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设计方法”我之见
2014-10-29兰鹏
兰 鹏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建筑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每一个成熟的建筑师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这多种方法中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这可能是由于建筑设计既有理性分析的内容又有其感性创造的成分吧,所以讲建筑设计方法有些地方是说不明白的。但即使最蹩脚的建筑师在构建建筑时也比最能做巢的鸟儿有创造性,因为在构建建筑前,建筑师都会在脑子中预先设想该建筑模样。这种设想的主要指导就是建筑设计的方法了[1]。
1 模式设计方法
笔者觉得这万千的设计方法中有一种基本的共性就是20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在《建筑永恒之道》这本书中介绍的模式设计方法。在这本书中亚历山大提出了一个“无名特质”的概念也即是“良好适合”代名词,并把它作为评价建筑和环境的一个标准。亚历山大认为在复杂的建筑和城市中的人们的生活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是空间中的事件模式。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既抓住了外部的物理几何形,同时又抓住了在那里发生的事件。针对具体项目,建筑设计任务就是找到一种能与环境、功能“良好合适”的模式,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解决问题[2]。我认为这种“模式设计方法”就要从别人的作品中,甚至自然、生活中借鉴、学习,积累一个个处理建筑的模式并创造性的运用在自己的设计项目中。
这种方法在其他科学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牛顿曾经说过他取得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说明了在科学领域吸收借鉴前人的重要性。艺术领域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张大千早年临摹清初画家石涛的画能达到以假乱真骗过鉴赏名家的地步,被誉为“当代石涛”。同样道理,在建筑设计中,向已有的建筑作品,向成熟的建筑师学习、借鉴、积累,甚至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法。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说,建筑创作中的“意”属于理论的信息,同建筑有关的“象”属于图像信息。建筑创作中的“立意”是对理论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脑子里储存的理论信息多,意味着思想水平高,立意才能高妙。在创作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立意,创作者就按此向脑子中的图像信息库检索,并提取有用的形象素材,素材不够时,就通过看别人案例、实际工程项目去摄取补充新的图像信息,经过筛选、融汇,得到初步合乎立意的图像,于是可以下笔了。心中的意象见诸纸上,形成直观可感的形象,一种雏形方案就形成了,然后加以校正,反复操作,直到满意的形象出现[3]。从这个建筑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立意,还是把立意转化为建筑形象都同脑子中储存的处理同类问题的模式有关。勒柯布西耶也曾说过“一项任务定下来,我的习惯是把他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人的大脑有独立性,那是一个匣子,尽可能多的往里面存入同问题相关的资料信息,让其在里面游动,煨煮,发酵。然后,到某一天,咯哒一下,内在的自然创作过程完成。你抓过一支铅笔,一根炭条,一些色笔(颜色很关键)在纸上画来画去,想法出来了”[3]。
2 模式设计方法运用举例
模式设计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比如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彭一刚院士就针对各种活动提出了五种空间组合的模式,比如走道式布置、广厅式空间组合、以大空间为主的空间组合、单位式空间组合、穿套式空间组合等[5]。彭一刚院士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出的这些空间组合模式,在许多的建筑中都能看到。同时我们对比一些已经修建完成的建筑也可以看出其中模式设计方法的运用。
比如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与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形式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三角锥型。有人质疑贝聿铭怎么在卢浮宫前置一个埃及的金字塔,他认为“金字塔是基本型之一,是最经典的形式”[4]。可见基本型在建筑创作中的模式化运用,无论在埃及还是现在都是一脉相传的(图1)。
而毛主席纪念堂与林肯纪念堂在大的形体上,如三段式构图,柱廊的运用这些方面都是相似的。两者所不同的只是在各部分比例上,色彩运用上有些差异,使用了各种不同的细节来分别体现两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图2)。这种在纪念性建筑上形式的相似性印证了模式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的我国国家大剧院中的建筑形式是一个纯洁的、简单的椭圆形安详的置于水中央。这与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馆的建筑处理方式如出一辙。两座建筑都是大空间的营造,都是用了相同的设计元素甚至相似的形体。可以说为了体现宁静,端庄、大气的氛围,这两个建筑在处理手法上都运用了相同的模式(图3)。
图1 卢浮宫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
图2 毛主席纪念堂与林肯纪念堂
图3 国家大剧院与大阪海洋博物馆
具体到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上,模式设计方法的运用那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采用了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建筑组合,以及直线与弧线的对比。以后,很多建筑师都在类似的建筑上运用了这种创作手法。再如在罗马万神庙中,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引入一道光柱,用光来表达空间,传达神的神秘感和崇高。这个对光的模式处理在安藤忠雄设计的光的教堂中也能看到,用了一道十字光带表达了同样的建筑意象。再如波特曼设计的桃树广场,用房屋围成一个中庭,不仅创新了一种建筑设计手法,也强化了人们在空间中交往。这一设计模式也在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东馆的中庭也能看到(图4)。
图4 华盛顿东馆中庭
3 总结
以上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那你设计的建筑,原创是什么呢”。就如国内一线建筑师齐欣所说“建筑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解题,永远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然后你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你就成功了”。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陈丹青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不要太相信‘创造’这个词。你画画、设计,能把手上这件活儿做得好、漂亮,就很了不起。究竟是别人的,还是老祖宗的,都不重要”[6]。从这个意义上说模式设计虽然没有像亚历山大所说的是建筑的永恒之道,但也可以说是行之有效的吧。
图片来自 http://image.baidu.com
[1]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C·亚力山大.建筑永恒之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吴焕加.中外现代建筑解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黄健敏.阅读贝聿铭[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5]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王大宙.风格与潮派:创意美学3×4人谈[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