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4-10-27胡建钧

成人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对策

胡建钧

【摘 要】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高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重要表现。文章借助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专业分布、专业规模、专业布局四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证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9-0078-04

一、问题提出

为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依法设置和调整专业自主权,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支持和鼓励高校着力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结合浙江省实际,浙江省教育厅颁布《关于落实和扩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权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浙江省高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有助于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经过广泛调研,借助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专业分布、专业规模、专业布局四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并与2010年和2011年两年数据纵向比较,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数据分析

1.专业数量

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314个,专业点1193个,院校平均设置专业数25.93个。专业设置数最多的院校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80个)、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41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39个)、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38个)。

2.专业分布

(1)按专业大类分布

浙江省1193个专业点,覆盖到高职高专教育全部19个专业大类。在专业大类分布中,专业和专业点拥有数最多的五个专业大类是:制造大类、财经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文化教育大类。

(2)按院校分布

在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开设的314个专业中,相对集中的有20个专业。

(3)按区域分布

从浙江省专业点区域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金华、温州专业点较多,分别拥有457、174、155、107个专业点,舟山、衢州、丽水、湖州专业点较少,分别拥有21、22、30、31个专业点。

从专业大类的区域分布情况看,杭州在水利、公安、法律、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等五个大类中,专业分别占据浙江省的100%、100%、91.66%、75%、57.14%,并有15个大类专业点数量及比例均位居浙江省第一;宁波在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轻纺食品等三个大类中,专业点比例位居浙江省第一,分别占据浙江省的38.88%、33.33%、27.5%;温州在农林牧渔大类中,专业点比例位居浙江省第一,占据23.07%。

3.专业规模

(1)专业在校生规模

按1193个专业点数统计,每个专业生均规模为265人。专业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人的有: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在校生2443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临床护理方向),在校生2389人。

(2)专业招生规模

浙江省设置的314个专业中,当年招生专业为297个,专业点为1093个,平均每个专业计划招生规模为414人,每个专业点计划招生规模为112人。

4.专业结构

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为12个,专业点数为39个,占专业点总数的3.26%,比2011年上升0.11个百分点;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为137个,专业点数为573个,占专业点总数的48.03%,比2011年下降1.35个百分点;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为165个,专业点数为581个,占专业点总数的48.70%,比2011年上升1.24个百分点。与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我省2011年度产业结构为4.9∶51.3∶43.8相比较,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变化情况与我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契合,匹配度明显提高。

5.基本结论

从专业数和专业点数的总体情况看,浙江省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全省产业的布局、产业结构的比例的契合度在逐渐提高。但是,专业的规模、考生与家长对今后职业生涯的选择等因素,使得招生规模、在校生的数量继续偏重于第三产业,当就业形势发生变化时,会造成第三产业相关专业就业的困难。

从专业分析情况看,全省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专业设置数在不断增加,在校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联的专业设置存在“盲点”。一些学校有从专科性质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趋势。另外,有办学条件生均值稀释的现象,一些学校专业数量偏多,一部分专业停停招招,有限的资源不能正常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1.专业设置与调整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要时刻对地方经济发展趋势、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保持密切关注。要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政府要鼓励高职院校设置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民生改善的急需专业,主动对接我省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及区域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2.专业设置与调整要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关系到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着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专业是学校的基本架构,每个专业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作用、贡献与专业所处的建设阶段是不同的。哪些专业应优先发展,哪些专业应重点扶持,如何进行专业调整与布局,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就是判断其是否与办学定位相一致。各个专业的建设方向、建设目标、建设过程都应围绕并突出学校的办学定位。

3.专业设置与调整要激发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高职院校要通过专业设置与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财政资助政策,加大对社会急需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建设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充分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强化过程指导与事后评价,提高专业建设管理的科学性,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实现专业的层次、数量、类别等结构上的整体优化;要建立有序的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4.专业设置与调整要建立科学、灵活的专业评估和调整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评估与调整机制,并定期对所设置专业开展质量认证和评估。在新设专业招生一年后,组织实施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在新设专业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将作为新设专业继续招生、限制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设置的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培养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等情况,应责令相关专业限期整改,并根据情况相应调减其招生计划直至暂停招生。对于那些与就业市场脱节、知识更新落伍、人力资源过剩的专业及时进行调整,尽量利用现有资源弥补其发展不足,如确实存在无法协调的瓶颈问题,可视情况采取削减其招生指标直至停止招生。

【参考文献】

[1]刘启艳.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专业设置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J].高教探索,2012,(2):147-149.

[2]李爱国.从中美差异探讨新时期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30-31.

[3]卢贵.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29-31.

(编辑/徐 枫)endprint

【摘 要】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高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重要表现。文章借助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专业分布、专业规模、专业布局四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证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9-0078-04

一、问题提出

为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依法设置和调整专业自主权,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支持和鼓励高校着力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结合浙江省实际,浙江省教育厅颁布《关于落实和扩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权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浙江省高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有助于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经过广泛调研,借助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专业分布、专业规模、专业布局四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并与2010年和2011年两年数据纵向比较,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数据分析

1.专业数量

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314个,专业点1193个,院校平均设置专业数25.93个。专业设置数最多的院校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80个)、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41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39个)、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38个)。

2.专业分布

(1)按专业大类分布

浙江省1193个专业点,覆盖到高职高专教育全部19个专业大类。在专业大类分布中,专业和专业点拥有数最多的五个专业大类是:制造大类、财经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文化教育大类。

(2)按院校分布

在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开设的314个专业中,相对集中的有20个专业。

(3)按区域分布

从浙江省专业点区域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金华、温州专业点较多,分别拥有457、174、155、107个专业点,舟山、衢州、丽水、湖州专业点较少,分别拥有21、22、30、31个专业点。

从专业大类的区域分布情况看,杭州在水利、公安、法律、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等五个大类中,专业分别占据浙江省的100%、100%、91.66%、75%、57.14%,并有15个大类专业点数量及比例均位居浙江省第一;宁波在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轻纺食品等三个大类中,专业点比例位居浙江省第一,分别占据浙江省的38.88%、33.33%、27.5%;温州在农林牧渔大类中,专业点比例位居浙江省第一,占据23.07%。

3.专业规模

(1)专业在校生规模

按1193个专业点数统计,每个专业生均规模为265人。专业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人的有: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在校生2443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临床护理方向),在校生2389人。

(2)专业招生规模

浙江省设置的314个专业中,当年招生专业为297个,专业点为1093个,平均每个专业计划招生规模为414人,每个专业点计划招生规模为112人。

4.专业结构

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为12个,专业点数为39个,占专业点总数的3.26%,比2011年上升0.11个百分点;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为137个,专业点数为573个,占专业点总数的48.03%,比2011年下降1.35个百分点;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为165个,专业点数为581个,占专业点总数的48.70%,比2011年上升1.24个百分点。与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我省2011年度产业结构为4.9∶51.3∶43.8相比较,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变化情况与我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契合,匹配度明显提高。

5.基本结论

从专业数和专业点数的总体情况看,浙江省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全省产业的布局、产业结构的比例的契合度在逐渐提高。但是,专业的规模、考生与家长对今后职业生涯的选择等因素,使得招生规模、在校生的数量继续偏重于第三产业,当就业形势发生变化时,会造成第三产业相关专业就业的困难。

从专业分析情况看,全省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专业设置数在不断增加,在校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联的专业设置存在“盲点”。一些学校有从专科性质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趋势。另外,有办学条件生均值稀释的现象,一些学校专业数量偏多,一部分专业停停招招,有限的资源不能正常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1.专业设置与调整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要时刻对地方经济发展趋势、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保持密切关注。要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政府要鼓励高职院校设置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民生改善的急需专业,主动对接我省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及区域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2.专业设置与调整要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关系到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着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专业是学校的基本架构,每个专业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作用、贡献与专业所处的建设阶段是不同的。哪些专业应优先发展,哪些专业应重点扶持,如何进行专业调整与布局,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就是判断其是否与办学定位相一致。各个专业的建设方向、建设目标、建设过程都应围绕并突出学校的办学定位。

3.专业设置与调整要激发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高职院校要通过专业设置与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财政资助政策,加大对社会急需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建设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充分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强化过程指导与事后评价,提高专业建设管理的科学性,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实现专业的层次、数量、类别等结构上的整体优化;要建立有序的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4.专业设置与调整要建立科学、灵活的专业评估和调整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评估与调整机制,并定期对所设置专业开展质量认证和评估。在新设专业招生一年后,组织实施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在新设专业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将作为新设专业继续招生、限制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设置的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培养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等情况,应责令相关专业限期整改,并根据情况相应调减其招生计划直至暂停招生。对于那些与就业市场脱节、知识更新落伍、人力资源过剩的专业及时进行调整,尽量利用现有资源弥补其发展不足,如确实存在无法协调的瓶颈问题,可视情况采取削减其招生指标直至停止招生。

【参考文献】

[1]刘启艳.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专业设置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J].高教探索,2012,(2):147-149.

[2]李爱国.从中美差异探讨新时期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30-31.

[3]卢贵.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29-31.

(编辑/徐 枫)endprint

【摘 要】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高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重要表现。文章借助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专业分布、专业规模、专业布局四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证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9-0078-04

一、问题提出

为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依法设置和调整专业自主权,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支持和鼓励高校着力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结合浙江省实际,浙江省教育厅颁布《关于落实和扩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权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浙江省高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有助于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经过广泛调研,借助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专业数量、专业分布、专业规模、专业布局四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并与2010年和2011年两年数据纵向比较,提出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数据分析

1.专业数量

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314个,专业点1193个,院校平均设置专业数25.93个。专业设置数最多的院校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80个)、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41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39个)、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38个)。

2.专业分布

(1)按专业大类分布

浙江省1193个专业点,覆盖到高职高专教育全部19个专业大类。在专业大类分布中,专业和专业点拥有数最多的五个专业大类是:制造大类、财经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文化教育大类。

(2)按院校分布

在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开设的314个专业中,相对集中的有20个专业。

(3)按区域分布

从浙江省专业点区域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金华、温州专业点较多,分别拥有457、174、155、107个专业点,舟山、衢州、丽水、湖州专业点较少,分别拥有21、22、30、31个专业点。

从专业大类的区域分布情况看,杭州在水利、公安、法律、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等五个大类中,专业分别占据浙江省的100%、100%、91.66%、75%、57.14%,并有15个大类专业点数量及比例均位居浙江省第一;宁波在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轻纺食品等三个大类中,专业点比例位居浙江省第一,分别占据浙江省的38.88%、33.33%、27.5%;温州在农林牧渔大类中,专业点比例位居浙江省第一,占据23.07%。

3.专业规模

(1)专业在校生规模

按1193个专业点数统计,每个专业生均规模为265人。专业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人的有: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在校生2443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临床护理方向),在校生2389人。

(2)专业招生规模

浙江省设置的314个专业中,当年招生专业为297个,专业点为1093个,平均每个专业计划招生规模为414人,每个专业点计划招生规模为112人。

4.专业结构

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为12个,专业点数为39个,占专业点总数的3.26%,比2011年上升0.11个百分点;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为137个,专业点数为573个,占专业点总数的48.03%,比2011年下降1.35个百分点;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为165个,专业点数为581个,占专业点总数的48.70%,比2011年上升1.24个百分点。与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我省2011年度产业结构为4.9∶51.3∶43.8相比较,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变化情况与我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契合,匹配度明显提高。

5.基本结论

从专业数和专业点数的总体情况看,浙江省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全省产业的布局、产业结构的比例的契合度在逐渐提高。但是,专业的规模、考生与家长对今后职业生涯的选择等因素,使得招生规模、在校生的数量继续偏重于第三产业,当就业形势发生变化时,会造成第三产业相关专业就业的困难。

从专业分析情况看,全省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专业设置数在不断增加,在校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联的专业设置存在“盲点”。一些学校有从专科性质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趋势。另外,有办学条件生均值稀释的现象,一些学校专业数量偏多,一部分专业停停招招,有限的资源不能正常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1.专业设置与调整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要时刻对地方经济发展趋势、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保持密切关注。要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政府要鼓励高职院校设置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民生改善的急需专业,主动对接我省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及区域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2.专业设置与调整要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关系到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着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专业是学校的基本架构,每个专业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作用、贡献与专业所处的建设阶段是不同的。哪些专业应优先发展,哪些专业应重点扶持,如何进行专业调整与布局,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就是判断其是否与办学定位相一致。各个专业的建设方向、建设目标、建设过程都应围绕并突出学校的办学定位。

3.专业设置与调整要激发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高职院校要通过专业设置与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财政资助政策,加大对社会急需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建设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充分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强化过程指导与事后评价,提高专业建设管理的科学性,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实现专业的层次、数量、类别等结构上的整体优化;要建立有序的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4.专业设置与调整要建立科学、灵活的专业评估和调整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评估与调整机制,并定期对所设置专业开展质量认证和评估。在新设专业招生一年后,组织实施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在新设专业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将作为新设专业继续招生、限制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设置的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培养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等情况,应责令相关专业限期整改,并根据情况相应调减其招生计划直至暂停招生。对于那些与就业市场脱节、知识更新落伍、人力资源过剩的专业及时进行调整,尽量利用现有资源弥补其发展不足,如确实存在无法协调的瓶颈问题,可视情况采取削减其招生指标直至停止招生。

【参考文献】

[1]刘启艳.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专业设置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J].高教探索,2012,(2):147-149.

[2]李爱国.从中美差异探讨新时期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30-31.

[3]卢贵.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29-31.

(编辑/徐 枫)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