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若干关系论析

2014-10-27周望

成人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

周望

【摘 要】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需要处理好兼职师资与专职师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国际与国内之间的关系。专兼结合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条基本经验,但要注意避免兼职师资带来的挑战。按需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组织需求是第一位的,首要任务是理想信念教育。国际化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中国、服务中国。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兼职师资;按需施教;培训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9-0061-04

近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兼职师资、按需培训、国际化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师资体现的是供给一端,按需培训体现的是需求一端,国际化则相当于连接两者的“市场”之一。处理好兼职师资与专职师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国际与国内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兼职师资与专职师资

1兼职师资常态化

师资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选聘兼职师资,借用外部资源是中外领导干部培训的一个重要经验。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按照中央要求,建院伊始就形成了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师资格局。目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已有兼职教师500余人,兼职教师授课占到中央调训班次课程的90%。[1]

兼职师资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盘活全社会最优质的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问题导向,干部参加培训往往带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来。兼职师资通常选聘理论素养良好、实践经验丰富的政策制定者、参与者或实践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现实需求,避免“学用脱节”。正是因为以兼职师资为主,所以“解渴”、“管用”成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特色之一。

第二,干部教育培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主题变化快、涉及范围广,时间急、要求高。专职教师总是有限的,借助兼职师资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培训主题和班次,保持信息的前沿性,能及时更新。

第三,对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来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运行成本亦较低。

2兼职师资带来的挑战

第一,兼职师资的认定不规范。兼职师资认定尚没有规范的做法,有的相对正式,举行聘任仪式或颁发聘任证书,有的则没有严格程序,认定标准较为随意。

第二,兼职师资的管理难度大。由于兼职师资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好的师资往往又是“卖方市场”,因此,干教机构对兼职师资基本没有真正的管理或约束,即使有纸面的规定也难以真正照章执行。教学稳定性因此面临挑战,而且兼职师资比例越大,这种挑战就越大。

第三,兼职师资可能制约干部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纵观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是,当前聘用兼职教师主要属于临时性的合作,缺少稳定性,不利于干部院校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第四,兼职师资可能与专职师资存在冲突。如有的院校,兼职与专职师资存在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课程量增多,另一方就要减少。有的院校因为外请师资多,联络、接待任务重,专职师资“行政化”,要在行政事务性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3正确处理兼职师资与专职师资的关系

第一,坚持和完善兼职师资选聘。经验证明,选聘优秀兼职师资是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培训效果的有效路径。“延安时期的土窑洞培养那么多优秀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党的领导人、专家、有实际经验的同志讲课。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优秀基层干部等上讲台,注重选聘优秀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把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场转化为教学课堂,把群众丰富生动的实践转化为教材案例,不断提高干部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同时要完善兼职师资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把上讲台作为领导干部的应尽职责,规定每位领导干部每年或一个任期内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量,作为述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3]

第二,加强和改进专职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少而精、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他们的政治视野和学术视野决定着干部教育院校的水平和质量。”[4]一是通过挂职锻炼、实地调研、进修培训等,为专职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空间。二是完善师资队伍评价,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办法。三是专职教师应该与兼职教师错位发展,互补互动,而不应陷入“恶性竞争”。

第三,关于培训设计师问题。有一种观点主张,应该培养一支专门的培训设计师队伍,以提高培训设计专业化水平,有的甚至主张将专职教师转为培训设计师。法国国立行政学院通过教学协调员制度聘请许多政府部门的部长担任教学协调员,主要任务是负责课程设计和教师选聘。[5]但在当下中国不可照搬。一则条件不成熟,缺少必要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就业市场等支撑;二则必要性也不大,这部分职能实际上由干部院校教务部门在承担,提高培训设计专业化水平,可以通过教学顾问、需求调研等加以解决。当前比培训设计师更重要的,或许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是一项更为根本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

二、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

1“需求导向”渐成主流

“顾客中心”、“需求导向”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需求导向”也叫“按需施教”或“按需培训”,体现了对培训主体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内在动力。它突破了“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传统样式,以干部为主体、以实用为导向。[6]如今“按需培训”已成主流话语,《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2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可能出现偏差

需要注意,需求有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之分,两者可能发生偏差。主要的原因在于:endprint

第一,需求具有主观性。“一个干部真正所缺的东西和他自己认为缺的东西不一定就一致。例如,在需求调研中很少干部说自己缺少党性锻炼、道德修养和反腐倡廉教育,而组织上和工作单位则恰恰认为他或她最需要这方面的学习。”[7]

第二,需求具有多元性。不同的领导干部会有不同的需求,甚至在同一个班里会有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需求。比如有的希望听一些跟自己工作远一点的东西,以便开阔视野,在交叉中寻求灵感或突破,有的则认为这些东西离自己太远,而是希望多接触跟本职工作有关的内容。

第三,需求具有认知复杂性。需求调研的方法、范围及结果分析等影响对需求的认知,不同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实践中也确实存在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的现象,有的时候简单地把组织需求等同于个别领导的意志。

3正确处理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关系

第一,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组织需求优先。干部教育培训是一种组织行为,必须体现党的要求,把满足组织需要作为第一职责。[8]2010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出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按需培训的‘需,首先是国家需求、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就是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9]

第二,组织需求的首要任务是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和造就“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信念坚定”是第一位的。“现在在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中,相当一部分人最需要解决好的是理想信念问题,最缺乏的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10]习近平指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确保我们的江山不易色、政权不丢失、道路不改变。[11]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12]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要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13]

第三,必须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一方面增强教育培训感染力。近年干部教育创新形式,通过现场教学,用红色资源回溯和重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另一方面,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干教教育必须面向现实,增强经典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鲜活生命力。当然,这不仅仅是党校一家的任务,也不是党校一家能独力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四,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满足领导干部多元化需求。“我们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决不意味着知识教育、领导能力教育不重要了,更不能把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知识教育、领导能力教育对立起来。”[14]相反,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键在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决领导干部的“本领恐慌”是一个突出任务。同时,优先满足组织需求的同时,为个人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也是符合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

三、国际与国内

1干部教育培训国际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国际化成为一种大的趋势。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领导干部的国际视野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建院之初,国际化就是重要定位之一。据统计,除出国(境)培训外,学院2005年3月正式办学至2011年,培训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外国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15]而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体班次的课程表里,由外籍教师讲授的课程已经占到10-12%。[16]各个地方国际培训的热情也很高。福建省从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组织培训1000名干部,其中国(境)外培训就占到一半。[17]上海浦东新区从1998年起,每年选派干部赴美进行6个月左右的培训,2011年开始遴选干部到新加坡挂职锻炼。[18]

2国际化的误区和挑战

第一,为国际而国际,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地方国际化培训只是为了赶时髦,有的过分强调国际因素的数量指标,有的片面地理解国际化。个别地方甚至借培训为名公费出国旅游,更是引起社会广泛批评。

第二,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国际培训机构/师资不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领导干部的实际需求,培训内容过于简单或者不符合中国实际。另一方面,国内对国际资源的了解也不够,某种主题适合去哪个国家或地区,适合请哪些师资,所知有限。

第三,成本费用太高。培训研究者指出:“西方名校的培训费用几乎是国内培训的5-10倍,而教学内容很多是在国内就可以完成的,组织部门往往在出国培训上花费了大量的干部教育培训经费。”[19]

第四,意识形态风险。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更加激烈。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利用我国干部出国培训的机会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是现实存在的。

3正确处理国际和国内的关系

十八大以来,出国(境)培训日趋严格规范。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发布《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从财政上遏制公款浪费。2013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国内培训能解决问题的,一律不到境外培训;地市级和县级党委组织部不直接组织境外培训。[20]处理好国际与国内的关系,还要注意:

第一,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中国。一是要有政治定力,坚守“三个自信”。不能以偏概全,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更不能夸大西方的成就或中国的问题,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产生动摇。二是把握底线,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21]三是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endprint

第二,全面理解国际经验,破除简单的“拿来主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能“食洋不化”甚至崇洋媚外。不能看到对方解决了某个问题,就把他的做法直接搬来,生搬硬套的结果往往是“水土不服”,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任何一种经验都有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土壤背景,都有它的功能和局限,是不是适合中国国情,必须全面地看,辩证地分析。

第三,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强自己。既要持续推进对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又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关注。效果好的国际课程,往往是因为主讲教师能够在中外两个平台上自由漫步。师资的关键不在于他是不是外国人,而在于他是不是内知中国,外知世界。因此,国际培训、国际课程,自己的教师也完全具有大有作为空间,不能把这种希望完全寄托在外国人身上。

第四,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放到全球背景下来理解,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样是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很多到中国培训的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表示,到中国来就是希望学习“中国模式”,寻求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秘密。这也正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契机,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萧炳南,吕网大.干部教育的“浦东模式”[N].人民日报,2010-03-16.

[2][11][20]赵乐际.切实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功能 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N].学习时报,2013-12-02.

[3][5]杨佳木.领导干部上讲台利于提高培训质量[N].学习时报,2013-03-25.

[4][7]冯俊.干部教育培训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N].学习时报,2010-12-20.

[6]温红彦.改进我们的学习[N].人民日报,2010-07-27.

[8]晓山.认识和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规律[N].学习时报,2014-03-31.

[9][10][14]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10-25.

[1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13][21]倪光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15]王广.干部教育的“浦东模式”享誉中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15.

[16]朱亚勤,等.干部教育“浦东模式”进行时[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11-30.

[17]闵维组.福建实施“十个一百”干部培训工程[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09-30.

[18]臧鸣.浦东首次遴选干部赴新加坡挂职取经[N].东方早报,2012-04-09.

[19]刘辉.中国干部培训新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48.

On Some Vital Relations in Lead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ZHOU Wang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Shanghai 201204, China)

【Abstract】It is broadly recognized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ttime and fulltime teacher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need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raining are vital issues in lead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esently. It is a fundamental experience of training leaders relying on both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 which of course calls for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parttime ones. It is a basic trend to train leader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The former has a priority over the latter,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imary mission of leadership training is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It is also a basic trend to train leaders internationally. Howeve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should be based on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and aim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lead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arttime teachers; needoriented trai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raining

(编辑/樊霄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部教育培训
以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
木桶理论启示下的艺术院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
试论“三严三实”在高校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
信息技术助推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多元化研究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机制的若干思考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题教室建设的思考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机制的若干思考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