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授(博导)是否应该为本科生上课

2014-10-29孙斐艺

教育界·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本科教学高等教育教授

孙斐艺

【摘 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就是重视本科的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经调查,我国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已经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但教授承担课程的性质、科目以及课时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授课质量也需进一步的提高,还有一部分教授在职称、性别等方面的结构不够合理。为本科生授课是教授的本职工作,对教育整体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教授参与本科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授 本科教学 高等教育 措施

前言

国家从21世纪初开始逐渐将工作重心由重视高校规模的发展, 转移到加强规模发展与注重提高高教质量并举。因此,教育部在近十年中接连颁发了数个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文件,这些文件都要求要重视本科教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重视教授(博导)为本科生上课。

一、中国的“教授”现状

国家教委明文规定:每个教授每学期至少应有八学时为本科生上课。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贯彻执行,某些教授可以长期不给本科生上课,但依然享有在职教授的所有头衔和待遇,如此教授大抵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贡献型”教授。这些教授曾经对某个学科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不给本科生上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但这类教授仍然应当给本科生授课。国家教委出台的规定可以约束这类教授,可是在有的大学却得不到执行,所以责任就在大学自身了。

第二类是“行政型教授”。这类教授平时“公务”在身,故无暇给本科生上课。教授兼行政职务而不给本科生上课有其合理性,担任重要职能的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情有可原,但是学院级教授则值得商榷。教育部应出台一个政策,明确规定哪些兼任大学或者学院行政的教授们可以不给或者少给本科生上课。

第三类为“外向型”教授。他们虽为本校教授,但实际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大学之外做其他营利业务,或者私自到其他大学兼职授课。但是身为本校教授,理应为本校的本科生上课。

二、国外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实施情况(以美国为例)

如今的英联邦各国以及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的大学教授,包括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大多都承担给本科生讲课的任务。而专门搞研究不上课的职务,则称为研究员。

耶鲁大学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是最高的,因为教授本身也乐意为本科生授课。许多在耶鲁甚至在美国著名的教授为大一新生讲授基础课程,成为耶鲁大学的教学特色。也是由于如此渊博的教授亲自教授本科生,才使得耶鲁大学的本科教育在美国甚至世界的大学中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哈佛大学建立了一套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管理制度,规定教授是必须要给本科生上课的。哈佛重视教学能力, 严把教授聘任的原则、严格教师引进制度等举措, 在提高学校师资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萨默斯出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认为,哈佛大学必须彻底改革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他主张教授应该为低年级本科生花费更多的时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始终重视实践教育,而“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ROP)就是学院对本科生重视的一种体现。方案旨在培养本科生和教职员之间的研究合作。且UROP 为参与者提供了优秀的教授、很棒的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等等。与学生们一起参与实践研究的老师很多都是该领域顶尖研究员,甚至是诺贝尔奖得主,学生们在这里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样的师资力量大大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三、对我国高校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尝试

1. 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方式要多样化。如果仅仅把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理解为在狭窄的课堂上,则恰好忽视掉了教育最重要的功能,而教授参与本科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的。

研究型教授可以通过定期开讲座或者开设讨论课的形式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向同学传授,师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进行互动。除此之外,正教授还可以带着副教授和讲师组成一个学术团队,共同开设课程,让更多的人来享受教授资源。教授还应该根据科研任务的轻重灵活安排授课时间。

2. 合理建构教授评价体系。教授的研究一直都被狭义地定义为科学研究,而从不在意他们对教学所做的研究;也有人认为有知识、有学历、有高的科研水平就可以当大学教授。这些看法使得大部分大学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从事教学研究,长此以往,教育质量势必会下降。

我国部分教授对国内不认可教学研究的评价体系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他们认为教学研究成果应当得到公众认可。而目前参与高校教授评职称、评奖、评优的专家大多数是科研型教授,他们普遍认为教学研究无足轻重,这种评价机制使得高校教师并不认可自己的教研成果。但在国外高校,教授把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平等对待。

3. 给予突出贡献者物质奖励。假如教授在仅仅从事科研的情况下就能收获更大的利益,那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中去就是天方夜谭了。相对于科研的高投入高产出,多花费精力在教学上并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除了在制度上促使越来越多的教授从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还应该在物质方面对杰出工作者给予鼓励,让教授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由此形成一个良好的从教氛围。

【参考文献】

[1]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 1998.

[2]顾沛,丁龙云.坚持高水平教授为本科生上课[J].中国大学教学, 2003(5).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南量的若干意见[Z]. 2001.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007.

[5]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M]. 北京: 教育部人事司, 1997:170-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教学高等教育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