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探讨

2014-10-29查珑珑

教育界·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责任质量

查珑珑

【摘 要】高等教育中教与学的过程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教学课堂效果,提出怎样做到教占主导,学以相随。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责任 质量

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否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脉。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质量和规模必须兼顾的阶段。高校教师都知道,只有培育出的人才真正符合社会需要,才是有前途的教育事业。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现状、社会的价值观等紧密相连的。在当今大学校园内,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必然出现多样特点的学生群体。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工作经验也越来越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滞后性。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创业园”“创新竞赛”等理念在大学校园内不断出现。这些理念的落实,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等教育需要和时代接轨,始终要把握好教学质量,确保每一堂课都有意义是高等教育的根本。

一、 教师的责任感

责任是作为一名合格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教与学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概念。“教”不仅仅是指上课那四十分钟,而是更包含老师的内涵、方法和情感等。“学”也不仅仅是听课四十分钟,而应包含交流能力、兴趣爱好、意志等方面。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学校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象牙塔了。社会经济的大环境,通过单位的招聘需求、学长生存的物质条件和职业发展前景真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热情。在大学校园内,个人兴趣和专业选择的差异、成绩比重的降低、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变化等因素是学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被校内外多种因素左右着的学生,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无疑是对老师工作的挑战,不仅要投入足够的教学精力,而且还要努力把学生的负能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化解纷繁的矛盾,做好老师的基本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二、师生情感的交流

知识信息沟通是否流畅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学生和老师的教学交流中,必须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学生对老师的基本信任除老师在课堂上流露出渊博的知识外,课后老师与学生是否有一个融洽的沟通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当老师上课结束后,被一些学生包围在讲台边交谈时,大家都会感觉到这个老师肯定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肯定不差。一般老师对学生印象的建立取决于学生上课的表现,以及学生作业的质量。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当老师和学生深入交流时就会发现文静的学生会比较有思想或者有文学才华;活泼外向的学生社会能力比较强。作为他们的老师,需要尽力发现他们的特点,让他们有机会发挥各自的优点。要做到这点,就需要老师真心的付出,耐心的交流。

三、互动的上课方式

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场所。在课堂中选择适合师生交流的方式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老师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上课方式。但知识传授的双向性不可忽略。老师的直接影响比较多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向,老师间接影响较多时,学生的思维就会比较开放、活泼,有更多的创造性。所以,老师应该多多采用间接式影响即启发式讲课,引导学生思考,效果会比较好。加强课堂师生的互动,防止学生光听不想的现象发生。但是不可以以简单的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应该针对不同的讲课内容,特别是不同年级的学生,互动方式和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老师灵活采用适当的授课方式。效果是检验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

四、与时俱进的内容

上一节高质量的课程,内容的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本身有完整的知识点,但是其中很多点都和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有密切的联系。若教学中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就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在授课内容中增加一些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实例,并且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探讨,课堂氛围必然会随之而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肯定得到提升。

此外,上课内容载体方式也对上课效果有一定影响。多媒体教学在当今高校也十分普及了。虽然多媒体教学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信息量很大而且图文并茂,但是也出现与此相对应的很多问题。如果多媒体信息过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多媒体制作的界面不够清晰,图片单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生动活泼的界面,反差鲜明的色彩这些都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前提,也是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方式。

大学教育是这个教育体系中与社会相接最近的教育环节,也是大学生步入成年的阶段,受到社会经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它也具有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的各种特点。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很多问题,包括现代学习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现行教学评价体制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中刚性内容和实践知识之间的矛盾。但是也要认识到,目前教学改革也已经从基层做起,由实际需求渐渐达到变革教学制度。如果每位大学老师都能脚踏实地探索教学方式,用各自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接受,那么我国的大学教育必然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志远,孟金卓,严峻鹏.教学互动对教学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2) .

[2]丁伟,张德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师生互动探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责任质量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质量投诉超六成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