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
2014-10-27付杰
付杰
摘要: 从肝主疏泄、主藏血的生理功能方面,论述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的机理,并通过中药调节肝脏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PMS的目的。中医药治疗PMS较西医有明显优势,其机理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肝;疏泄;藏血;经前期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271.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81-02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黄体期反复出现周期性以躯体、精神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1]。其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浮肿等一系列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
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并无经前期综合征这一病名,而是分述于经行诸证中,如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等病证,它们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其统称为“月经前后诸证”。[2]
近年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笔者认为肝对经前综合征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
1 从肝论治的理论基础
1.1 肝主疏泄 肝气可畅达全身气机,使各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肝气的疏泄功能,对于维持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功能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重要条件。
1.1.1 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血液及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调畅。肝气疏泄,气载血行,既使血无瘀滞之弊,也使血液循经,避免迫血妄行。气能行津,气行津布,使之无聚湿成水生痰化饮之患,可防止出现经前浮肿等病症。
1.1.2 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防止出现经前泄泻。
1.1.3 调畅情志 肝气疏泄功能可调畅气机,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情志活动异常,又可导致气机失常,正如《素问·举痛论》中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情志刺激是加重本病的重要因素[4]。情志异常与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密切,故治疗经前情志异常着重调理肝气。
1.2 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与其疏泄之功密切相关。清·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肝主藏血焉,至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
1.2.1 涵养肝气 肝贮存充足的血液,可化生涵养肝气,使其冲和调畅,防止疏泄太过而抗逆,出现病症。
1.2.2 濡养肝及筋目 肝贮存充足的血液,可濡养肝脏及其官窍,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可防止经前身痛。
1.2.3 防止出血 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正如明·章潢《图书编》所说:“肝者,凝血之本。”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不致出血;阴气主凝,肝阴充足,发挥凝血功能防止出血。
2 肝生理功能失调的机理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肝疏泄失调,致肝郁气滞,气血阴阳失调,波及他脏。肝藏血功能正常,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气机顺畅,濡养经脉。
2.1 肝气郁结 抑郁伤肝,肝气疏泄功能不及,肝气不疏,气机不畅,则见抑郁、烦躁易怒、情志异常等现象。并且肝经布胸胁,过乳头,肝郁则乳络不畅,发为经前乳房胀痛。气郁血滞,瘀阻经脉,可见经行身痛、头痛、浮肿诸证.
2.2 肝郁化热 肝气郁结,久而化热,气火偏旺,热扰心胸则可见经前发热、吐衄。
2.3 肝血亏虚 女子以血为本,营阴不足,肝血亏虚,血不上荣,故头晕头痛;血虚生风,风胜则痒,故风疹频发。气血内耗致阴亏不足,内热偏盛可发热、口糜。
2.4 肝脾不调 肝木横克脾土,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可引起泄泻、水肿等病证。
2.5 肝肾阴虚 肝肾同源,互为影响,营血不足,肝肾失于濡养,水亏木旺可致经行眩晕;肝肾阴亏,生风化燥阻于肌肤可致风疹;阴虚不能敛阳,阳气外越,可发热。
3 调肝治疗经前期综合征
肝主疏泄、藏血,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女性一生以血为重,多气有余而血不足,同时又容易情绪波动,致使肝失条达,出现各种病症,故在治疗上以调肝为要。
3.1 疏肝解郁 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柴胡、陈皮、川芎、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等,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3.2 疏肝清热 方用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柴胡、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丹皮、栀子等,多数药物走肝经,可清热凉血,散肝热,全方配伍,起到疏肝、清热、养血目的。
3.3 滋血养肝 方用杞菊地黄丸(《麻疹全书》)加减,枸杞、菊花、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等,起到滋阴、养血、柔肝作用,使肝有血可藏,有血可疏泄。
3.4 疏肝健脾 方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柴胡、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等,若气滞较甚者,可加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可补肝体,助肝用,肝脾共治,气血兼顾,使肝郁解,脾健运,气血充,防止病症复发。
3.5 滋阴疏肝 方用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当归、生地、沙参、枸杞、麦冬、川楝子等,滋养肝肾阴血为主,配伍疏达肝气之品。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病症可解除。
此外,平日应调畅情志,衣着宽大,加强锻炼。经期尤以注意休息及饮食调摄,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4 小结
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可能由激素和其它如神经内分泌因素促发或对孕激素的高敏感性,也可能由5-羟色胺分泌不足造成。社会心理因素对经前期综合征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PMS的治疗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服用性激素、抗抑郁焦虑药及维生素等,总治疗时间“大多数妇女约需2年,个别甚至需治疗至绝经期”[5]。西医治疗药物副作用大,手术治疗风险高,远期疗效并不乐观。中医药治疗PMS有较明显优势,不仅疗效高,副作用小,而且远期疗效较稳定。中医药在防治经前期综合征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其机理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9.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43.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8.
[4]刘卫平,邓素敏,郝香玲.月经前后诸证病机探析[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6):45-46.
[5]苏应宽,徐增祥,江森.新编实用妇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