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注意力关键因素研究
2014-10-27郎大鹏吴良杰高伟董宇欣吕天阳
郎大鹏 吴良杰 高伟 董宇欣 吕天阳
摘要:从高校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入手,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教学效果间的联系,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困倦等行为的根源并不是简单的“缺乏兴趣”或是“不懂”,而是不同的授课方法和课程内容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外在行为表现,提出若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注意力;高校;课堂教学;学生行为
1、研究动机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建设研究型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建立研究型大学,需要以扎实的基础科研和基础教学作为先决条件。首先,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科研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科研素养和研究方法,并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为后期的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针对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研究,高校教师已开始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成败,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为国家输送人才的质量。
然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教师自身素质外,还包括以下局限性:第一,基础课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具有“更新慢,实用性不强”等先天不足,难以吸引学生;第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第三,基础课教学一般是大班教学,人数通常超过60人,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问题还未解决的情况下,随着90后大学生步入校园,学生的期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堂组织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为提高教学效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症结在于留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变得越来越难。
2、研究背景
2.1 已有研究
目前对基础课教学、课堂教学、专业课教学方法的研究,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上,包括实践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互联网技术等新方法。这些方法主要解决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理论和实践脱离”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没有进一步对学生群体进行分析,也没有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论述。另外,还有针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讨论和论著,探讨了高等教育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宏观性问题,同时这部分著作和方法往往不能有针对性地体现在教学中,所以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有限。文献针对学生对理论内容兴趣不高、教师授课方法单一等具体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但由于未考虑到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在校学习心理状况的影响,因此不具有时效性,方法也较为笼统和陈旧。
综合以上分析,以往的研究没有从学生行为的角度分析和观察学生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授课方案,而是在不了解学生群体行为的前提下,一厢情愿地从教师、学校、制度等方面提出设想和方法,其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在经过调查分析后认为,新的高校环境、新的学生群体,给高校课堂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国内普遍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大环境下,教学活动往往被无意识地忽视,因此很难将教师资源、软硬件资源投入教学活动中。这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群体,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完成教学目标;第二,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比以往更便捷,获得的信息数量和种类更丰富,因此教师必须清晰地了解学生对于哪类信息感兴趣、对于哪类知识理解有困难,这就对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及观察学生上课状态的感知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以教学为主的教师一般不具备较强的项目背景或研究背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难免较强地依赖书本,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2.2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如上所述,目前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集中在对体系、环境和方法上的讨论,却鲜有对学生的群体行为进行论述和讨论。对学生行为的不了解,导致任何改革、教学方法都成为无的放矢。
首先,教师对新时期大学生行为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上课“睡觉”“溜号”“摆弄手机”等现象,简单地理解为学生“不努力”“不重视”,认为“上课说话”“玩电子产品”等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听课效果,并生硬地加以制止;其次,鉴于以上现象,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手段,如用“考试”威慑学生,通过“点名”保证出勤率,通过“威严”强迫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等。但是随着90后学生步人大学校园,这些措施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对学生若干行为的产生根源存在误解,因此无法采用适当的手段“对症下药”。而无法及时地采取正确的解决手段,又导致失去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3、实验
3.1 实验准备
高校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即当且仅当学生的注意力被控制了,才有机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注意力转移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有意或无意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与教学无关的内容上,即所谓的“溜号”,具体表现行为有与身边同学聊天、摆弄电子产品等。注意力转移行为较容易被教师发觉。
注意力减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困倦、对教师提问反应缓慢等现象,有时甚至出现烦躁、厌恶的情绪。注意力减弱行为较多出现在大班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略。
知识到达率指教师授课过程中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实际接受的知识的比值。知识到达率的值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
通常情况下,学生出现注意力转移行为,表明他对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不感兴趣。教师也认为注意力转移行为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水平,导致知识到达率低。此时,多数教师会使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加强个人风格,吸引并控制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溜号”,从而提高知识到达率。
3.2 实验1
样本:该实验用相同年级的4个教学班进行比较,每个教学班分别由3个不同院系的90人组成。称为样本A班、样本B班、样本C班和样本D班。endprint
授课内容:讲解大学生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使用指针实现插入排序算法的内容。
场景1:针对样本A班和样本B班,使用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传统讲课式”和“多媒体教学”两种不同的授课方法进行比较。
在样本A班中,采用传统的“讲义+PPT”的教学方法,其中讲课内容和PPT内容全部来自书本;在样本B班中,将本章内容通过实例、动画和JAVAApplet演示为学生展示算法过程。
场景2:针对样本C班和样本D班,采用不同的授课内容,对于同一主题,采用不同的讲授深度和难度进行比较。
将实验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样本c班进行,采用演示性、介绍性的方式阐述插人排序算法的过程,并举例介绍;第二部分是样本D班的实验,直接介绍插入排序的算法、代码等专业知识。
实验目的:验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受到讲课形式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受影响的程度怎样;如果不影响,是否发现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实验结果分析:
(1)场景1中,不出意料,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比传统讲课式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实际观察时我们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仅在动画演示等多媒体课件上停留很短的时间,便转移到教师、课本或其他活动上。说明通过新形式、新技术对授课形式进行改革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有限,且同样存在注意力转移的情况,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进。
(2)场景2中,相同的授课内容,通过言简意赅、浅显易懂的例子对复杂算法进行解释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且集中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会持续到教师完成本段内容的讲解;但是,相对来讲,在讲解复杂算法、代码专业知识时,学生明显出现困惑、排斥的现象,即学生对复杂的专业知识在接受上存在困难。在场景2中我们观察到了较普遍的注意力转移甚至注意力减的行为。
实验结论:实验1通过场景1和场景2,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新鲜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在短时间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并未停留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关注动画、课件、声音和颜色,对学生理解知识的帮助较为有限;第二,当学生出现明显的注意力转移和减弱时,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对理解教学内容产生困难,因此,教师在观察到上述行为出现时,应果断调整授课形式来唤回学生的注意力。
3.3 实验2
样本:实验2中依然用相同年级的4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分别由3个不同院系的90人组成,称作样本A班、样本B班、样本C班和样本D班。为了避免“噪声”,本实验将不在同一时间上课的样本A班和样本B班、样本C班和样本D班,合并为样本A+B班和样本C+D班两组,成为样本1组和样本2组,进行观察统计。
场景:(1)授课中,教师对两组样本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第一组,严格要求学生上课时不许使用电子设备,并在课堂中不断强化课堂纪律,尽量杜绝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的环境因素;第二组,教师仅进行基本的课堂纪律约束,且在授课过程中不再强调纪律。
(2)在讲课方式上,第一组采用朴素的课件和言简意赅的授课方式;第二组则采用更多的动画、多媒体、实例等多样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相同的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实验目的:验证学生注意力转移是否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如果有影响,在什么层次上,对哪类学生群的影响更明显。
实验结果分析:对两个实验样本组,在期中和期末分别进行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及人数分布如表1所示。
再对<60分的实验组学生进行详细的人数分布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于教师的课堂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从表1中的数据比较而言,样本2组的学生上课时出现注意力转移和注意力减弱的情况显著高于样本1组。但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种注意力转移的行为,并没有显著地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中体现出来。
从表1可知,在低分组(不及格、及格人数),样本2组中最低分的人数明显高于样本1组中的人数;而两个样本组的中档、高分段学生人数则呈现相同的比例。两组数据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低分数学生人数比例上。
实验结论:
第一,从结果中发现,虽然样本2组中的学生出现较多的注意力转移和减弱的行为,但与以往经验不符的是,并没有较大地影响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在考试成绩中表现为两个样本组的成绩非常接近。这种现象是与以往的观点相悖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到成绩较好的学生上课时也存在注意力转移的情况,但是这部分学生能在讲解重要、复杂的知识点时及时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即学生本身有能力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我们发现在不及格分数段,两个对照组的人数比例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在样本1组中,低分段学生的人数明显高于样本2组中的学生人数。这说明,对于学习能力较低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除了学习能力较差外,具有较低的分配注意力的能力。相对来讲,成绩优异、基础较好的学生能更有策略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3.4 实验3
样本:用相同年级的2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分别由3个不同院系90人组成,称作样本A班、样本B班。
授课内容:大学生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指针一章的基础知识。
场景:在样本A班采用传统的“讲课+Power-Point”的教学方法;在样本B班采用实例、动画和Java Applet演示为学生展示指针的基本概念和内存操作过程。经过4个课时后,进行当堂测验。
实验目的:多媒体课件、动画等其他新型教学手段,是否有助于提高知识到达率。
实验结果分析:如实验1所述,改进教学形式在有限程度上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随堂测验中我们发现,在将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应用到样本B班的教学中后,测验成绩普遍低于样本A班。也就是说,教师确实通过新鲜的授课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却没有提高知识到达率和测验成绩。endprint
实验结论:教师必须适当地运用教学手段,平衡“引起学生兴趣”和“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比例。笔者发现,新奇的教学手段并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授课内容上,而是转移到了多媒体课件或视频上,即注意力被分散了。过多的干扰因素会分散学生有限的注意力,导致事与愿违,更隐蔽地影响了知识到达率。
4、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4.1 本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中的实验是针对高校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学生行为进行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方法并不完美,存在以下问题:
(1)观察样本集较小,且由于院系、性别、年级等差异,导致实验过程不只针对一个变量进行观察。因此实验结果差异可能不只是“控制变量”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噪声变量”造成的。但是,暂时还没有数据表明这些“噪声变量”放大或者缩小了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中,像“发短信”“交头接耳”等现象,只能通过定性的手段控制,无法定量评价,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偏差。但是,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暗示和增强了“实验变量”对学生的影响,以减小“定性分析”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3)本实验的样本是在校大学生,不能保证适用于其他年龄、民族、国籍的学生和集体活动,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还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4.2 对教师的建议
通过以上实验,澄清了传统上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误解。总体而言,包括如下方面:当学生出现注意力转移行为时,更有可能是学生对知识理解出现了困难;当学生出现注意力减弱时,则有可能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导致的;当教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新型教育方法时,应当了解这些教育形式实际上只能短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方面的效果有限,并且还可能出现注意力被分散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管理应当主要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在控制自身注意力方面能力较差。
针对上述观察结果,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熟练备课,尽量减少使用P0werPoint和教材原文,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知识。
(2)关注学生上课行为,当出现注意力转移和减弱时,仔细分析产生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相结合,通过适当的管理手段能够较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知识到达率。
(4)慎用花哨的课件等教学形式,这些做法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5、结语
课堂教学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教师只有更深入地钻研教学方法、洞察学生心理、掌握课堂形势,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达到知识传播的目的。学生的心理是古怪而新奇的,教师应避免墨守成规,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教师了解课堂教学不能单凭常识和经验。常识和经验往往使教师采用不精确的方法得到暂时改善的假象。任何理论和方法,必须通过可靠的实验和论述,才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