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职业学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

2014-10-27段言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毕业生办学学院

段言

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包含三类高校形式,即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职业学院。职业学院 (Berufsakademie)是德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唯一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高校。在德国16个联邦州中,并非每个州都设有职业学院,其仅存在于巴登-符腾堡(Baden-Wuerttemberg)、柏林(Berlin)、萨克森(Sachsen)、图林根(Thüringen)、汉堡(Hamburg)、黑森(Hessen)、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 - Holstein)和萨尔(Saarland)这九个联邦州。在各联邦州中,职业学院的性质有所不同,分为公立学院和私立学院。其中,在巴登-符腾堡、柏林、萨克森、图林根四个州中,职业学院均为公立学院。目前,全德共设有73所职业学院,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在萨克森州设有7所职业学院,分别位于德累斯顿(Dresden)、莱比锡(Leipzig)、格劳豪(Glauchau)、里萨(Reisa)、鲍岑(Bautzen)、普劳恩(Plauen)、布赖滕布伦(Breitenbrunn)。虽然德国职业学院的规模和学生数量不能与我国高职院校相提并论,但在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凭借其办学特色鲜明、学制短、技术应用性强与就业率高的优势,从而成为可与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竞相媲美的一种高等院校。

德国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

德国的职业学院把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引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 在办学上,采取职业学院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双元制”办学模式,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采用工读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与德国的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相比,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生源广,与企业联合招生。职业学院招生生源面较广,既招收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也招收专科高中的毕业生。入学之前,学生需要找到一家企业,与企业签订为期3年的培训合同之后,才可注册入学。这也意味着,学生身兼双重身份,既是职业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企业培训的员工。与学生签订培训合同的企业,必须具备培训资质。企业要在硬件教学设施、充足数量的持证培训师、培训计划和内容等方面,通过行业协会的评审之后方可获得培训资格。

与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相比,学生在职业学院的学习紧凑而节约时间。据统计,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年龄为23岁,而综合大学和高等应用科学大学的毕业生为29岁。这也意味着,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可以更早就业,自力更生。

第二, 校企结合、理实一体。职业学院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同时也传授一些基本技能。而企业以传授实践经验和技能为主,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职业学院和企业两个教学地点,既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缓解了学业的枯燥性,调节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得益于企业和职业学院合作办学的模式,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节省一年的入职适应时间,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绩效。

第三,学制短、就业早。职业学院的学制为三年,学生必须修满180个学分。在职业学院的课程按照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结束时需参加模块考试。每学期12周在职业学院学习理论,12周在企业实践操作,如此交替循环进行教学和培训。职业学院的学生没有寒暑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操作压缩至六个学期完成,学制结构详见图1。

第四,师资结构合理,教师素质高。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约占30%~40%,兼职教师除了来自于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之外,主要还聘请了来自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该师资结构,一方面可以将企业中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传播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大大节省了师资成本,通常情况下,在德国雇佣一名专职教师的费用,可以雇佣3名兼职教师。

第五,企业参与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率高。德国的职业学院在设置专业时,都充分调研企业的需求,按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来配置专业,从而保障了相当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德国德累斯顿职业学院2012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2%,其中62%的毕业生继续留在入校时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19%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了其他企业;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5%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见图2。

2011年德国萨克森州教育和高校规划能力中心针对与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办学的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376家企业计划在2012~2014年间共招聘797名职业学院毕业生,该数量远远超过计划招募的德国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见表1。

德国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

德国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不仅体现专业的多元化并且以满足和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为目的。以德国萨克森州职业学院为例,其专业设置主要分为两大类:经济类和技术类。各地职业学院的专业以服务当地的支柱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设置原则,致力于对接当地企业的需求。例如,在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市,当地的支柱产业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媒体技术等,因此德累斯顿职业学院围绕此类产业,开设了生物信息学、木材工程学、信息技术、媒体信息更新等技术类专业。此外,开设的经济类专业有农业管理、金融经济(银行类、保险类)、企业经济(工业类、贸易类)、税收、咨询、经济信息。见图3。

德国职业学院的教学模块化特点

目前德国各职业学院已广泛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以模块考试来结束每个模块的学习,较好解决了课程设置的体系化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与德国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每年各设一个寒暑假相比,职业学院的学制中不设任何寒暑假,因此学生可以在紧凑的6个学期(3年)后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但是,职业学院的学生可在企业休假,全年休假时间为20天左右。休假通常安排在学生企业实践学习阶段,具体的休假时间可由学生与企业自主商定。

德国职业学院通过教学模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职业学院传授理论的同时,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演讲报告、参观企业、试验练习、研讨会等。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出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实践型、应用型职业高技能人才。

德国职业学院的教学模块授课采用小班制,每个班级的人数上限为34名学生。在进行主题研讨、小组学习时,各班将再分为若干小组,以此方便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企业参与合作办学

德国职业学院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积极参与的企业为“一元”, 职业学院为另“一元”。这里所谓的“企业”是必须具有相关资质有资格成为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企业:

一是企业法人和经理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二是企业中配有一定数量的培训师,可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和操作,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三是在教学培训方面,企业的硬件设施和设备能满足实践教学的相应要求。

对双元制培养模式感兴趣的企业可向职业学院提交合作申请,由职业学院设立的审查委员会审核其资质。通过审核后,可正式成为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企业。2011年对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的合作办学企业在企业中配备了专业培训师,负责职业学院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结果。参与调查的企业中,3/4以上的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范围,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培训计划。超过半数的企业与职业学院共同评估考核在企业中的实践教学流程和结果。

目前,德国萨克森州7所公立职业学院共与2464家企业合作办学,其中德累斯顿职业学院与约850家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合作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虽然企业所在地遍布全德国各州,但主要来自萨克森州。2011年对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职业学院培养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除2004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外,企业连年发布的合作培养的名额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见图4。其中,有23%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12至2014年间每年为职业学院提供6至10个合作培养的名额,超过半数的企业计划提供2至5个合作培养的位置,1/4的企业计划提供一个名额。受到德国近几十年持续的低出生率和人口负增长的影响,企业每年提供的培养名额都处于不饱和状态,至少1/3的培养位置找不到合适的青年人来充实。

德国萨克森州教育和高校规划能力中心针对合作办学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与双元制职业学院共同培养人才的主要原因和动机来自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深入了解各位学生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组织管理形式,以此长期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

第二,学生毕业留在企业后,节省了半年至一年适应岗位和了解企业的时间。

第三,在培养期间,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帮助企业完成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此外,大部分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工作的同时,每月可以领取300至900欧元不等的薪酬。2013年对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萨克森州86%的职业学院的学生从企业领取月薪,比2010年的同比调查结果上升了3%。

相关启示

德国企业与职业学院积极合作办学的景象与我国高职当前发展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上的主要矛盾是学校“热”而企业“冷”,高职教育与企业严重脱节,校企合作办学未能实质性的实施。德国企业与职业学院之间双元制合作办学模式为我们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很多启示:

第一,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学校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必须通过为企业服务实现与企业的合作,从而获得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逐步形成高职院校提供教学管理场所和基础理论课教师,企业提供实习实训设备、技术、指导技师和就业机会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

第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灵活的学习制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应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技能、能力与素质兼备。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的模式恰恰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模式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模块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第三,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为本,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从而促进毕业生的良性就业和高职的健康发展。当前,一方面,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德国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之所以深受德国企业青睐,主要原因是采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德国职业学院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按照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能力和素质而开发,保障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促进了职业学院的良性持续发展。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研究》(DAJ1203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德国职业学院通过教学模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职业学院传授理论的同时,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演讲报告、参观企业、试验练习、研讨会等。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出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实践型、应用型职业高技能人才。

德国职业学院的教学模块授课采用小班制,每个班级的人数上限为34名学生。在进行主题研讨、小组学习时,各班将再分为若干小组,以此方便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企业参与合作办学

德国职业学院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积极参与的企业为“一元”, 职业学院为另“一元”。这里所谓的“企业”是必须具有相关资质有资格成为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企业:

一是企业法人和经理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二是企业中配有一定数量的培训师,可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和操作,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三是在教学培训方面,企业的硬件设施和设备能满足实践教学的相应要求。

对双元制培养模式感兴趣的企业可向职业学院提交合作申请,由职业学院设立的审查委员会审核其资质。通过审核后,可正式成为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企业。2011年对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的合作办学企业在企业中配备了专业培训师,负责职业学院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结果。参与调查的企业中,3/4以上的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范围,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培训计划。超过半数的企业与职业学院共同评估考核在企业中的实践教学流程和结果。

目前,德国萨克森州7所公立职业学院共与2464家企业合作办学,其中德累斯顿职业学院与约850家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合作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虽然企业所在地遍布全德国各州,但主要来自萨克森州。2011年对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职业学院培养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除2004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外,企业连年发布的合作培养的名额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见图4。其中,有23%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12至2014年间每年为职业学院提供6至10个合作培养的名额,超过半数的企业计划提供2至5个合作培养的位置,1/4的企业计划提供一个名额。受到德国近几十年持续的低出生率和人口负增长的影响,企业每年提供的培养名额都处于不饱和状态,至少1/3的培养位置找不到合适的青年人来充实。

德国萨克森州教育和高校规划能力中心针对合作办学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与双元制职业学院共同培养人才的主要原因和动机来自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深入了解各位学生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组织管理形式,以此长期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

第二,学生毕业留在企业后,节省了半年至一年适应岗位和了解企业的时间。

第三,在培养期间,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帮助企业完成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此外,大部分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工作的同时,每月可以领取300至900欧元不等的薪酬。2013年对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萨克森州86%的职业学院的学生从企业领取月薪,比2010年的同比调查结果上升了3%。

相关启示

德国企业与职业学院积极合作办学的景象与我国高职当前发展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上的主要矛盾是学校“热”而企业“冷”,高职教育与企业严重脱节,校企合作办学未能实质性的实施。德国企业与职业学院之间双元制合作办学模式为我们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很多启示:

第一,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学校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必须通过为企业服务实现与企业的合作,从而获得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逐步形成高职院校提供教学管理场所和基础理论课教师,企业提供实习实训设备、技术、指导技师和就业机会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

第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灵活的学习制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应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技能、能力与素质兼备。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的模式恰恰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模式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模块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第三,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为本,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从而促进毕业生的良性就业和高职的健康发展。当前,一方面,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德国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之所以深受德国企业青睐,主要原因是采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德国职业学院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按照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能力和素质而开发,保障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促进了职业学院的良性持续发展。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研究》(DAJ1203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德国职业学院通过教学模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职业学院传授理论的同时,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演讲报告、参观企业、试验练习、研讨会等。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出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实践型、应用型职业高技能人才。

德国职业学院的教学模块授课采用小班制,每个班级的人数上限为34名学生。在进行主题研讨、小组学习时,各班将再分为若干小组,以此方便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企业参与合作办学

德国职业学院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积极参与的企业为“一元”, 职业学院为另“一元”。这里所谓的“企业”是必须具有相关资质有资格成为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企业:

一是企业法人和经理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二是企业中配有一定数量的培训师,可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和操作,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三是在教学培训方面,企业的硬件设施和设备能满足实践教学的相应要求。

对双元制培养模式感兴趣的企业可向职业学院提交合作申请,由职业学院设立的审查委员会审核其资质。通过审核后,可正式成为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企业。2011年对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90%以上的合作办学企业在企业中配备了专业培训师,负责职业学院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结果。参与调查的企业中,3/4以上的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范围,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培训计划。超过半数的企业与职业学院共同评估考核在企业中的实践教学流程和结果。

目前,德国萨克森州7所公立职业学院共与2464家企业合作办学,其中德累斯顿职业学院与约850家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合作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虽然企业所在地遍布全德国各州,但主要来自萨克森州。2011年对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职业学院培养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除2004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外,企业连年发布的合作培养的名额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见图4。其中,有23%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12至2014年间每年为职业学院提供6至10个合作培养的名额,超过半数的企业计划提供2至5个合作培养的位置,1/4的企业计划提供一个名额。受到德国近几十年持续的低出生率和人口负增长的影响,企业每年提供的培养名额都处于不饱和状态,至少1/3的培养位置找不到合适的青年人来充实。

德国萨克森州教育和高校规划能力中心针对合作办学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与双元制职业学院共同培养人才的主要原因和动机来自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深入了解各位学生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组织管理形式,以此长期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

第二,学生毕业留在企业后,节省了半年至一年适应岗位和了解企业的时间。

第三,在培养期间,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帮助企业完成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此外,大部分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工作的同时,每月可以领取300至900欧元不等的薪酬。2013年对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萨克森州86%的职业学院的学生从企业领取月薪,比2010年的同比调查结果上升了3%。

相关启示

德国企业与职业学院积极合作办学的景象与我国高职当前发展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上的主要矛盾是学校“热”而企业“冷”,高职教育与企业严重脱节,校企合作办学未能实质性的实施。德国企业与职业学院之间双元制合作办学模式为我们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很多启示:

第一,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学校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必须通过为企业服务实现与企业的合作,从而获得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逐步形成高职院校提供教学管理场所和基础理论课教师,企业提供实习实训设备、技术、指导技师和就业机会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

第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灵活的学习制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应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技能、能力与素质兼备。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的模式恰恰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模式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模块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第三,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为本,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从而促进毕业生的良性就业和高职的健康发展。当前,一方面,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德国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之所以深受德国企业青睐,主要原因是采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德国职业学院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按照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能力和素质而开发,保障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促进了职业学院的良性持续发展。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研究》(DAJ1203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猜你喜欢

毕业生办学学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