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11号》曲式分析与演奏技巧
2014-10-30石烁
石烁
一、李斯特与《匈牙利狂想曲》的创作背景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有《塔索》、《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十九世纪的匈牙利民族处于奥地利帝国的统治之下。十九世纪中叶,在欧洲革命的影响下,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其间产生了革命家科苏特和伟大的诗人裴多菲等民族英雄。青年时代的李斯特,深受匈牙利民族革命思潮的影响,写出了不少蕴涵着斗争性质的民族音乐,《匈牙利狂想曲》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在《匈牙利狂想曲》中使用了匈牙利民间舞蹈音乐 “查尔达什舞曲”的形式。而传统的“查尔达什舞曲”通常包括在节奏上存在鲜明对比的两大部分:一种称为“拉绍”,其特点是节奏缓慢,情绪庄重,多为慢板;另一种称为 “弗里斯”,其特点是节奏轻快,气氛热烈,多为急板。李斯特的大部份的《匈牙利狂想曲》都拥有这两种段落,因而具有显著的匈牙利民族音乐特征。李斯特在其中倾注了钢琴这种乐器的华彩效果,使钢琴各个音区的特色都得到最为完美的发挥。
二、《匈牙利狂想曲11号》浅析曲式和演奏技巧
《匈牙利狂想曲11号》这首曲子是个复三部曲式。
它的结构为A[(a+a)+b+a]+B[(c+c)]+C[(d+d)+(e+e)+(f+f)]。
A部分是单三部曲式,速度相对自由,并富有即兴的特点,在情绪、力度、调性上的对比较强烈。
(a+a)乐曲一开始由震音引入,轻柔的震音营造出一种神秘忧郁的感觉,使人产生许多幻想,比如可以联想到在清晨,森林的远处传来了微风吹动风铃发出的声音,由远及近,优美而轻盈。在演奏震音时节奏可以处理的相对自由,手腕的摆动要尽力平稳并且放松,才能使弹奏出来的震音音色清晰并柔美,而震音后面紧随的左手琶音一定要与右手的震音紧密的连接,在弹奏右手震音时,左手应该紧贴右手的上方,早做好衔接的准备。
b部分虽然只有(10,11)两个小节,但在调性上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直接从C大调没有过渡的转为了E大调。这两个小节的第一二拍在力度和情绪上比前面的部分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有一定的暴发力,尤其是第一拍手指一定要靠关节支撑住整个手掌,在随后的琶音处理时,琴键不要全部下键,要有一阵风带过的感觉,否则会显得声音死板无活力。而后面两拍的重点应该放在左手的旋律部分,右手只需要平衡并放松的摆动手腕就可以了。a的部分可以看作是整个第一段的扩展,转到了A大调,为第二部分的写作做出了铺垫。
第二部分是A大调持续的行板,整个色彩显得很高贵而华丽,大量的运用双手的和弦,使声音更加的饱满,色彩明亮,具有鲜明的吉普赛民间舞曲风格。在乐谱中多次出现三连音和六连音,弹奏时需要把握节奏的准确,弹出流动的感觉。在乐曲中还多次运用到短休止符,弹奏时可带有一定的嬉戏感,但一定要把握好休止的时间。
第三部分整个是一个快板乐段。(d+d)+(e+e)第41至115小节右手是快速的跑动。在弹奏这种大篇幅的跑动时,手腕一定要放松,把力量送至指尖上,用指尖触键,但手掌又不能张的过开,尽量控制好手指收缩的幅度以减少错音,表现出声音的颗粒性但又不会显的完全的断开。左手作者运用了跳音,让这一段更加充满了活力。118至123小节应表现的行云流水般,有力度的起伏,但不能过度的夸张。在经过了124到125小节的三组丰满的七和弦后,曲子过渡到了升F大调,从小快板过渡到了急板,将此曲推入了最后的高潮。126至141小节,右手的和弦一定不能把手抬的过高,否则很难提速。整个这一段右手应该一直保持贴键状态,巧妙的拍击琴键,这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错音。142至最后结束部分,左手一直是八度的跳动,跨度也确实不算小,在弹奏这种音型时,1和5指一定要勾住,首先是不能改变手架的稳固性,在音与音的过渡时,手架的状态一直不能散掉,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每一个八度都没有重新去发力击键,显的音色统一而沉稳。
这首《匈牙利狂想曲11号》从头到尾发生了几次随意的变换调性,这充分体现了李斯特在作曲时对吉普赛民族音乐的大胆运用。在演奏上也将跑动、和弦、琶音、装饰音等等技巧融为了一体。
《匈牙利狂想曲11号》在音乐会演奏上能够表现出恢弘而又富有浪漫的色彩,在学生平时的练习中,又能在技术上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匈]弗朗茨·李斯特.李斯特音乐文选[M].俞人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俄]亚科夫米尔什坦.李斯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黄腾鹏.西方音乐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