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RM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2014-10-29李小芳李伟孙伟

教育界·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李小芳 李伟 孙伟

【摘 要】 现阶段,HRM专业的班级文化是一个很少有人涉及的课题。为了探索HRM专业班级文化创建的理想模式,笔者以宿州学院为例,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了该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现状。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班级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这些对策建议为HRM专业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切切实实的建设范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HRM专业班级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一、HRM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HRM专业班级文化的建设,旨在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其具体作用又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作用

HRM专业的班级目标就是培养受社会欢迎的HRM专业人才。因此,当HRM专业的班级文化深入人心时,学生群体就会被本专业的班级文化的魅力所深深感染,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为了班集体的发展添砖加瓦。HRM专业班级文化发展得越显著,它对本专业学生的激励作用就越强。学生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促进自身发展成为优秀的职场HR而不懈努力,从而使得他们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二)凝聚作用

HRM专业班级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团结在HRM专业的班级目标下,使得他们为了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的HR储备人才而相互扶持、通力合作。通过这种“同呼吸、共命运”的合作意识去唤醒自己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实践表明,HRM专业的同学由于专业的原因往往更自觉地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建设,注重将整个班集体凝聚在一起。

(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HRM专业是一个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类专业。实际教学中,在保证理论课课时的同时,更多的时间被期望用于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HRM专业的班级文化恰恰就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当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时时处处都在强调“管好别人从管好自己开始”时,身处其中的同学便也自觉加强自我管理了。因为这样做不仅符合班级要求,也符合未来职场要求。

(四)培养职业素养

HRM专业的职业素养应该包括协调能力、沟通谈判能力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独到理解等。HRM专业班级的文化是基于以上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通过班级价值观、班级活动不断加强该类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经过日常班级文化的熏陶也必将使这些职业素养内化为同学们的行动准则。

二、HRM专业班级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HRM专业班级文化建设内容肤浅,流于形式

大多数HRM专业的班级文化建设都只是停留在物质和制度文化层面,很少触及HRM专业的精神内涵,文化建设内容十分肤浅。如班级文化建设重点放在黑板报、班级杂志、宣传栏这样的物质层面以及班级例会、班委组织形式、班级赏惩制度等制度方面的内容。

而且这类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时也是流于形式。通常的做法是在入学之初有一次创建高潮,但随之结束,平日也缺乏必要的完善。当系院有相关活动的时候,这些班级的班委便又“一窝蜂”地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修修补补,这些行动既没有非班委会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也没有按照科学的班级文化创建规划来实施。

(二)HRM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班级文化通常会因为所处的专业领域和创建主体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笔者发现宿州学院HRM专业的班级文化乏善可陈,丝毫没有本专业的特色。物质层面的黑板报、标语等或许还能体现一些专业特色,而与之对应的是班级文化在制度层面完全忽视了本专业的特色。各个班级的奖惩制度、班委组织制度大同小异。

三、HRM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立足实际,突出特色

立足实际。从HRM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知道现阶段班级文化发展的现状、同学们对HRM专业的理解程度、班级文化创建的资源配置情况,以及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才是符合HRM专业特点且被学生、学校、社会所接受的这个大环境。

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即加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具体的做法就是分别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将HRM专业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

(二)要善于学习

HRM专业本身并不成熟,学科分化发展的程度较低,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关注HRM专业的发展前沿,并及时学习内化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班级文化“创建出来就已经落伍了”的情况。

班级文化创建是很系统的工程,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具体又可以按以下内容来做:首先,要学习成功班级文化建设的经验;其次,学习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经验;再者还要学习其他类型优秀文化建设成功的方式方法。对于HRM专业来说,大量的学习是必须要经历的,因为这个专业太年轻了。而这也为该专业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后发优势创造了条件。

(三)充分发挥创建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群体是班级文化最主要、最积极的创造者。只有学生才知道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是他们最需要的,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是他们对本专业深刻理解的反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是他们乐意去参与并积极丰富与完善的。学生对本班级文化创建的热情很高,也富有创造性。一方面,班级文化与他们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创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也是对他们未来管理素养的一次历练。

四、HRM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HRM专业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1.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石——班级目标

作为同学们成长重要空间的班级,只有拥有统一清晰的目标,整个班级才会一致向前。首先,辅导员应明确HRM专业特色,对HRM的专业定位、培养方案等有深入认识。然后确定HRM专业的班级目标。每学期开始,辅导员应召集本班同学以班委为核心讨论制定本学期各阶段的分目标。每过一段时间需要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根据HRM专业“能力+证书”的这一特点,大二之前,考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等可能就成为主要目标。大三以后,提高自己的管理实践能力可能就成了学生们新的主要目标。但无论如何,班级目标的核心就是为了实现HRM专业的终极目标。endprint

2.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价值观

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便是班级学生共同拥有的价值观。HRM专业班级的价值观是体现HRM专业特色的核心。每个班级群体对HRM专业的理解不同,所形成的具体的价值观就会不同,但毫无疑问它们都将体现HRM专业最本质的东西,即懂得开发、善于管理、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分权与集权。

3.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班级活动

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HRM专业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这使得班级活动的选材非常丰富且处处体现专业特色。如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培训游戏等,此类活动的特点就是彰显专业特色,历练专业技能。仅拿招聘过程中的评价中心技术来说就有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处理、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的技术,这些也是班级活动的丰富来源。它们不仅具有趣味性,也是很实用的专业技能。

(二)HRM专业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HRM专业班级的班级制度应该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即以推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如图1所示:

在班级组织制度中的模型中,班委会只是作为辅导员的辅助机构,班级根据HRM专业的发展特点设置了四个小组,每组各十名同学并分别委以职务。这样配置60人的班级,所有的同学就都有了职位,每位同学的职务相互独立,都对班级同学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仅是HRM的班级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班级制度文化的基础。要创建HRM专业的班级文化还要在日常班级运作中尝试将HRM相关技术运用于班级管理。如对班委会成员的监督考评就可以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机制。

(三)HRM专业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主阵地的班级,其可以利用的地方包括后墙黑板、两侧的墙体、正面黑板的四周,甚至还有教室的吊顶、教室内的桌椅等。充分利用空间可以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间感觉到班级文化的魅力。黑板报可以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宣传走廊;墙上的标语换上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工作守则”;同学们桌上贴纸的主角换成了德鲁克、韦尔奇或是特劳特等。文化形式需要每位班级成员的积极献言献计,唯有此,HRM专业的班级文化才能集思广益,真正成为同学们成长为合格HRM工作者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周勇.我国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展望[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2]缪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1).

[3]倪建英.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4]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01).endprint

2.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价值观

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便是班级学生共同拥有的价值观。HRM专业班级的价值观是体现HRM专业特色的核心。每个班级群体对HRM专业的理解不同,所形成的具体的价值观就会不同,但毫无疑问它们都将体现HRM专业最本质的东西,即懂得开发、善于管理、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分权与集权。

3.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班级活动

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HRM专业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这使得班级活动的选材非常丰富且处处体现专业特色。如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培训游戏等,此类活动的特点就是彰显专业特色,历练专业技能。仅拿招聘过程中的评价中心技术来说就有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处理、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的技术,这些也是班级活动的丰富来源。它们不仅具有趣味性,也是很实用的专业技能。

(二)HRM专业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HRM专业班级的班级制度应该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即以推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如图1所示:

在班级组织制度中的模型中,班委会只是作为辅导员的辅助机构,班级根据HRM专业的发展特点设置了四个小组,每组各十名同学并分别委以职务。这样配置60人的班级,所有的同学就都有了职位,每位同学的职务相互独立,都对班级同学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仅是HRM的班级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班级制度文化的基础。要创建HRM专业的班级文化还要在日常班级运作中尝试将HRM相关技术运用于班级管理。如对班委会成员的监督考评就可以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机制。

(三)HRM专业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主阵地的班级,其可以利用的地方包括后墙黑板、两侧的墙体、正面黑板的四周,甚至还有教室的吊顶、教室内的桌椅等。充分利用空间可以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间感觉到班级文化的魅力。黑板报可以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宣传走廊;墙上的标语换上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工作守则”;同学们桌上贴纸的主角换成了德鲁克、韦尔奇或是特劳特等。文化形式需要每位班级成员的积极献言献计,唯有此,HRM专业的班级文化才能集思广益,真正成为同学们成长为合格HRM工作者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周勇.我国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展望[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2]缪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1).

[3]倪建英.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4]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01).endprint

2.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价值观

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便是班级学生共同拥有的价值观。HRM专业班级的价值观是体现HRM专业特色的核心。每个班级群体对HRM专业的理解不同,所形成的具体的价值观就会不同,但毫无疑问它们都将体现HRM专业最本质的东西,即懂得开发、善于管理、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分权与集权。

3.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班级活动

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HRM专业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这使得班级活动的选材非常丰富且处处体现专业特色。如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培训游戏等,此类活动的特点就是彰显专业特色,历练专业技能。仅拿招聘过程中的评价中心技术来说就有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处理、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的技术,这些也是班级活动的丰富来源。它们不仅具有趣味性,也是很实用的专业技能。

(二)HRM专业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HRM专业班级的班级制度应该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即以推动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如图1所示:

在班级组织制度中的模型中,班委会只是作为辅导员的辅助机构,班级根据HRM专业的发展特点设置了四个小组,每组各十名同学并分别委以职务。这样配置60人的班级,所有的同学就都有了职位,每位同学的职务相互独立,都对班级同学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仅是HRM的班级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班级制度文化的基础。要创建HRM专业的班级文化还要在日常班级运作中尝试将HRM相关技术运用于班级管理。如对班委会成员的监督考评就可以运用360度绩效考评机制。

(三)HRM专业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主阵地的班级,其可以利用的地方包括后墙黑板、两侧的墙体、正面黑板的四周,甚至还有教室的吊顶、教室内的桌椅等。充分利用空间可以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间感觉到班级文化的魅力。黑板报可以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宣传走廊;墙上的标语换上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工作守则”;同学们桌上贴纸的主角换成了德鲁克、韦尔奇或是特劳特等。文化形式需要每位班级成员的积极献言献计,唯有此,HRM专业的班级文化才能集思广益,真正成为同学们成长为合格HRM工作者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周勇.我国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展望[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2]缪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1).

[3]倪建英.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4]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小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