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宾·江安五里村:雕梁画栋里的繁衍与温馨

2014-10-29陆永忠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2期
关键词:川南杨氏杨家

● 陆永忠 本刊特约记者/王 黎

历经战火与动乱,一个四合大院在川南村野夕佳山幸存下来。木质的房间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几户人家在这古老的屋檐下悠闲地生活,其乐融融。

这里是中国传统村落——江安县夕佳山镇五里村杨家大院。

这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薄雾细雨笼罩着120多年的老宅,如诗如画的田野朦朦胧胧伸向远方,带着我们进入陶渊明的诗意之中。大院的门联在雾中隐隐约约——“田园入好诗,楼阁宜佳客”。

120多年前,乡绅杨氏在五里村桐梓湾的芳野中寻到一口井,井水回甜甘冽,据说喝此井水者长寿,杨家大院因此被锁定在此修建。

现杨家大院最年长的居民——88岁的王文玉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丈夫孩子们搬进了这座雕梁画栋的大房子,他们8个儿女在这里长高长大,又一次开枝散叶,延绵子嗣。

我们走进这座古老的大院,看到的是穿斗木构的房屋一间又一间,穿行其中,但见碧瓦朱檐,古朴典雅。整个院落布局严谨,窗棂装饰讲究,雕刻精美,门窗上木刻的人物、花鸟,以及镂空雕刻的灯笼至今还能清晰地看见。

王文玉的儿子杜庭湘老人告诉我们,杨家大院最初只住着姓杨的人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进行土地改革,大院被分给了穷苦人家。杜庭湘的父亲出于对杨氏地主的同情,让出了两间偏房给杨家继续居住。杨家大院人最多的时候住了9户,现在也还住有5户人家。

杜庭湘老人已经70岁,有着比实际年龄年轻的面容和矫健身姿。他家的庭院紧邻四合院,门前是便捷的乡村公路和成片的水田。他和老伴经营着名为“兰花苑”的农家乐。春兰、夏兰、秋兰、寒兰……屋内屋外到处萦绕着兰花的芳香。

在这个时节,即使冬雨霏霏,五里村仍然显得温馨,不止是兰花的余香,腊肉的熏香,更是这里的乡民们——他们一如既往传承着乡间特有的大院文化。

小路弯弯,一栋栋川南民居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宜宾唯一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五里村,是这般美丽。

猜你喜欢

川南杨氏杨家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大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川南页岩气田为例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川南古叙矿区煤层气资源有利区优选
杨家有只羊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杨家军:坚信e代驾今后一路向前
我的上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