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开阖论治崩漏

2014-10-27王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期

王洁

摘要: 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在月经产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月经的行止与肝脾肾脏腑功能息息相关。崩漏属妇科临床月经不调中常见多发病,也属疑难急重症。本文从肝肾、肝疏泄与藏血以及肝脾开阖失司探讨崩漏的主要病机,从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助于指导临床对崩漏的治疗。

关键词: 崩漏;开阖失司;肝脾肾

中图分类号: R271.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11-02

崩漏是以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为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诸病源候论》[1]云:“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而临床上常因崩或漏交替因果相关,所谓“漏为崩之渐,崩为漏之甚”,致使此病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

月经是妇女的生理现象,常人阴阳调和,开阖得宜,约一月之普,冲任充调,按时行径,故无月经过多过久之患。而崩漏为血病,血遇热则溢,因热致溢,是开泄太过。而冲任受损,脾气虚弱,中气下陷等,不能统血摄血,则属固摄无权。故崩漏的发生,与开阖失调有关。其机理大致可归纳为开泄太过与固摄无权两类。

1 肝肾开阖失司

《内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指出崩证之因,乃阴虚之热。沈尧封云:“崩证热多寒少”。又如张山雷云:“崩中一证,因火者多”,寒者少,然即便属热,亦是虚火,非实热可比”。崩漏的虚火常与肝肾阴阳失调有关。肾属水,肝属木,肾主封藏,肝主疏泄。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相火亢盛,发生疏泄太过;而肾不能行其封藏之权,冲任因而不固。这种肝肾开阖失司,就表现为阴虚火旺或冲任虚损之证,也是崩漏的病机之一。

至于阴虚肾水不足的原因,可约之为三:一是素体阴虚,先天禀赋不足。《灵枢五音五味》曰:“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女子以血为本,妇女一生要经历经、带、胎、产、乳等生理过程,不足以于血,而在此期间,又易于伤精耗血,以致血分不足,易形成素体阴虚;二因化源不足,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以生阴血。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不运,则无以生阴血,而致阴血不足;三为房劳过度,生育过多等等。张景岳指出:“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耗”。女性如色欲过度,房事不节,劳伤肾精,营阴暗耗,肾阴益亏,精血不足,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妄行,可致崩漏。阴阳互根,阴损及阳,阴虚阳无以化,阳虚无力行血而为瘀,出现肾虚血瘀,肾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亦可致崩。

从上可见,崩漏本质上属于虚证,阴虚肾水不足所致者,其开泄过度系因虚火,固摄无权是阴虚无以行其守护之职。

2 肝疏泄与藏血开阖失司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思虑太过,悲衰动中,致使肝气佛逆,气机不畅,失其疏泄功能,肝不能随其条达之性则肝气郁而致病。加之女子之身,阴性凝结,常有不得隐曲,易于忧郁,郁结难解,气机不畅,气病则诸病又起。肝体阴而用阳,即肝以阴血为体,而能调节一身之气机为用。肝藏一身之血,阴血充足则肝体得养,而肝木畅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故也。”

薛己《女科撮要》明确崩漏是“肝火”所致:“火因肝经有火,血得热而下行;或因怒动肝火,血热而沸腾。”崩漏之因于肝火者,有气郁化火者,如严用和《济生方》曰:“肝为血库,喜怒劳役,一或伤之,肝不藏血于宫,宫不能传血于海,故崩中漏下”。《女科经论》曾引张洁古语:“喜怒不常,大伤于肝,肝为血府,伤则不藏,而为崩中漏下。或悲思忧恐太甚,阳气内动,真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或五志化火,如沈金鳌谓之:“五志之火亢甚,则经血暴下,久而不止,谓之崩中”。崩漏因于肝火者,属素体阳盛,或情绪过激,肝火内炽,阳气亢盛,发生疏泄太过;阴血失守,肝藏血失职,冲任因而不固。这种肝疏泄与藏血开阖失司,就表现为肝火内炽之证,而成崩漏。

3 肝脾开阖失司

费氏[2]认为崩漏的发生与气血失常密切相关,然肝为气血运行调节之枢纽,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正如《傅青主女科》云:“脾健则能摄血,肝平则能藏血”。肝失疏泄与脾失统摄之功能失调,则发生崩漏。正如《女科证治约旨》所云:“盖血生于心,藏于肝,统于脾,流行升降,灌住八脉,如环无端。至经血崩漏。肝不藏而脾不统。”此文明确提出肝脾开阖失司为崩漏发生的病机之一;而肝脾之间病变可以相互转化,《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妇科玉尺》云:“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令妄行。”忧郁思虑伤脾,脾虚气陷,统摄无权,此乃肝欲藏之而不能,脾欲摄之而不得,肝郁木不疏土,脾虚失统,血不归脾以至下血。又脾为后天之本,生血之源。再则“冲脉隶属阳明”,足阳明胃与脾相表里,脾胃俱虚则冲任失养,血海不得以阴益,冲任失摄而致崩漏。如《诸病源候论》中云:“崩中者,脏腑损伤,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若劳动过度,致脏腑俱伤,而冲任之气虚,不制约其经血,故忽然暴下,谓之崩中;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由此可见,崩漏的发生与肝脾密切相关。而现代研究认为崩漏当从肝脾论治[3]。

造成肝郁脾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业、事业、家庭、心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较大,思虑伤脾,正如《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饮食营养配欠科学,饮食不节易伤脾胃;此外劳逸失度,加班多、工作忙但运动锻炼少,过劳伤脾。

综上所述,崩漏的病机主要是开泄太过或是固摄无权,主要是肝失疏泄和脾肾亏虚,冲任不固失于固摄。因此治疗崩漏若欲获得较好疗效,病机上必须分清开泄太过或是固摄无权,临床实践中,应从肝脾肾入手,审查病因,治其病本,标本兼治,灵活配伍,必能对崩漏的治疗起到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奇文.妇科医籍辑要丛书·月经病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2.

[2]孙玉英,曹佩霞.费伯雄从心肝脾论治崩漏浅析[J].吉林中医药,2011:31(9):919~920.

[3]张文婷,贺丰杰.崩漏从肝论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