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
2014-10-27任亚平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内蒙古来说既是大事,也是难事
第一,内蒙古对自身的生态定位有着清醒的认识。内蒙古在全国的生态地位重要,既取决于生态资源,也取决于地理位置。内蒙古生态资源丰富。全区有3.55亿亩森林,13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大兴安岭林区的主体在内蒙古境内。有13亿亩草原,超过全国草原面积的1/5。有百公顷以上规模的湿地6400万亩和全国最为丰富的湿地类型。森林、草原面积全国第一,湿地面积全国第三,森林蓄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全国第五。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6.09亿吨,总碳储量8.05亿吨,年涵养水源量358.8亿立方米。全区五大沙漠、五大沙地森林植被年防风固沙量15.92亿吨,年滞尘量709.53万吨。内蒙古生态区位关键。全区延绵北方,地跨三北,毗连8省,地域狭长,海拔较高,横亘在寒冷季风和冬春沙尘东移南下的通道上,是滦河、辽河、嫩江等水系的水源地,是保护华北东北、拱卫京津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国和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内蒙古没有优化开发区域,国家和自治区两个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仅占全区面积的13.1%,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到全区的86.9%,相当于祖国正北方有八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主要用于生态保持,在防治荒漠化、维护全国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内蒙古对自身的生态责任有着准确的把握。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长期关注和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1999年1月视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草原是我国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北、西北、东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义和责任十分重大,一定要搞好”。胡锦涛同志2007年11月视察内蒙古时要求:“一定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保护好内蒙古这块辽阔草原,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作出贡献”。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中不断增进民族团结;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位置。习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前夕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长期以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深入领会和努力践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坚持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履行生态保护义务,承担生态建设使命,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生态和谐的道路。
第三,内蒙古对履行生态使命有着高度的自觉。内蒙古牢记生态使命,自觉追求美丽与发展双赢。内蒙古党委提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应是两难选择,而应该相互促进。长期以来,内蒙古以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继续组织实施各类重点生态工程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9大生态建设工程内蒙古全部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范围涉及全区90%以上的旗县。内蒙古在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重点防护林建设、生态重点县建设、水土保持、退牧还草之外,较早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近年又首先向国家倡议,在全国牧区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偿奖励机制,内蒙古也成为草原生态保护最大的受益地区。经过多年努力,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得到缓解,局部地区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生态建设仍然是内蒙古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是难在态势逼人。内蒙古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区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近70%。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乌兰布和沙漠穿越黄河,每年向黄河输沙1.8亿吨。二是难在任务繁重。目前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沙化土地遍布12盟市90个旗县。不少生态治理区域只是完成了“锁边工程”,未治理的区域面积较大。全区尚有5.6亿亩可利用荒漠化土地,可以种树1.2亿亩,种草2.8亿亩。尚有2亿多亩沙化土地需要治理,且多处于远山大沙,自然条件和环境更加恶劣,治理成本更高,治理难度更大。三是难在不利因素多。内蒙古西部工矿业开发强度较大,东部传统农牧业扩张较快,部分区域生产活动强度仍然超出生态承受能力。随着生态治理规模的扩大和治理时间延伸,有的投资标准已不适应实际需求。国家不少重点生态工程地方配套资金乏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质量和效果。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生态移民等综合治理措施一定程度上与农牧民的利益和习惯存在冲突,等等。这些都说明,内蒙古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二、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景,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同。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增加为五位一体,要求将生态文明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彰显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人类社会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渐次进入到了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中央要求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中央要求形成一个政府带头做,企业、公民全体践行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政绩观、发展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一系列要求,指向的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共同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内蒙古十多年生态建设中,突出体现了各级政府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首要责任。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开始,截至2013年,中央政府累计安排内蒙古生态建设资金783.4亿元,各级地方政府也做了大量配套投入,累计生态治理面积达4.9亿亩。特别是自治区党委提出并贯彻“8337”发展思路,将各项生态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级政府实绩考核范围,推行了生态工程建设一票否决和末位诫免等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政府牵头生态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大力倡导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落实公众生态责任,出现了企业、军队、地方联手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活动。自治区党委提出在六类重点区域开展绿化工作,起到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借助各方力量,也要关切各方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生态建设和治理需要多元参与,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就是以自身努力为基础,充分借助了国家的力量;以政府引导为前提,有效整合了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内蒙古在实施天保工程时,林业职工放下油锯转为营林育林,森工集团30多万人集体进行转产转制,地方政府承担了50多亿元的企业剥离办社会成本,有效保护了大兴安岭绿色林海。内蒙古有146万户农牧民与政府签定责任书,主动压缩饲养规模,在全区99.3%的草原上推进休牧禁牧和草畜平衡,农区饲养牲畜超过全区牲畜饲养量的70%,有效维护了草原生态平衡。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区累计有45万人告别本乡本土,支持国家生态移民工程。生态治理过程中,除驻区官兵、志愿者团体外,内蒙古还涌现出一大批像亿利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和苏和、殷玉珍、王召明这些直接从事种树、治沙的企业和个人。
生态建设也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生态建设不一定完全做成公益事业,公益事业虽然示范和带动作用较大,但受投入和人力等问题的制约,规模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创造出有效制度。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为生态建设作出了贡献,也应该追求合理的回报。没有回报的事业,一般来说都很难持久。经过前几年的土地延包和林地确权,以及正在推行的土地流转,公众和企业的利益观念和权属意识正在觉醒,生态治理过程中围绕利益的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化,处理不好就会形成较大的障碍。生态建设实践中,对退耕还林进行补贴,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对草畜平衡进行奖励,都是普遍使用的利益平衡手段。对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不活、利益机制不顺等问题,今后应该继续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林业分类经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要在林权法和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框架内,不断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极拓展林业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混合所有制林业。要明确树立谁投入谁拥有、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导向,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民间资本向林业集聚,推动生态和林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任亚平同志在2014年8月30日第三届“生态文明·阿拉善对话”主题论坛上的发言摘要,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