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高考作文解读
2014-10-30庞振军王占国
庞振军 王占国
【作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连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权威解析】
这是一则关系型的材料作文,我们要弄清楚“门与路”的关系才可以顺利成文。我们先看材料,在第一段中,第一句话概括出两者是“永远相连”的;第二句写“门”既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第三句是对第二句的进一步阐释。在第二段中,材料以“大学的门”为例,来进一步阐述“门”与“路”的辩证关系;在这不断学习、探索、创造的过程中,我们的脚印虽然有深有浅,但是一定能促进社会发展。
其次,我们要对“门”“路”展开联想和想象,由“门”可以想到“入门”“门第”“门望”“门户”“豪门”“门庭若市”等;从“路”可以引申到“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还可以联想到思想或行动的方向,如“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等。结合对材料的分析后,我们还可以联想到“门”就是目标,是希望,是成功,是事业等,而“路”就是规划,是学习,是探索,是创造。我们只有熟悉“路”才能抵达“门”,才能让人生更加精彩,才能让人生更有价值。
弄清楚材料的大致意思后,我们就明确了材料立意的最佳核心,要考生围绕“门与路”的辩证关系来阐释生活,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这个材料充满了思辨色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因此,这个材料能很好地考查我们对自身学习的审视和思考,更能考查我们对人生规划的理解和认知。但是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如果考生只写“门”或“路”,而不阐释两者的内在关系,那么,这篇作文的立意就不准确,也会让等级和分数大打折扣。
【多维立意】
立意一:成功需要不断探索
应从“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角度立意,可以写在确定目标之后,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造,才能让事业获得成功,才能让人生更加辉煌。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自己或某些名人在成功过程中不断探索获得成功的故事,从而揭示出“探索对成功的重要性”这一中心。因此,我们可以列举下面的材料:
南极科考工作者,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的中国人——秦大河,已经家喻户晓,谁也不知道,在他出发之前,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接受了两个月的体能训练,拔掉了十颗牙齿,还签订了一份生死文书。如果受伤,不能参加横穿南极的活动,科考队只负责将其抢救后送回本国,不负担任何费用等等。这一切并没有使秦大河望而怯步,他为祖国挑战极限,为中国人树立了一面精神旗帜。
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来行文,也能凸显出“门”与“路”的辩证关系,这样更容易写成功。
立意二:用通行证打开成功的大门
应从“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角度立意,可以写“学习”“探索”“创造”是获得成功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是我们的成功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文章内容,文章的主体部分可以采用层递式形式,逐一来阐述“学习”“探索”“创造”与成功的内在关系,从而体现“门”与“路”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写作时,考生要注意“学习”“探索”“创造”是“成功”的三个不同阶段,需要我们三者兼顾,不能只选其中的部分而忽略其它。
立意三:行走在人生的路上
应从“有的脚印‘很浅,有的‘很深”角度立意,可以写走在人生的路上,不管我们走的“深”还是“浅”,都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人生的,是一种向上的人生追求的体现。即使有时候不能打开成功的大门,但是我们却有勇气来面对困境,从而让我们鼓起勇气再找新的入门之路。我们可以采用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来叙事或议论,可以选用一些草根形象获得成功的故事。
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可以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从而体现出清晰的结构,以便让阅卷者快速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