课程建设的体会,力求为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与体会
一、地方普通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012年,教育部在“985工程”高校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学校的范围扩大至“211工程”高校及少数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共选出了368个主题,分两步建设完成[1];2013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不再组织选题申报,将从有关高校建设完成的视频公开课中遴选,参与高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非“211工程”高校每校可报1门课程,使地方普通高校在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中从观众转变为参与者,从学习者转变为实践者,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地方普通高校通过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优质课程资源,激发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深入思考,同时,一堂好的授课源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揣摩,不仅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要有新的见解,因此更能直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观念视野,是高校展现自身实力和特色的新舞台。目前上线的视频公开课,多为“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课程建设基础雄厚,名家辈出,使得地方普通高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地方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在课程选择、内容定位、教师团队等方面突出自身的优势特色,找到自身的受众定位,在我国的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西安邮电大学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一所邮电通信类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主要特色,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通信、电子领域。本文结合我校已上线爱课程网站的“走近通信”视频公开课建设案例,从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标定位、课程的选题、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视频拍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分享了课程建设的体会,力求为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地方普通高校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1. 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标定位
地方普通高校通过视频公开课建设,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视频课程的社会效应和意义也让教学工作充满想象和激情,促进更多教师热爱教学工作,增强高校自身教学方面的内涵建设;此外,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是深入浅出地向大众传播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好阵地,地方普通高校以此服务社会,可以树立自身品牌,提升社会满意度。我们将西安邮电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标定位为:集最优师资、课程和教研成果资源,通过交流、传播和共享,服务学生及社会大众。
2. 视频公开课的选题
目前上线的课程多数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优质的课程和师资资源,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在确定本校的课程选题时,一方面应该注重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另一方面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的优质课程和师资资源,优先进行原有精品课程的视频资源建设,可以重点关注目前上线课程中还没有涉及的相关领域和课程。
在我校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时,首先结合我校的信息科学技术特色和通信领域的优势学科,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调制与编码”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拥有“通信工程”和“信息安全”两个省级教学团队,成功申请设置了新兴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了一年级新生对了解通信知识的诉求,我们确定了课程名称为“走近通信”,共8讲,分别为:通信的发展史、从电报到电话、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开启信息时代之门、物联网:从人—人通信到物—物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时代之殇、未来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分别请了我校8位教授进行讲授。
3. 教学内容的设计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与课程的目标定位相一致,突出课程选题的特色,同时避免艰深的专业知识。例如在文献[2]中提到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在选题相应的最新技术前沿的背景下,有理论、有历史、有应用,形成理论高度、历史纵深、学习趣味的有机结合[2]。其次,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中,录制标准要求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因此,需要精心组织和编排课程内容,合理规划每讲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专题。
我校的“走近通信”视频公开课规划的8讲,涉及通信专业教学中的8门课程,但对于非通信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大众来说,他们想要学习了解的是“通信”,是高度浓缩的精华的内容,我们不能完全以专业要求限制他们,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应设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他们以精华。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我们课程的每一讲都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与前后有关联的主题,每一讲简要介绍相关知识,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信息安全”、“物联网”等,再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活中的案例或技术发展中的小故事,如“贝尔发明电话”、“手机安全”、“智慧城市”等,结合主题作讲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每讲都以技术的发展为主线,结合大家熟知的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纠缠于理论探讨、繁琐引证,深入浅出地谈论通信中的诸多话题。
4. 教学方法
网上备受学习者追捧的哈佛大学Michael J. Sandel教授开设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和耶鲁大学Shelly Kagan 教授的哲学课“死亡”,一个语言幽默、课堂自由,另一个休闲装、运动鞋,双腿盘坐在课桌之上[3]。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中国教师在课堂上更趋于严谨,以自己的讲述为主,与学生的互动少。“开放而思辨的教学方式”既是国外名校公开课风靡中国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国外公开课之间的巨大差距。但是,如果想一蹴而就地解决这个问题,缩小差距,势必会“邯郸学步”,失去自身的特色。因此,在视频公开课的教学中不应盲目地模仿国外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地鼓励教师发挥个性、展现特色,勇于突破自己,通过加强课程教学的灵动性,避免千人一面的授课场景。
我们在“走近通信”视频公开课教学方法的研讨中,一方面组织8位主讲教师观看学习网上的视频课程,另一方面学习已经拍摄过视频课程的老师的经验,如文献[4]中浙江大学余潇枫教授根据自身拍摄录制的经验,提出的四点实用建议:“眼睛对准镜头、姿态自如放松;语速不能太快、内容需要集中;PPT字大量少、适当注意台风;提高控时能力、体现幽默轻松”[4],通过教师放松自在的态度行为感染学生及观看者,拉近师生关系,更加积极地探讨、主动学习,同时,在PPT制作中插入了音频、视频、图片、FLASH动画,进一步活跃课堂的气氛。
5. 视频拍摄
教育部在《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中,从录制要求、制作要求、技术指标、元数据填写规范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视频公开课的开发提出了要求,为视频公开课的拍摄制作提供了参考依据,总体上以教学为中心,同时兼顾较高的拍摄制作技术要求,制定统一标准,全面提出要求,大到统一交付格式,小到规范信噪比、拍摄环境面积等[5]。
我们在“走近通信”视频公开课拍摄中,首先研读“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等相关文件,做到有的放矢地选取设备、场地等;其次,在经过几个场地的试拍后最终选定为教室,确定了三个机位和收音的拍摄方案,同时,用液晶电视替换了投影仪和幕布,成功解决了远景镜头时,幕布上PPT字迹看不清楚的问题;最后,在拍摄过程、后期剪辑及字幕校对中,都要求主讲教师和拍摄制作团队充分的沟通,相互熟悉对方的工作,不断磨合,最终达到视频的视觉效果和教学效果有机融合。
三、地方普通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
一是集中优势资源。目前,地方普通高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刚刚起步,与“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相比,在“名师名课”资源方面有明显的劣势。但是,地方普通高校可以集中自身学科、课程、师资的优势,以突出特色为建设重点,确保视频拍摄的质量为前提,积极投入视频公开课的建设,通过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优化本校的课程资源、提升学校的办学品牌,以此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二是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国外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已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国内也已涌现出了一批精品的视频公开课程,地方普通高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视频课程的成果经验,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势,努力尝试大学课堂与网络受众的对接,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尽自己的力量。
此外,不足之处是视频公开课在讲授中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互动不自然。在拍摄中我们也曾试图鼓励教师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但往往会破坏课程讲授的连续性,使教师失去对课堂局面的掌控。视频公开课呈现出的课堂氛围,是基于教师多年授课经验积累的显现,不是临场发挥的结果,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化、中国特色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推进,相信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受大众追捧的中国“名师名课”。
参考文献:
[1] 周子明,许宏年. 对国内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31-32.
[2] 蔡自兴,刘丽钰,陈白帆,谢斌. 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12(2):8-10.
[3] 王红. 从学生和网络受众的角度出发寻找“接口”[J]. 中国大学教学,2012(9):10-11.
[4] 许玮,董榕,李红美,张剑平. 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的视频公开课建设[J]. 现代教育技术,2012(6):122-125.
[5] 董榕,许玮,张剑平. 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及其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2012(2):54-59.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