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作品二度创作之我见

2014-10-30段菁艺

艺术评鉴 2014年18期
关键词:声乐作品二度创作

段菁艺

摘要: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指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和形体表演把声乐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一种艺术处理,它是相对于一度创作而言的。本文以《昭君出塞》的表演为例,阐释如何更好地进行声乐作品二度创作。

关键词:声乐作品 二度创作 《昭君出塞》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指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和形体表演把声乐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一种艺术处理,它是相对于一度创作而言的。简言之,声乐作品是一度创作,声乐作品的表演就是二度创作。声乐作品要通过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把握、理解,运用自身的演唱技巧、艺术处理来实现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声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是相互依偎而生存的。

一、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二度创作

《昭君出塞》是词曲作家刘麟、王志信创作的一部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它是以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为背景。正如王志信本人所说,他创作这部声乐作品不是为了表现昭君的怨,而是歌颂王昭君为了国家安稳远嫁边疆和亲的的爱国主义情怀。王志信的作品大多比较清新独特,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突出,经常会借鉴民族歌曲和曲艺题材的内容和特色,作品亲切感人。《昭君出塞》这部作品就借鉴了琵琶曲《塞上曲》以及民歌《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素材而创作的。

《昭君出塞》整部作品感情真挚而委婉,将王昭君内心的感情变化通过不同的音乐处理展示出来,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整部作品主要分为A一B一A1三个段落。

第一个段落歌词:“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女儿情,连胡汉,从此长城无风烟”。作品表演一开始的和弦是一个9拍的长音,把昭君离别故土的凄凉之景引出。“别家园,出雄关”道出了昭君离别伤感之情,作为公主不能哭泣悲切,只能加一点哭的声音在里面体现伤感之情,达到感染人的目的。“马上弹”的声音要放下来,到“女儿情”时眼界逐渐开阔,感情高涨。“从此长城无烽烟”,后面重复一句,两句语气从轻到重,表现了昭君不同的心理状态。前一句是希望匈汉不再有战争,后一句则表达了昭君自己一定能做到的决心,演唱时要铿锵有力,表达出昭君内心汹涌澎湃的感情变化。第三个“无烽烟”中的“无”后有有一个八分休止,可以吸好气,拽住,为后面八拍长音的高音做准备。

第二个段落歌词:“纵马塞上行,放眼敕勒川,绿草绕毡房,牛羊接蓝天,胡笳迎远客,长袖舞翩跹,阿妈捧奶茶,暖在我心间”。这一段与上一段落的间奏热烈欢快,速度由88拍/分钟变为144拍/分钟,把匈奴人民载歌载舞欢迎昭君的画面勾勒出来,这种节奏把昭君的离别之情冲淡。这里采用了快板,这八句的演唱要注意“起承转合”,语气变化,并且要生动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体会到昭君看到绿草毡房、牛羊蓝天,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时的开阔心胸,这时的昭君渐渐忘记了思乡之情,被热情好客的匈奴人民所感动,融入到他们之中,阿妈的一杯热奶茶,让她感觉到了亲人的存在。紧接着下面几句歌词“回首望中原,千里麦浪翻,炊烟夕阳里,黎明得平安,啊...”则带有戏剧性的转折,歌曲旋律转为中速,并使用了变化音降B,与前后的音分别形成小二度和小三度。这里又勾起了昭君对家乡的思念,但这种思念之情随着她看到匈汉人民融洽团结的场面慢慢淡化。最后四个“啊”通过起承转合旋律将她内心的活动展示出来,第一个“啊”代表汉族的感觉,第二句采用了蒙古族长调,唱的时候一阴一阳,更加动人,声音像麦浪一样涌动,将全曲推向高潮。

第三个段落是整部作品的高潮部分:“古来都说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一只出塞曲,慷慨越千年。” 速度是激情的广板,同时以重复回环咏叹来强调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加强终止的作用①。如王志信所言,“任何一首歌就像一幅画面一样,有高峰低谷”,唱高潮部分,音量要饱满但又不能唱到极限。“古来都说昭君怨”,演唱的时候一要注意音量,二要咬字结实,这里换成了第三人称的角色,演唱者被昭君的事迹感染。最后的高音“慷慨越千年”,注意高音要打到头腔,但下面要拽住,唱到“年”时要有渐强的延长音,字头先出来,把声音拽住,不要一下把声音灌出去。

二、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从以上对《昭君出塞》这部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分析不难得出:对声乐作品的把握和演唱者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制约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重要因素。

(一) 充分把握声乐作品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必须在作品规定的内容主题内进行,因此对作品内容主题的把握至关重要。首先要对声乐作品本身熟悉,熟悉里面的歌词,把握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分析声乐作品创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目的。如对《昭君出塞》的二度创作就是在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背景分析上进行的。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把握每部声乐作品的风格基调,把握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以及情感,选用不同的唱法。

(二)在歌唱表演中融入自己的个性与情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技能

艺术是以个性为源泉。二度创作最忌照本宣科与一味模仿,一定是要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情感,像现在流行的《中国好声音》有很多学员演绎的老歌就是很成功的案例,二度创作的成功离不开创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自身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所以歌唱者应该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并不断涉猎与声乐作品相关的多方面知识。像《昭君出塞》的创作除了创作者对历史的了解以及音乐技能的掌握之外还融入了很多民俗,美学的东西。演唱者的技能水平体现在发声方法与歌唱状态上,发声方法包括对气息,吐字咬字、共鸣腔运用的把握。就歌唱来说,音色、音准、音量等都是影响其效果好坏的因素,要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并不断加强练习,养成良好的发声状态,提高发声的技术水平最终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歌唱效果。

另外,随着年龄与生活阅历的增加,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是不断深入的,二次创作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通过观众的不断评价,演唱者不断“再创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声乐作品的创作是永无止境的。

注释:

①杨勤:《如何更好地诠释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大舞台》,2011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曹阳.声乐作品_昭君出塞_表演艺术的再创造[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2]邬丹.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艺术诠释[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8).

[3]林晓清.浅析艺术歌曲《昭君出塞》[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1).

[4]孙宪伟.歌曲与歌唱—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J].剧作家,2006,(2).

猜你喜欢

声乐作品二度创作
浅论讲故事的几个要点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浅析文化艺术修养对声乐作品创新的重要性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探讨
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