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一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4-10-27方兴杰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列方程例题应用题

方兴杰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一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并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所以,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差。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一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首先,认真审题.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审题不清。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能否做到认真、仔细地审题,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效,因此,在教学中,第一要学生弄清题目中事情的经过和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第二要注意学生严谨的审题态度与习惯,刚开始,应要求学生审题时先将题目通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时要求大体上弄清题意,第二遍精读时要求逐词逐句地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将题目关键词句用笔做上记号,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题意。

其次,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相等关系,这也是多数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他们不知从何入手,故而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望而生畏。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解题前的“分析”作用,注意不要在设未知数后,直接列出方程,要先用文字语言叙述相等关系,列出展示相等关系左右两边的代数式。有的题目还可利用示意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找出其数量关系。这一步教学时必须下大功夫,不能操之过急。另外,要重视列出方程所需代数式的教学,为正确列出方程作好准备,这一环节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在有关章节内必须加大练习。

再次,做好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做好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强化有关概念、四则运算、文字题、应用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应用题教学是随着学生对数的认识不断深化及四则运算的扩展而逐步加深的。应用题所反映出的数量关系实质上是四则运算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基本概念,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意义的教学,使学生把应用题的解答与四则运算的意义紧密结合起来,从意义出发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解答应用题,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使四则混合运算意义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

笔者在应用题教学中采用以下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亲临其境法。例如讲逆水行船与顺水行船问题。有很多学生都没有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学生难以弄清。为了让学生明白,我举骑自行车为例(因为大多数学生会骑自行车),学生有亲身体验,顺风骑车觉得很輕松,逆风骑车觉得很困难,这是风速的影响。并同时讲清,行船与骑车是一回事,这样讲,学生就好理解。同时讲清:顺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

2.直观分析法。如浓度问题,首先要讲清百分浓度的含义,同时讲清百分浓度的计算方法。其次重要的是上课前要准备几个杯子,称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几小包盐进教室,以便讲例题用。比如讲有关行程类题目时,通过画图分析形象直观。

3图解分析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针对性,数学教学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问题、速度问题、调配问题等,多采用画图进行分析,通过图解,帮助学生 理解题意,从而根据题目内容,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解之。

4改变思维方式,学会使用代数法。负数的引入,使初一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产生一大飞跃,但他们的思维 “孤立地认识和记忆各种抽象的规定”,表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他们对代数法持有抗拒态度,仍然用算术法来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搞好中小学内容的衔接,弄清算术法与方程法的区别和联系,用同一例题(特别是复杂的例题)的两种解法,说明方程解法的优越性,逐步改变学生用算术法解题的思维方式,过渡到中学用代数法解题的方法上来。

5.注重一题多变法。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将应用题归纳成各种类型,并总结出固定的相等关系。这样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内容都懂,而课后自己独立解题时,就只会套用老师归纳出的所谓“公式”,因而在教学中还要提倡一题多变,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以上较为系统、全面的教学,加强了应用题教学中各部分知识间的衔接和联系,深化了学生对应用题结构及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从整体上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列方程例题应用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冰激凌王国
用列表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