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德育体系创新活动育人模式
2014-10-29张先志吴优唐华彬
张先志 吴优 唐华彬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依据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我校提出了“德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的理念,着眼于学生未来,力求使各具特色、各有差异的学生在活动化的德育过程中各展所长,阳光健康地成长,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一、我们对生活德育的理解
生活德育就是让每一个老师都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忍让和坚持。
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1.德育不仅要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还要帮助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因此德育要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2.要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紧密相连,要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3.德育的方法要体现实践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
二、我们对“德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1.面向多彩生活,礼仪回归真实
礼仪教育要“生活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尽量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小学生由于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等场所,接触外界人士的机会不多,许多生活常识都不了解,而礼仪教育就可以使小学生懂得更多生活常识,通过学习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交往礼仪,小学生能够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样待客,怎样与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常识。
2.融入生活,体验情感,让“主题活动”充满生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生活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我校的“生活德育”就植根于学生的生活,教育的材料和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比如,我校开展了“爱护家乡环境”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展开,学生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形式,了解家乡环境的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书信、绘画、作文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环境的看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活动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活动的结果来看,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同学们反映家乡环境的信件寄到了当地的环保部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改变了城市环境。
主题教育活动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才能在活动中教育人、影响人。脱离了学生生活的活动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3.心怀梦想,立志创造,让智慧改变未来生活
“德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要构建生活化的德育体系,学校必须营造德育的生活氛围,目前我校整个德育工作都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中心,注重从学生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内容,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起到教育人、感化人、提高人、塑造人的作用。教师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了转变,更多教师在工作的同时享受着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学校的德育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课”,“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实现了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在真实的实践中激活了思维,实现了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目标,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们的反思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我们将进一步建设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德育系列课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全面推进德育工作。
(作者单位:四川大英县蓬莱镇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