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诊次均药费下降30.08%市医管局成立三年工作情况面面观
2014-10-30许方霄
本刊讯(记者 许方霄)2014年10月17日,全国首届医院管理机构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牵头,中国医院协会主办,全国近50家公立医院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发言,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封国生就政府办医职责和推进北京市属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展开全面介绍。
封国生介绍,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于2011年7月78日挂牌成立,是全国首个在大卫生框架下成立的省级医院管理的行政部门,承担办医院的职责,履行医院的管理,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管院的职责是管人、管事、管资产,形成管办分开的新型管理体制,主要探索两个分开——医药分开和管办分开;建立三个机制——财政价格补偿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和法人治理运行机制。
在医药分开方面,北京市先后有五家大型医院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了医事服务费。这项改革转变了医院的运营机制,切断了药品销售和医院的利益链,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各家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监控和管理。封国生说,北京市门诊次均医疗费用减少66元,下降15.35%;次均药费减少91元,下降30.08%;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减少2198元,下降12.21%。
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为了保持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保持医院特色学科在国内所处的领先地位,北京市医管局在加强医院管理的过程中,还推出了加强学科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扬帆”计划。每年投资五千万,通过连续五年的投资建设,要在市属医院中建立60个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并通过服务方面的创新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政府办医职责上,封国生强调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在管人、管事、管资产方面有所作为。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北京市医管局主要通过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建立突出公益性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对党政干部实行捆绑式考核,评价领导干部。从2012年初,医管局经过调研和研究,建立了一套北京市市属医院年度绩效考核办法,但封国生指出,该考核主要是针对医院本身进行对比而设立每家医院的指标,其中存在两个弊病,一是缺乏医院的横向对比,二是缺乏对医院个性化的考核。对于如何使绩效考核既体现公平公正,又要体现医院的不同特点,封国生希望在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后,要同时实现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和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使医管局对医院的管理充分体现对医院发展的要求。封国生透露,北京市医管局将在2014年年底出台2015年的绩效考核方案。在资产管理方面,北京市政府对医院的投入逐年增加,2013年财政投入45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32%。
回顾北京市医管局的工作和体制,封国生说,与全国各个医院管理机构相比,北京市医管局的体制也有一些优势,“在大卫生框架下有利于医院管理相关工作的协调,作为政府部门,有利于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责,引导医院回归公益性,也能够对医院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的力度”。
封国生坦言,作为专门的医疗管理机构,有利于统筹资源,实行精细化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管理过程当中存在多个政府部门对医院多重管理的问题,医院管理机构难以真正履行实现政府出资人职责,主要的问题是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管理机构存在职责交叉,在这方面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磨合。”他表示,在医院管理中一方面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另一些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对医院实行放权,尤其是在实行法人治理的医院,如何让法人治理单位更加体现法人的独立性,独立法人的权利等。
香港、台湾、上海、四川等地的参会代表也就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院精细化管理等经验和做法进行系统介绍。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就如何破解制约公立医院的改革瓶颈、推动公立医院进一步深入及公立医院下一步改革方向提出,要真正实现公立医院改革,必须从政府的理念、相关政府管医的理念、医院行医的理念和老百姓就医的理念这四个理念齐头并进,实现变革。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北京市医改办等部门相关领导也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