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事故件联合储备管理模式

2014-10-29

铜业工程 2014年3期
关键词:备件储备库存

陈 枫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材料设备公司,江西 贵溪 335424)

1 引言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被现代企业管理学称之为“命脉管理”。而备件管理则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备件管理与运行管理和检修管理被称为设备管理的三大支柱。为确保生产的持续运行,一定数量的备件储备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储备量过大,一方面将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无效的仓储面积和保管费用,从而产生巨额的资金占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备件的长期的存放,备件锈蚀损坏,加上由于生产及科技进步的需要,设备更新后的超储备件也将成为闲置或待报废件,这都会使企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营效益[1]。

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的高速发展,大型进口设备也越来越多,这些大型设备性能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厂矿的生产顺行。多数人在“有备无患”的思想影响下,大规模储备进口设备的事故件,例如空压机的叶轮组、减速箱和轴瓦等价格昂贵而其损坏更换存在极大偶然性的备件,造成事故件库存长期居高不下,占用了大量的储备资金。

因此,在现有库存状况下,如何盘活事故件库存,压缩其库存量,降低储备资金占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 事故件库存现状

近年来,公司在降低库存和储备资金占用两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各厂矿基本实现了“集中申报”和“统一采购”,整合了采购资源,降低了采购成本。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厂矿事故件都是各自分开存放在自己的仓库里,造成分散储备。

(2)事故件管理信息杂乱分散,不能做到相互之间信息共享,造成重复采购。

(3)事故件库存比重过大,“三年无出入库动态”的事故件比重高达56.4%,造成了极大的储备资金占用。

(4)管理人员对事故件的正常消耗周期不了解,造成储备定额不科学,储备品种不合理。

(5)管理人员思想观念陈旧,对制约生产的事故件存在恐惧心理,普遍存在“有备无患”、“多备少患”观念,并且无限地放大其偶然出现故障的几率。

(6)部分事故件直到报废或主机改造更新换代也没有领用过,或者长期存放造成锈蚀严重、老化以致不能使用。

(7)事故件的长期存放,需要占用大量的仓储面积,以及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2]。

以上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司正常生产运行。为了盘活现有事故件库存,压缩其库存量,大幅降低储备资金占用,我觉得可以考虑引入事故件联合储备模式。公司厂矿将同型号、同类型设备集中、归纳后,提取出可以互换的事故件,厂矿之间交叉分类储备,一旦遇到事故件故障,相互之间借用或采购;尤其是当前大型设备不断增多,事故件实施联合储备将更具现实意义。

3 事故件联合储备模式研究

事故件联合储备,是建立在公司内部厂矿和同行业间以及主机厂家备件信息共享的前提下的库存管理模式,强调多方共同制定共享计划,创建虚拟仓库和实体仓库等措施,大幅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和降低采购成本。目前联合储备模式有三种:(1)厂矿内部联合储备模式;(2)主机制造厂家联合储备模式;(3)第三方集中库存联合储备模式。三种模式在实现原理、适用范围和运作机制方面各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择[3]。

3.1 厂矿内部联合储备模式

在厂矿内部联合储备模式下,参与厂矿将用于分享的事故件依旧分别存放在自己的仓库里,事故件所有权不变,但需要参与的用户指定联合储备的方式和范围,并必须如实登记可用于共享的事故件信息,通过ERP系统建成内部联合储备信息仓库,实时反映事故件的库存、消耗和需求情况,这样每个参与者就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查看其它厂矿事故件的库存,并寻找自己急用的备件。而当一方急需另一方仓库里的共享事故件时可以借用或购买,事后及时归还或按时结算,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参与方的库存下降,而不用备齐所有可能用到的备件[4]。该模式实际上就是发挥公司厂矿规模优势,统筹采购计划,减少重复储备,适用于矿山企业中重复度较高的采矿机械和选矿机械等。例如WK-35型挖掘机,每套回转大齿圈约190万元,故储备1套回转大齿圈需要190万元,如果找到10家公司来联合储备1套大齿圈,每个公司仅需19万元,若10家公司都单独储备的话则共需1900万元。因此,对事故件进行联合储备,将会大幅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图1为各厂矿联合储备事故件库存的模式。

图1 各厂矿联合储备事故件库存模式

3.2 主机制造厂家联合储备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制造厂家发挥自身技术和制造优势,与用户间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针对不同用户间相同设备的数量及消耗周期,自身储备一定量的事故件,事故件所有权归主机厂家。这种模式是厂矿内部联合储备模式的发展和延伸,这样一方面主机厂可以有稳定的用户订单,另一面也可以减少用户的缺货风险,形成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国内使用较多的进口大型减速机和空压机等。2013年上半年公司下属一分厂干燥机减速机齿轮轴断裂导致全厂停产,就是通过主机厂的现有库存来及时弥补损失,将停产损失降至最低。即便发生主机厂家自身没有库存的情况,主机厂也可以分享使用相同设备的用户信息,帮助用户在最短时间寻找所需备件,2011年年修期间公司就是通过这种模式在国内同行中寻找并借到可互换的空压机碳环密封和轴瓦,保证了工厂如期投产。图2为主机制造厂家联合储备模式。

图2 主机制造厂家联合储备模式

3.3 第三方集中库存联合储备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为便于集中调配和管理,设置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组织,面向多家企业和供应商,突破供应商储备的限制范围,建立“一站配齐”的集中备件库存中心。

第三方根据用户设备使用状况,确定储备备件范围和额度,负责组织和储备货源。向公司认可的合格供应商采购、安排运输、进行质检和库存管理。用户直接向第三方下订单,与第三方结算,第三方负责组织和储备货源,与供应商结算。但这种模式存在两方面不利因素,首先,供应商担心不能按时收款;其次,用户担心付款后不能按时收货,导致短缺,或者收到的货物在质量、数量和包装等方面不满足要求。该模式适用于与用户和供应商间关系紧密,能够以用户为核心设置服务目标的企业[5]。图3为第三方集中库存联合储备模式。

图3 第三方集中库存联合储备模式

4 事故件联合储备具体实施方案

在实施事故件联合储备机制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联合储备模式。由于第三方集中库存联合储备模式涉及面较多,操作模式难以掌控,运行成本较高,且三方权利和义务不好界定,故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综合考虑公司适用范围、投入成本和运作机制等因素,同时选择第一和第二种模式,两种模式相辅相成,才能够发挥联合储备的最大效应。

4.1 成立事故件联合储备管理小组

联合储备涉及到多个厂矿部门同时参与并共同制定库存计划,故需要成立联合储备管理小组,负责相关的管理、协调、维护和优化等工作。每一个参与联合储备的成员都是小组成员,小组负责人由集团公司物资供应管理部门来担任。

4.2 建立联合储备管理协议

通过建立完善的共享协议,明确参与者的职责,并将具体的实施细则落实到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中。制定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使之发挥真正的效能,避免事故件联合储备模式流于形式。

4.3 明确联合储备范围

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本着抓重点、易见成效、确保生产而且方便管理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事故件进行联合储备,明确事故件储备范围,编制事故件目录清单,避免重复储备的情况发生,且原则上建议事故件的市场价格以不低于5万元为宜(暂定)。

4.4 事故件联合储备数据搜集整理

由各厂矿机动能源科负责组织生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汇总统计所辖范围的主机型号和生产厂家,并进行有效筛选,找出型号及生产厂家相同的设备及装机数量,列出相同(近)机型可以互换替换的事故件对照清单。

集团公司物资供应管理部门根据各厂矿提供的对照清单,进行分类统计,提炼可用于互换的事故件数据,了解备件合理的储备定额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事故件联合储备目录。

数据搜集整理工作是一个不断积累并优化的过程,要做好数据的维护管理更新工作,做好因技术改造或升级换代而造成的数据更新的工作。

4.5 明确联合储备参与人员的职责

4.5.1 牵头组织单位职责

(1)协调联合储备各成员之间的工作,敦促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2)组织协商事故件储备定额、制定储备计划、调整库存结构、采购相关事故件等;

(3)与主机厂家或第三方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协调解决相关备件拆借事项及售后服务管理;

(4)与集团公司ERP信息管理部门接洽,保证联合储备的信息平台可靠运行,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4.5.2 各参与成员职责

(1)厂矿物资管理部门负责联合储备管理工作;

(2)编制事故件需求计划和储备定额管理工作;

(3)及时更新共享备件信息,保证联合储备库存资源平等共享[6]。

4.6 建立联合储备管理系统

集团公司物资供应管理部门将可互换的事故件信息进行收集并录入联合储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具备物资管理的基本功能,能跟踪备件的使用情况,能够在系统中实现调剂等功能;同时要求参与者能够及时准确地录入或修改事故件实时库存信息,而其他需求者可借助ERP等系统了解企业的库存状况或寻找急需的备件。

4.7 与主机厂家或第三方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市场换空间”的方法,在稳定采购量的基础上,要求主机厂或第三方建立事故件安全库存;同时要求主机厂家共享使用同型号设备的用户信息,加强用户间的沟通,通过一定的协议或保障措施来增加联合储备范围。

5 结语

事故件联合储备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发挥规模效益,挖潜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可大幅减少储备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作为一种新兴的储备方式,它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有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思考、去完善,为夯实公司库存管理、优化公司库存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1]郁君平.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2.

[2]周谷亮.电力企业备品备件优化管理的探讨[J].上海电力,2008(6):576-578.

[3]高正平.电力企业备品备件储备管理模式的新思考[J].电力技术经济,2006,18(3):27-28.

[4]戴德宝,赵敏.备件的联合库存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4):66-68.

[5]佟义英,谢宝东,刘兴国.备件联合储备模式实践[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7(7):69-71.

[6]周伟.核电站备品备件的联合储备管理模式分析[J].发电设备,2009(5):379-382.

猜你喜欢

备件储备库存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