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啄提插针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2014-10-27吴娈灵�A赵娜娜
吴娈灵�A赵娜娜
摘要:目的 系统观察和总结本治疗方法对于该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采用雀啄提插针法加电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推拿治疗,2组各治疗1次/d,6次1疗程,休息1 d再进行下1疗程,连续4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及直观模拟量表为评分量表,观察记录各自的评分。 结果 治疗4疗程后,各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显示,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雀啄提插针法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确切疗效,可进步提高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雀啄提插针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5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miation,简称LDH)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国外的研究表明,约有60~80%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期要受到下腰痛的困扰,而1/4的腰腿痛患者的病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科作为深圳市重点专科,雀啄提插针法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积累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特色针刺方法,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7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符合LDH诊断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法)[2]≥6分,病情急性发作1~7 d的知情且自愿者作为纳入标准,排除腰椎结核、肿瘤、巨大型髓核突出者及严重心、脑、肾重要脏器疾患。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各64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7岁,平均(39.24±1.29)岁,病程平均(21.41±11.67)周;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1~72)岁,平均(41.31±7.43)岁,病程平均(29.52±5.35)周。2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病程、发病因素等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参照《针灸学》[3]及临床经验采用本科协定处方,主穴:腰夹脊、腰俞、志室、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委中、昆仑;配穴:大肠俞、腰阳关、膈俞、血海、合谷、太冲;配合相关的推拿及重要外敷治疗。
2.2 治疗组 手法采用小幅度、高频率雀啄式提插泻法,施术者用腕力将针刺入穴内,先浅疾进,后缓捻入,然后将针上下左右,先将针刺入穴位应刺深度的下l/3(地部),得气后,小幅度、快频率的重插轻提至中1/3(人部),再针紧提至上1/3(天部),恰如小鸟食饵之状,直至针刺部位出现明显酸胀麻等针感,手法要求提插幅度≤1 cm、频率≥120次/min,直至出现明显酸胀麻感等针感,施手法1 min,得气后,配合红外线照射,得气10 min后再次施此手法,1次/d,每次20 min,6 d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d,共观察4个疗程。
2.3 对照组 手法参照《针灸学》[3],主穴根据症候分型采用相应的补泻法。各穴以酸胀感向下肢传导为得气征象,并接KWD-808I脉冲针灸治疗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为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引起痛苦的最大强度通电20 min,配合红外线照射。疗程同治疗组。
2.4 观测指标 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包括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等方面,满分:29分;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 ]×100%;治疗改善率>=75%,疗效评定为优,50~74%为良,25~49%为中,0~24%为差。直观模拟量表(VAS,满分设为10分)为评分量表,评估腰痛的程度,数字范围0~10,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无法忍受,记录各自的评分。
2.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表示,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 (x[TX-*4]±s)表示,计数治疗的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的对比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JOA、VAS评分结果 结果见表1。endprint
摘要:目的 系统观察和总结本治疗方法对于该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采用雀啄提插针法加电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推拿治疗,2组各治疗1次/d,6次1疗程,休息1 d再进行下1疗程,连续4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及直观模拟量表为评分量表,观察记录各自的评分。 结果 治疗4疗程后,各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显示,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雀啄提插针法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确切疗效,可进步提高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雀啄提插针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5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miation,简称LDH)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国外的研究表明,约有60~80%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期要受到下腰痛的困扰,而1/4的腰腿痛患者的病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科作为深圳市重点专科,雀啄提插针法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积累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特色针刺方法,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7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符合LDH诊断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法)[2]≥6分,病情急性发作1~7 d的知情且自愿者作为纳入标准,排除腰椎结核、肿瘤、巨大型髓核突出者及严重心、脑、肾重要脏器疾患。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各64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7岁,平均(39.24±1.29)岁,病程平均(21.41±11.67)周;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1~72)岁,平均(41.31±7.43)岁,病程平均(29.52±5.35)周。2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病程、发病因素等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参照《针灸学》[3]及临床经验采用本科协定处方,主穴:腰夹脊、腰俞、志室、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委中、昆仑;配穴:大肠俞、腰阳关、膈俞、血海、合谷、太冲;配合相关的推拿及重要外敷治疗。
2.2 治疗组 手法采用小幅度、高频率雀啄式提插泻法,施术者用腕力将针刺入穴内,先浅疾进,后缓捻入,然后将针上下左右,先将针刺入穴位应刺深度的下l/3(地部),得气后,小幅度、快频率的重插轻提至中1/3(人部),再针紧提至上1/3(天部),恰如小鸟食饵之状,直至针刺部位出现明显酸胀麻等针感,手法要求提插幅度≤1 cm、频率≥120次/min,直至出现明显酸胀麻感等针感,施手法1 min,得气后,配合红外线照射,得气10 min后再次施此手法,1次/d,每次20 min,6 d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d,共观察4个疗程。
2.3 对照组 手法参照《针灸学》[3],主穴根据症候分型采用相应的补泻法。各穴以酸胀感向下肢传导为得气征象,并接KWD-808I脉冲针灸治疗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为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引起痛苦的最大强度通电20 min,配合红外线照射。疗程同治疗组。
2.4 观测指标 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包括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等方面,满分:29分;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 ]×100%;治疗改善率>=75%,疗效评定为优,50~74%为良,25~49%为中,0~24%为差。直观模拟量表(VAS,满分设为10分)为评分量表,评估腰痛的程度,数字范围0~10,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无法忍受,记录各自的评分。
2.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表示,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 (x[TX-*4]±s)表示,计数治疗的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的对比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JOA、VAS评分结果 结果见表1。endprint
摘要:目的 系统观察和总结本治疗方法对于该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采用雀啄提插针法加电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推拿治疗,2组各治疗1次/d,6次1疗程,休息1 d再进行下1疗程,连续4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及直观模拟量表为评分量表,观察记录各自的评分。 结果 治疗4疗程后,各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显示,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雀啄提插针法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确切疗效,可进步提高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雀啄提插针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5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dischemiation,简称LDH)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国外的研究表明,约有60~80%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期要受到下腰痛的困扰,而1/4的腰腿痛患者的病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科作为深圳市重点专科,雀啄提插针法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积累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特色针刺方法,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7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符合LDH诊断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法)[2]≥6分,病情急性发作1~7 d的知情且自愿者作为纳入标准,排除腰椎结核、肿瘤、巨大型髓核突出者及严重心、脑、肾重要脏器疾患。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各64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7岁,平均(39.24±1.29)岁,病程平均(21.41±11.67)周;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1~72)岁,平均(41.31±7.43)岁,病程平均(29.52±5.35)周。2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病程、发病因素等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参照《针灸学》[3]及临床经验采用本科协定处方,主穴:腰夹脊、腰俞、志室、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委中、昆仑;配穴:大肠俞、腰阳关、膈俞、血海、合谷、太冲;配合相关的推拿及重要外敷治疗。
2.2 治疗组 手法采用小幅度、高频率雀啄式提插泻法,施术者用腕力将针刺入穴内,先浅疾进,后缓捻入,然后将针上下左右,先将针刺入穴位应刺深度的下l/3(地部),得气后,小幅度、快频率的重插轻提至中1/3(人部),再针紧提至上1/3(天部),恰如小鸟食饵之状,直至针刺部位出现明显酸胀麻等针感,手法要求提插幅度≤1 cm、频率≥120次/min,直至出现明显酸胀麻感等针感,施手法1 min,得气后,配合红外线照射,得气10 min后再次施此手法,1次/d,每次20 min,6 d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d,共观察4个疗程。
2.3 对照组 手法参照《针灸学》[3],主穴根据症候分型采用相应的补泻法。各穴以酸胀感向下肢传导为得气征象,并接KWD-808I脉冲针灸治疗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为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引起痛苦的最大强度通电20 min,配合红外线照射。疗程同治疗组。
2.4 观测指标 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包括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等方面,满分:29分;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 ]×100%;治疗改善率>=75%,疗效评定为优,50~74%为良,25~49%为中,0~24%为差。直观模拟量表(VAS,满分设为10分)为评分量表,评估腰痛的程度,数字范围0~10,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无法忍受,记录各自的评分。
2.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表示,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 (x[TX-*4]±s)表示,计数治疗的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的对比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JOA、VAS评分结果 结果见表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