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宁县高中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

2014-10-30花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6期
关键词:会宁县课间操体育锻炼

花明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甘肃天水 741000)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在规定课时之外,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参加的体育锻炼,它与体育课相辅相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对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健康水平、培养高中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及促进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参与体育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运动技能的形成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且对推动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正常运转以及对国民素质的快速提高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会宁县一中、二中、三中、五中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Internet、中国知网等网站进行检索,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以拓宽思路,了解有关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表1 会宁县高中每周两操参加情况

表2 开展课外体育竞赛项目及次数调查(单位:次)

表3 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要组织形式

表4 高中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表5 会宁县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情况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在会宁县一中、二中、三中、五中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9份,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为96.8%。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数学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课外体育锻炼的定义与内容

课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为目标的身体活动,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4]。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早操、课间操、游戏活动、课外体育训练、运动竞赛等,可以个人锻炼、小组锻炼、班级锻炼,也可以年级组甚至全校一起锻炼。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体质,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与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2 会宁县高中早操课间操开展情况

早操、课间操是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全校性的集体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很重视。表1调查结果显示说明会宁县高中生早操、课间操开展较好,都能够坚持做早操、课间操。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以来,为了调动教师和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积极性,因此,部分学校在各年级进行了早操和课间操的评比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热爱班集体的观念。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学校对做操的质量抓得不够好,学生作风涣散,精神不振,做操完全是走过程。而课间操之前有的老师拖堂、检查监督的力度不够、大多数学生做操只不过是“指手画脚”“花拳绣腿”而已,根本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学校中。

2.3 会宁县高中年度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开展的项目

体育上有各种跑、跳、投等,由表2可以看出当下会宁县高中的课外体育竞赛都以田径、篮球、拔河为比赛项目,这就使得锻炼的内容比较单一、传授过程枯燥,不能调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相对于有体育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调查得知各学校举办的课外体育比赛是很少的而且比较单一。田径赛通常都是在春季以各个学校为比赛单位每学年举办一次,篮球赛相对于其他的两项次数较多一些,且每年国庆节有会宁县高中生篮球比赛,各学校领导对于这次的篮球比赛很重视,平时的训练也抓得紧,其他时间篮球的比赛都是每个学校内部组织年级与年级的比赛,重视程度根本不够,训练也是走形式这样的锻炼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健康的需求。

表6 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7 高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喜欢的项目

2.4 会宁县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

根据表3可知,会宁县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要以学校组织和自由活动为主分别占36.1%和27.3%。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老师要从学生心理行为上入手抓起,不断丰富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及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如体育竞赛和体育游戏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达到学生锻炼要求和良好的健身效果。

2.5 会宁县高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身体素质关注程度的提高,使得在课程时间以及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阳光一小时”的提出使得学生每天都能保证60min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但学校对相关规定执行的程度和力度不够使学生并不能真正地享受快乐、固定的“阳光一小时”,经常出现各种科目的老师以不同的理由将这本属于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变为自己的课堂时间。由表4可知高一、高二的学生相对于高三的学生锻炼时间较充足,高三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明显短,很难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难以收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2.6 会宁县高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体育动机是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是他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由表5看出男、女生以应付体测的学生占据第一位,第二位的是男生的兴趣爱好,第三位是增强体质。由此可知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相对主动一些而女生相对就被动的多,这就体现出女中学生大多数是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充分说明他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单一的。中学生的思想上对课外体育锻炼不重视,就更不用说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了。

通过表6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0%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无法满足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运动场地的缺少是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根本保证,学校运动场地设施类型、状况和规模大小都将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这说明了该地区的体育教学、运动项目种类和形式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不能充分调动、刺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调查中有26.5%的学生由于学习太紧张的原因影响他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把课外体育锻炼当作是他们的绊脚石,而没有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学习上带来的巨大压力促进更好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展智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当前该地区的教育现状还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跳出来,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体育锻炼,他们认为有体育课就行了没必要再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课后应少玩多复习功课,加之学生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所以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2.7 会宁县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由表7可知,男女生对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上,选择差异比较大。女生喜欢比较有趣味性,柔和点的运动,例如:踢毽子排球等。男生则不然,他们喜欢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如:足球、篮球。这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吻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影响会宁县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场地及器材不足是主要的客观影响因素,其次是会宁县学校大部分领导和教师对学校体育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致使体育教育经费投入很少,专业体育人员较少、体育教师团队平均技术较差,整个体育教育教学发展滞后。

会宁县高中学校,体育项目的安排往往根据竞赛活动的多少定。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而且举办的体育竞赛活动仅限于田径、广播操拔河等比赛为主,很少甚至没有排球、篮球、跳绳或趣味性的比赛等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而且不利于课外体育运动的发展。

会宁县高中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在会宁县高中,一方面体育教师缺乏,学校的体育课大多数都是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教师教学,他们缺乏专业素养对体育有一定的偏见,被动的去上体育课。另一方面由于非专业教师组成的体育教师团队整体的专业技术比较薄弱,使得学生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进行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比较贫乏,致使学校不能更好的开设体育兴趣小组。

3.2 建议

相关单位及学校应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扩大体育场所、增加体育器材设施,充分发挥现有的体育器材与设施的作用,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以弥补场地器材的不足。

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有较大差异,男生比较喜欢对抗激烈、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女生比较喜欢对抗性弱、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课外体育锻炼中要根据男女生的兴趣加以指导。

多组织一些学校与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的比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不断完善校园体育娱乐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娱乐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

[1]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范立仁,王小宇,于秀,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7-11.

[3]周俊平“.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J].教育学刊,2002(2).

猜你喜欢

会宁县课间操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学生跳课间操成功减重20斤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课间操也必要创新
愉快的课间操
浅谈会宁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甘肃会宁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会宁县亚麻籽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光明正大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