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小议
2014-10-30潘红霞
潘红霞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促进幼儿进行自我学习、对未知世界进行自我探索、对大自然和知识进行自我发现、对健康成长进行自我完善。诚然,区域活动有诸多优势和利处。本文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为题,围绕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意义、活動开展的思路和对策、活动开展的案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有利于指导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教学的高效开展,是认可度最高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之一,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家长、幼儿的欢迎和喜爱;其次,区域活动有助于优化现有的幼儿教育模式,帮助幼儿更好更快的成长,并且能够帮助幼儿体会到成长和学习的快乐;再次,区域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和团队意识,从娃娃抓起、从娃娃培养;最后,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的“动态样本”,在活动中实现教师、幼儿、家长三方的良性互动。诚然,区域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组织管理弱化、形式陈旧、计划涣散、空间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与区域活动的目标达成和材料投放有关,而怎样处理好这两个问题,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使幼儿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探究和学习,以下几点经验感受与大家共享。
一、合理设计区域活动场地,高效利用可用空间
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区域活动场地的支撑。正所谓“搭好台,才能引来戏班子”。区域活动场地的面积往往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活动场地上,将区域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也就是如何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效果,着实考验着每一位幼儿教师。如何高效利用空间、合理设计区域活动场地,在实际中我们是这样操作的,1.为节省地面面积,区角分布尽量产用里立体的空间范畴,这样既美观又避免了幼儿进程区域产生碰撞,影响游戏。2.幼儿园公共面积的合理安排也减少了场地不足带来的困惑。3.实施年段区域共享,互换活动区域,促使幼儿活动区域的纵向和横向伸展,将有助于幼儿区域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整合有价值的活动材料,让各领域之间的价值有机整合
实践中,针对活动材料,应该注重整合和筛选,具体而言:首先,活动材料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契合当前幼儿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开展区域活动的步骤、流程和计划;其次,开展区域活动,要将有价值的活动材料归类成为特定的档案,材料投放或者归类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也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快乐发展;再次,要确保活动材料有价值,活动材料林林总总,各具特色,有时候一个美工区,就包含着布贴区、剪纸区、印染区、彩泥区等,这些分区看上去琳琅满目,需要的材料也是有所差别;最后,要实现材料的有机整合,尤其是不同分区的材料之间的有机整合,因为只有材料整合,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比如说,我们要实现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以此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素质教育的要求,就需让孩子有计划、有步骤地接触科学类、自然类、文学类、文化类、趣味类、益智类、表演类、图书类、体育类区域活动,帮助孩子从小就步入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合理轨道。
三、设计方便幼儿操作,收放灵活的活动空间,促使活动空间可再生
实践中,要确保设计符合、方便幼儿操作要求,包括收放自如的活动空间,以此促使活动空间可再生。活动空间收放自如、活动空间可再生,实际上,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要确保达到延续“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对活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在活动中,既要让他们在活动空间中感到灵活自如,又要让活动空间可以循环再生。设想,如果区域活动的设计不方便幼儿操作,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准入门槛”,将直接制约活动空间的自我调整,也将使得活动空间更加死板,对幼儿而言,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活动设计,使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实践中,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要注重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家长的意见,科学的实施教学指导和给予教学意见。幼儿教师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注重区分幼儿的 “实际发展”与“潜在发展”之间的区域。在教学实践中,比如说某个大班的儿童,聪明伶俐,但是从小有好动的习惯,并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也喜欢融入大自然,与小动物“玩耍”。这种爱好和兴趣,使得他喜欢独自一人在活动时捉虫子、找蚂蚁、找壁虎等,见到这些小动物,他会显得很兴奋,借助工具逮到它们。针对这种儿童,笔者没有刻意评价,而是因势利导,在“自然角”中设计“养蚕”活动区,提供材料,让他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并去见证“化蛹成蛾”的过程,观察、记录、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需求得到了优化,并且在活动中,培养了动手的习惯和良好的兴趣。此外,改进活动设计,还要考虑不同儿童的差异性,分层次设计活动内容,达到不同的活动目的,提出不同的活动要求,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区域活动中,积极参与、有所收获。
五、家长参与,彰显活动的“亲情元素”
实践中,家长参与,与幼儿教师、幼儿构建三位一体的活动体系,能够极大提升和彰显活动的“亲情色彩”和“亲情元素”。幼儿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积极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动手,共同参与设计活动流程、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并且共同参与评价活动效果。比如说,在材料准备阶段,幼儿教师可以发动家长,让家长帮助老师和幼儿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半成品材料或者复合材料,精心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更富有特色、更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并将这些活动材料有机整合。家长的参与,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操作和参与热情,在父母的面前,孩子们本身就喜欢展现自己,而且家长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增强与孩子在活动中的直接沟通,对幼儿教师而言,这样的亲情组合,可以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模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诚然,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要实现“有效开展”,需要幼儿教师、家长和孩子们的三方参与,共同努力。幼儿教师要深入全面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潜在需求、认知特点、发展规律,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有机整合活动材料,优化设计活动主题、内容、流程,合理制定活动目标,发挥幼儿的主导作用,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活动环境,整体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关永红.《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2008(6).
[2]陈金治.论如何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J].科技导刊,2013(09).
[3]王红丽.有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J].实践与探索,2013(03).
[4]安必利.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