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改进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

2014-10-29张超

教育界·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新形势对策

张超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认真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 形势与政策 对策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在国内,一些反动势力、分裂势力和其他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活动更是猖獗;在国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见不得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排华、反华势力一直存在并将长期存在,他们仇视社会主义中国,想尽办法遏制我国良好的发展势头。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整体发展形势较好,但是,由于国内国际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致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利因素。对于高校来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使其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从而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形势下,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实际行动不断努力学习,将来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献策,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与教育部的要求,与广大同学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问题。首先表现在有些学校的领导重视不够,少数人对这门课的有效性有不同看法,个别授课教师因课程难度大而有畏难情绪;其次是学生自身认识不到位,经过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当前形势与政策漠不关心,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因此平时对于上课和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相关知识也就寥寥无几了,说到底还是认识问题。二是课程管理体制问题。各学校归口管理形式多样,不太统一和规范,有的归社科部管理,有的归宣传部或学生处管理,也有的归思政室管理。三是教师队伍问题。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专职教师太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多,无法保证及时系统的教学研究。四是时效性问题。这门课的性质决定了该门课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性等特点,因此,教授的内容必须是紧跟时间变化的、最新发生的事例。

三、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重视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必须建立在一种理性的认识和判断之上,建立在对社会的认同和对自身责任的明确上。形势与政策课就是结合基本的国情,结合现实形势的发展,作国内形势教育,作党的重大方针、路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和理解国内外形势,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二)加强大学生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部分青年学生对于我国的历史和国情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盲目的崇洋媚外,缺乏应有的爱国主义热情。因此,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应从加强史情和爱国主义教育抓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当前甚至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政策的制定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幻,从而正确理解党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事情总是有本有源的,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也才能对我国现行的政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辟第二课堂

高校应把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真正地放到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层面上。在管理体制上应单独设立一个形势与政策教育教研室,做到专业、质量有保证。在这个基础上,要大力加强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这支队伍政治上要坚定,要具有政治敏锐性,善于抓住形势发展的本质和趋向。其次,知识面宽广,业务水平高,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有很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采用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式,但是应以专职教师为骨干,这样可以保持该课程研究的专业性和水平。同时,要开辟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第二课堂,定期的聘请资深的专家学者,包括学校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为大学生讲解当前形势与政策,并且与学生进行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

(四)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

当今时代,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容易把握,但是局部却风云变幻,具有较强的时间波动性。为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的形势,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台海局势等,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系统的、专题的形式,进行精辟的分析,并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二是偶然事件,比如近期对社会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全社会及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以及南海撞机事件激起学生强烈愤慨之际,应针对一些学生认为我国政府“软弱”的错误认识,在充分阐明帝国主义本质的同时,向学生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策略方针,说明“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意义,将学生的爱国之情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情。

此外,在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让思维走向国际,使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从而较为准确地把握当今形势的走向。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2]关于高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新形势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