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
2014-10-27刘芹
刘芹
摘 要:最大摄氧量是体育运动中评价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主要是对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体育教学中最大摄氧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最大摄氧量 测量 评价
最大摄氧量是体育运动中评价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该指标的应用,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很少应用,主要还是应用到专项运动训练中,本文对最大摄氧的测量与评价进行综述。
1测量方法概述
VO2mxa的测定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两种。刘宏强利用功率自行车直接测定和台阶实验自动测定仪间接推算VO2mxa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相关度非常显著(P<0.0001),也就是两种方法的结果有高度相关性[1]。因此本文介绍一种直接测定法,令受试者以不同的亚极量强度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利用心肺功能仪和心率带进行实验测量,通过呼吸面罩采集气体,进行分析测得VO2mxa。测量值精确可靠,并且能获得多项参数指标。
由于结果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实验方法控制要求高、技术要求严格。间接测定法结果不很精确,虽然相对所需设备少、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但是缺少一种简单便利且有较高准确性的间接测试VO2mxa的有效方法,目前的间接测量值存在较大的误差,在体质测量与评价中VO2mxa这一重要指标也一直未能推广使用。
通过功率自行车、心肺功能仪直接测定VO2mxa,将测定最大摄氧量所使用的工具和仪器大体分三部分:(1)负荷工具(功率自行车);(2)呼出气采集装置(心肺功能仪);(3)气体分析设备(计算机软件)。(负荷工具尽量采用标准化设备,重复测试中负荷误差不应超出所规定范围)。
2具体测量方法
最大摄氧量测量过程中运动程序、负荷设置方法:(l)测试前先把受试者个人基本情况资料输入计算机,将Polar遥测心率带束缚于胸前,偏心脏侧,戴上呼吸面罩,双脚固定在功率自行车。(2)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安静2min,待其进入安静状态后开始匀速蹬车,节律50 r/min左右,然后起始负荷设为50W,每分钟递增一级负荷15W。测试时的起始负荷及递增负荷与递增时间根据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运动项目和运动能力确定起始负荷,每一分钟逐级增加负荷,以每分钟增加15W负荷,直至做到受试者力竭为止。测试时间一般为12min左右达到力竭。 (3)主测人根据达到最大摄氧量的标准判断达到最大摄氧量的状态后,令受试者放松蹬车,心肺功能仪立即停止测量,直至显示心率小于130次/min停止蹬车。
3判定标准
正常成人最大摄氧量值为3000-3500ml/min,在测试过程中,机体达到最大摄氧量的判定标准如下所示:(l) 心率达18O次/min (马拉松运动员相对低一些)。(2)呼吸商达到或接近1.15。糖的呼吸商为1,脂肪的呼吸商为0.7,在一般强度不大的运动中,主要是糖与脂肪的混合供能,呼吸商在0.85左右,但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糖酵解的比例不断增加,RQ为1时表明全部由糖酵解供能,超过1甚至更多时表明CO2有了额外的增多,这主要是无氧酵解供能产生乳酸并被缓冲中和成碳酸,后者分解排出更多的CO2的结果。(3)摄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出现平台(继续运动时,相邻两次负荷摄氧量的差别在150ml/min以下或2ml/kg/min以下)或下降。(4)受试者已发挥最大力量并无力保持规定的负荷即达到精疲力竭。
4评价
最大摄氧量测试机体在大强度运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心肺机能,在1分钟内摄取的总氧气量,对机体心血管机能水平的评价有效、直观,与机能状态、训练状态和运动成绩关系密切。
对运动强度进行直接监测。机体在运动中的运动强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个体的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监测,将最大摄氧量强度作为100%最大摄氧量强度,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制定不同百分比的最大摄氧量强度,一方面使运动负荷更客观更实用,另一方面可为机体的运动强度是否达到训练的要求,作为参考指标。
评定个体的有氧工作能力。许多学者对最大摄氧量和有氧工作能力之间进行了研究,发现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高度相关。如800米游泳成绩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系数为-0.75;5000米跑成绩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系数为-0.81。因此可以根据最大摄氧量预测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摄氧量水平高低是耐力性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之一。如何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水平也是耐力性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2]
评定心肺功能的指标。在运动过程中,人体达到最大摄氧量时,心肺的功能达到极限水平,因此,最大摄氧量的大小可客观地评定心肺供能。
作为运动选材的生理指标。相对来说最大摄氧量具有较高的遗传度,在后天的运动训练中可训性比较小,因此,在先天的运动选材中,可作为有氧性项目的选材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宏强,最大摄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山西大学,2005,29
[2]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