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绿色恋歌
2014-10-27王丹
王丹
8月,秋高气爽,踏上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大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竞相生长的沙柳、沙蒿、杨柴、柠条、旱柳……郁郁葱葱的沙生植物已经完全覆盖了毛乌素沙漠苍黄的底色。望着沙漠中肆意滋长的绿色,让人不禁由衷地感叹乌审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饱含着汗水、泪水的辛勤付出。为了改造毛乌素沙地,恢复绿色自然生态,一代又一代乌审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坚持治沙种树、播绿植绿,在茫茫大漠上创造出了绿染毛乌素的人间奇迹。
绿色呼唤
上世纪50年代末,开荒种地、滥伐过牧使得乌审旗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更加严重破坏,沙化进程日益加剧。上世纪60年代初,全旗沙化面积为465万亩,70年代中期达到540万亩,80年代初扩展到705万亩。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乌审旗沙漠化土地面积曾一度超过86%,全旗的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在这个过程中,沙区人民虽然也一直在与沙化进行着不懈的抗争,但防沙治沙效果很不理想,沙漠化日益加重,出现了沙逼人走、沙进人退的现象,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遭受了严重影响。
说起毛乌素沙漠的生态状况,有一段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描述得十分形象:“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垦乱牧闹开荒,70年代沙逼人退无处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
面对严酷的现实,乌审旗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得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造林绿化是立旗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振兴之举。历届乌审旗党委、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本着“一届干给一届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团结带领全旗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改天换地的“绿色革命”。上世纪60年代“种草种树,建设基本田”、70年代“林木为主,多种经营”、80年代“种草种树,改良羊”、90年代 “四化四基六条龙”及新世纪“生态建设是最大的基础建设和立旗之本”等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都体现了历届乌审旗委、政府和全旗各族干部群众防沙治沙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抉择和坚定信念。2004年,乌审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理念,坚持“用1%的工业用地,换取99%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成果”,走牧区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了从“防沙治沙”守护生存防线到“管沙用沙”绿富同兴的历史性跨越。
成立于2007年4月的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努力寻找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点,利用沙生灌木平茬生物资源通过生物质能直燃发电技术发电,按照“先造两亩林,再用一吨材”的思路,在沙区建起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实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取得了治理荒沙、增加绿色能源、减排创收、发展循环经济的多赢效果。
牧民乌兰达来承包了6765亩沙地种植沙柳,他介绍说:“又防风固沙,又当牛羊饲料,还能将枝条砍下来卖给生物质电厂当燃料。”自从承包种沙柳,他家一年多挣3万多元,老婆还进了电厂工作。像乌兰达来这样种沙柳治沙又致富的当地牧民有200多户。截至目前,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已投资种植36万亩原料林,每年收购20万吨灌木燃料,为当地提供了3000个绿色就业机会,使牧民年人均增收约5000元。公司还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养殖螺旋藻,成功创造了治理沙漠的“碳吸收、碳减排、碳捕捉”的“三碳”产业模式。
在2013年11月召开的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上,公司董事长李京陆介绍了“三碳”模式。“三碳”模式的开创,对于我国及世界的沙漠治理、节能减排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联合国确认为荒漠化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该项目曾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获得赞誉:“中国毛乌素项目是成功治沙的典范,将人类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变成孕育新能源和优良食品的宝藏”。
绿色使者
绿色乌审是一本厚重的长卷,是一代又一代英雄的乌审人用默默的奉献和执着的付出来书写的。为了改造毛乌素沙地,恢复乌审旗林丰草茂的自然生态,勤劳勇敢的乌审各族儿女鏖战沙海,与天斗,与地斗,与沙斗,用汗水和智慧描绘着绿色画卷。当美丽富饶的绿色乌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一批又一批可亲可敬的治沙英雄。
说起乌审旗的治沙英雄,人们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宝日勒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新中国第一代治沙劳模宝日勒岱为代表的乌审各族群众与沙漠顽强抗争,造就了可以与山西昔阳“农业大寨”齐名的“牧区大寨”精神。
18岁那年,家住乌审召苏木的宝日勒岱看到邻居家的房屋被沙漠层层包围,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就背来沙蒿密密麻麻地种在房后,没想到沙蒿都成活了。将死沙蒿种成活沙蒿,宝日勒岱受到了公社表扬。她从中领悟到:沙漠再大也是死的,治一丘少一丘,只要找对路子,横下心,治理沙漠完全是有可能的。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她带领乌审召人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头顶烈日,脚踏沙漠,苦战了十年,先后整治沙漠数万公顷,成功地将乌审召改造成为苍茫沙海中的绿色明珠。这位贫苦牧民女儿创造的沙漠奇迹,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赞誉,乌审召被誉为“牧区大寨”并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这种战天斗地、不屈不挠的治沙精神在几代乌审人身上一脉相承,他们无怨无悔,执着地播种绿色,在毛乌素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座绿色的丰碑。
“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沙欺负死”,这是治沙英雄殷玉珍的“名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殷玉珍和丈夫29年如一日奋战沙海,终使6万亩荒沙披上绿装,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鸟语花香的世外桃园。她种下了多少树连自己也数不清。此外,她还通过平茬灌木饲养更多的牲畜,走上一条种养结合、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为了带动周围群众致富,她成立了绿洲治沙造林有限公司,建起了沙漠生态示范园。因为治沙的杰出贡献,她先后获得过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十大女杰、全国治沙标兵等荣誉称号,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10年10月,她以中国治沙女英雄的身份参加了韩国妇女与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并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成为2010年水环境大奖“盖娅(GAIA)”奖获得者。
我们同样应该铭记的还有:子承父业、弃医造林的张永举,同甘共苦、联合治沙的苏力德苏木乌云斯庆等13姐妹,因为与荒漠“赌博”而负债累累的乌审召牧民乌都,首个“吃螃蟹”组建生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蒙古族女牧民浪腾花,治沙“痴女”乌审旗治沙站站长徐秀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绿色使者,毛乌素沙漠才会奇迹般地变得葱茏苍翠。
绿色转型
“黄沙穿上了绿袍袍,碱滩上长出了绿苗苗”。经过几十年的孜孜以求的艰苦斗争,乌审旗已从昔日的满目黄沙变成了如今的漫山遍野尽披绿装,走进这里的田野、沙地,路旁、河边,城镇、乡村,扑入人们眼帘都是大片大片充盈的绿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乌审旗委、政府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以“建设绿色乌审”和打造毛乌素沙地祖国北疆“绿色长城”为目标,主动承担绿色责任,走出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 “三生共赢”的科学发展之路。乌审旗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并在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百强县中排名第21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审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精心谋划全面转型,奋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绿色乌审打造成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一颗新星。
乌审旗地下蕴藏着可观的天然气、煤炭和水资源,但乌审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不动摇,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牧区新型工业化之路,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努力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绿色乌审。
站在集中开发的纳林河工业园区中心高地上,已入园发展的8家企业一览无余。园区党工委书记冯志明介绍说:“这个园区主要发展以洁净煤为主的煤化工产业,以煤制甲醇、合成氨化肥为先导,逐步向精细化工发展,打造成生态型现代化高端园区”。
乌审召生态工业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500万吨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核心区。走进园区,我们看到了一个漂亮的人工湖,湖中鱼儿畅游、水鸟嬉戏,湖边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一片“厂在绿中建,人在林中走,水在园中流,鱼在水中游”的和谐美丽图景。乌审旗在引进大型企业时,以绿色环保为标准严把准入关,把打造绿色品牌与创造绿色环境统一起来,初步形成了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的工业园区建设和生态治理有机结合的良性运行模式。
“生态问题是乌审旗最大最根本的民生问题,也是全面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绿色乌审的核心内容。推进转型发展,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由分割型向融入型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抓牢抓实。”乌审旗旗委书记牧人的话语掷地有声。
责任编辑:刘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