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2014-10-27张华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拿破仑创设历史

张华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后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法,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小组合作,从而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历史课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很好的运用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教师教师把教学信息置于一个奇特、新颖、有趣的特定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历史课的故事性强,情境创设就可以充分利用历史知识特有的趣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得幸福”。

1.用问题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于问题,也能在问题中得到发展。所以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疑问并呈现难题,把学生引导为探究的主人,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例如在学习《唐朝的对外交往》一课时,我利用《西游记》唐僧引出玄奘后提了这样的问题:《西游记》中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暗示玄奘西游的什么困难?玄奘是不是就是唐僧?七年级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是显然的,他们马上就兴致勃勃的展开了讨论、探究,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我提出了玄奘西游的路线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加深了问题的难度,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下课时留了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下去查一查火焰山是不是真的,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2.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多媒體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为学生提供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历史资料。在课堂学习中适当的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播放视频,把历史事件真实的再现给学生,学生就会主动的探究,积极参与,达到愿学、乐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课时,播放了一段《长征》电视剧里面飞夺泸定桥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探究什么是长征精神。

3.用历史故事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教师可以给学生将一些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我给学生将了商鞅车裂的故事后,学生马上就问商鞅变法不是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吗,为什么还会落这样悲惨的下场?我就引导学生认真研究商鞅变法的内容,想一想是谁把商鞅推上刑场的?结果一下子就得出了是“废除旧贵族的特权”惹的祸,学生都唏嘘不已,明白了改革是新生事物,需要承担风险: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中华振兴而发愤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之,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多种途径感知历史,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历史课学习中采取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

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的丰富内涵、开放性的内容,开发多种信息渠道,适当的开展课堂讨论,甚至可以组织辩论会,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例如在学习《人类的形成》时,我用“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导入,提出问题:人类的出现果真如此吗?学生讨论中,出示有关古猿进化的图片,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看图片讨论,很容易得出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然后就“动脑筋”中的问题:“‘直立行走和‘火的使用哪一个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展开辩论,学生积极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得出结论: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这就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提供了可能。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轻松愉快,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故事、影片等手段

学习手段、学习方法的多样化能够使历史课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我出示了法国埃菲尔铁塔图片,提问:这是法国象征性建筑物,同学们了解它的历史吗?学生对埃菲尔铁塔比较熟悉,但是对它的历史基本不知道,我告诉他们: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而建。塔高320米,塔重7000多吨,气势宏伟、壮观。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法国的兴趣。我就势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法国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两幅图,讨论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第三等级对封建统治者普遍不满。培养在拿破仑和他的帝国的学习时,播放了影片《拿破仑》中他加冕的一段视频,并讲了他加冕称帝的趣闻故事,提出问题: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这种迫不及待的举动恰恰说明拿破仑想当皇帝的野心,拿破仑帝国建立,取代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指导学生看书归纳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后,看《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地图,指出此时的法国疆域拓展了近3倍,但是显赫一时的帝国只存在了十年,原因何在?把这个问题布置为课后拓展训练,在第二节课上学生把他们课后查找的资料展示讨论后,得出帝国覆亡的原因,再次论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评价拿破仑。历史人物评价能力是较高标准的综合性能力,其基本方法是论从史出,结合他的活动、历史背景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历史人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对拿破仑的评价我们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他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战争狂人和独裁者。我把这样评价拿破仑的理由交给学生去探究,以提高他们史论结合的能力。这样学生通过图片、故事、影片中学会了从图片中获取知识和探究总结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猜你喜欢

拿破仑创设历史
拿破仑的“理想之星”
“拿破仑大军”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