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
2014-10-29刘芳
刘芳
【摘 要】本文就印刷设计专业在职业学校中的教学手段进行研究,结合专业特点和就业的实际情况,放眼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理论讲授与操作技能训练的实践中探寻总结印刷设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战略。
【关键词】印刷设计 高技能人才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舞台表演举世震惊,其中的一个关于活体字印刷的表演更是精彩绝伦,激起了人们对这个古老行业的关注。印刷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我国从印刷企业数量和人均需求上来看,都可以称得上是印刷大国。未来,我国将朝着印刷强国的目标前进,希望成为重要的印刷产业基地。
印刷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印刷前、印刷、印后加工等各个环节专业人才,不仅包括技术操作人员,还包括艺术设计人才以及企业管理人才等。这其中,既懂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受企业的欢迎。印刷专业的高速发展,对印刷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职业院校中如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印前艺术设计人才,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什么是印前设计高技能人才
何谓人才,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自身就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对于企业来讲,人才是那些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职业素养和较高工作技能,能够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我们可以将印前设计高技能人才理解为把文字、照片或图案等视觉元素在印刷品上进行美术创意及版面编排以及图像处理和晒版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如何培养印前设计高技能人才
随着数字化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印前设计人员的需求也逐步增高,不仅要求要有一定的设计理念,还要求掌握印刷知识。在印前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理论知识授课和操作技能训练已经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印前设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法。
1.理论知识授课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注重理论学习,弱化与就业的结合,学生就业后,企业又不愿意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培养新职员,就业难以保证。这要求在印刷设计的教学中要分阶段的教学。理论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专业素质培养阶段、专业基础培养阶段。
(1)专业素质培养阶段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主,主要进行设计理论的教学。以课堂教授为主,辅以学生自行设计练习和计算机实际操作。主要课程有:构成基础、平面设计概论、版面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PS、CDR、ID、方正书版、方正飞翔等平面设计软件等。
(2)专业基础培养阶段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为主要目的,针对印刷技术的使用性特征,理论知识授课的时间不是很多,在内容上严格执行按需讲授的原则,专业课程有:美术鉴赏知识、印刷概论、印刷色彩知识、色彩管理手册、印刷企业管理、印后工艺等相关知识等。
2.操作技能训练
操作技能训练即专业强化及提高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由教师和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课题式训练。后期教师带队到企业中,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指导、训练、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从设计命题——设计定稿——电脑完成——成果展示——晒版,这样完整的印前设计工作。并要求学生与实训老师交流,调整数据,进行真正的实际训练,真正提高操作能力。
3.互动交流
以座谈的形式展开,让学生与企业人员一起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邀请企业印前设计工作人员与学生面对面,就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所交流的问题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带来启迪,可以使学生建立全局观念,少走弯路。
4.技能竞赛
技能竞赛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院的学习积极性。在竞赛的推动下,在行业中形成大家努力学技术、学本领的好气氛。
5.考察调查访问
提供机会让学生到优秀的企业中学习和调查。让学生建立全局观念,真正感受优秀企业的氛围,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6.实例参与
要求学生在学期末自带一份认为成功的工作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相关教师也应准备许多典型案例和样品。在学习过程中,精心安排教师和学生对各案例进行点评和分析,使学生能广泛了解工作实践的案例,通过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极大提高学院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印刷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改革推进的过程。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融入市场,必须要求职业教师要走进市场,通过与企业的亲身接触了解他们的人才需求方向,了解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社会输送可用之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