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地标建筑的探索性研究
2014-10-29庄俊倩徐芳萍
庄俊倩++徐芳萍
摘要:
地标建筑在城市建筑群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从各个实例中介绍古今中外著名的地标建筑,然后深入分析怎样的建筑才能成为区域甚至城市甚至国际性的地标。另一方面从地标建筑本身进行理论分析,重视实例的归纳与总结,力求地标建筑形成的过程中,更具的逻辑性、艺术性和标识性。首先从地标的定义出发,然后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地标建筑深入分析,最终,再对地标建筑做出一定的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地标建筑;历史演化;发展;特征
一、概念
地标在英文中,与landmark一词的意思最为接近。关于landmark的英文字典上是这样解释:“Something,such as a large building, that you can see clearly from a distance and that will help you to know where you are . An event, a discovery, an invention, etc. that marks an important stage in sth. A building or a place that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of its history, and that should be preserved.”可以发现,地标一般来说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是城市建筑中的主角,是城市人群的心理依托。其外形具有想象力与创新性。第二,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聚集地,满足市民生活以及活动中心需求的重要建筑。公共性地标建筑,要求功能上具有超前性与包容性,硬件设施先进以及软件品质优秀。第三,是城市的名片,代表城市形象。同时,地标建筑承载着独特的地域信息,是区域的聚焦与灵魂,能对整个区域经济起到带头的作用。第四,是城市最为醒目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导向性。方便城市人群视觉上的辨认,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与现实意义。
二、“地标”的历史演化和发展
(一)西方古典时期的地标建筑
西方古典建筑发展的历史,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西欧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法国新古典主义等建筑的发展。1、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古埃及文明由来已久,当时人们对神的崇拜逐渐发展出后来的宗教建筑,而宗教建筑与王权的统治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除了令人惊叹金字塔群,方尖碑、神庙与祭庙建筑也有所成就。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而雅典卫城则是古希腊建筑群的佳作。到了古罗马时期,除了神庙等宗教建筑外,出现了剧场、竞技场,巴西利卡、角斗场等公共建筑,更辅以凯旋门、记功柱等标志建筑。2、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封建制度建立在古罗马帝国的分裂之中,此时宗教建筑逐渐成为了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其中比较著名得有拜占庭建筑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西欧罗马风建筑中的比萨主教堂建筑群等。以钟楼、高耸的穹顶成为标致。3、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自14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开始了文艺复新运动,建筑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广场建筑群逐渐打破了以往孤立设计方式。其中的代表圣马可广场,曾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此时的宗教建筑利用世俗建筑的成就,由宗教走向人生,由寺院变为宫室,其中著名的有圣彼得大教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其中以宫廷建筑最为突出。
(二)中国封建时期的地标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却始终保持持续不断的脉络,并且迥异于西方建筑而独立存在。1、其中,宫殿建筑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中国古代地标建筑的代表。清代学者任启运在《宫室考》一书中,便对宫殿建筑做出了全面的论述。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宫殿经历了“茅茨土阶”、高台宫室、宏伟前殿与宫苑相结合,最终在宋代开创了纵向布置三朝排列的制式,它以强烈的中轴以突出皇权的无尚高度。明清宫殿的设计就此沿用。其中故宫的形制堪称登峰造极。2、此外,我国古代曾盛行过许多的与宗教建筑。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其后宗教建筑便经历“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其中比较著名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等。3、中国古代的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建筑,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以及其他高耸并兼具标志性的建筑等。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长城。城楼指城墙上的门楼,是"城"的标志,多形成于明代。其中,天安门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皇城正门,是我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最后,钟鼓楼在元、明、清三代专司更筹,对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安鼓楼是中国所存最大的鼓楼。鼓楼位于西安城内,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三)世界近现代及当代地标建筑
18世纪,在工业革命的不断冲击下,城市与建筑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建筑创作方面出现了2种不同的倾向,一种主张复古,模仿过去的历史样式;一种则是主张建筑技术、功能、形式的革新。前者,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等都是关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式样的翻版;后者,巴黎埃菲尔铁塔不管在结构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20世纪40年代,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现代建筑派逐渐崛起。现代主义新建筑开始蓬勃发展。这些建筑,不管其设计手法如何,均成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
三、“地标”特征
(一) 造型与风格——夸张
在地标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上,要求即满足人们物质要求的同时,还需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用途的地标建筑,同样在建筑形式上存在着不少差异。例如巴黎埃菲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等纪念性的地标建筑,在艺术造型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往往对功能要求就会比较简单,甚至只需考虑精神方面的功能要求。然而,对于某些大型公共建筑,例如火车站、机场、百货大楼以及一些重点建造的体育馆、展览馆等,不仅在功能上比较复杂,并且在造型艺术上,也会比一般建筑要求高。比较著名的有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其内部空间被分为三个部分:歌剧院、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其建筑内部陈设新颖、华丽,对音响效果,舞台灯光等方面考究非常。同时,其建筑外形新颖别致,有人说像剥开一半的橘子瓣,也有人说类似竖立着的贝壳。但无论结论是什么,这座建筑的外形始终让人耳目一新。创新赋予建筑物以灵魂和感情,没有创新的精神就永远无法设计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二)类型与功能——多样
地标建筑不单单只是引人注目的大体量建筑,它有着丰富的类型和与其相对应的功能。它既可以是政治味十足的政府大楼,也可以是文化建筑、公共建筑以及文物古迹。通过归纳,地标建筑总体有三种类型:(1)宗教性建筑。(2)政治性建筑。区别于自由女神像之类的纪念性建筑,作为美国总统的官邸,白宫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一座“虽小犹大”的政治性建筑。这座只经历了短短二百多年,仅仅在灰色沙石建筑表面涂上白漆的总统官邸,给人留下了质朴典雅的印象。但在它低调亲和的外表下,是让人感慨的政治智慧,是浓缩了一个帝国的政治精华。(3)公共性建筑。法国巴黎凯旋门,为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耸立在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在缅怀着拿破仑敌国军队昔日的辉煌的同时,又已成为如今法国爱国主义的标志。
(三)尺度与比例——宏伟
建筑空间的形状大小感是和与之相适应的比例尺度分不开的。不同的建筑尺度大小,能相应的取得不同的建筑意境。地标建筑,由于外部造型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的室内空间,又因形状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纵观古今中外的地标建筑,大气磅礴有之,如北京故宫;质朴典雅有之,如美国白宫;富丽堂皇有之,如巴黎歌剧院;高耸入云有之,如迪拜的阿利法塔(原名迪拜塔)等等。空间的尺度需要人们直观的感受,但直观并不代表主观,对建筑尺度的把握需要对其建筑背景以及整体环境的深入了解。所以地标建筑的尺度问题和其他建筑一样,我们既不能撇开尺度的去简单研究建筑空间的大小,也不能弃造型大小于不顾,孤立片面的去看空间尺度问题。正确的方法,只能从总体空间环境出发,结合使用性质与造型艺术的需求,深入分析,反复推敲。
四、对当代地标建筑形成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地标建筑的评判标准不该是高度,而是其影响力。当今,无论是阿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台北101大厦还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地标新建筑,在某种意义上其整体结构都是千篇一律的摩天高楼。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摩天高楼也的确展现出,例如辨识度高、导向性强以及迎合经济发展需求等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只是单纯的比大、比高,则会使地标建筑失去其原本的灵魂、美感与建筑的艺术性。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过:“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同时地标建筑的形象不能仅追求标新立异,风格独特,更要符合美学规律。征求民意调查,让民众参与意见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另一方面,真正的地标需要通过时间来客观的验证。地标建筑承载的不仅是其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城市的历史文脉。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落都可以成为地标建筑。一座成功的地标,正如一位健康体魄的人,不仅要有壮硕坚强的体魄,更需深厚的底蕴与内涵。我们用建筑的体魄来承托起框架使其屹立不倒,而用建筑的内涵来孕育它的灵魂使其散发魅力,这便是属于地标建筑的肉与灵。文脉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与社会选择逐步形成。无论地标建筑是以历史古迹或是现代新建筑的形式存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我们都因宽容且理性的去看待。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7)[M].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
[2]唐艺设计资讯集团有限公司,超越002(专题国际新地标)[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李允鉌.华夏意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广角镜出版社出版,1985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