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职教中心教师如何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2014-10-27高利兵叶承六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学校

高利兵?叶承六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提高县级职教中心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水平,使教师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县级职教中心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组对安徽省宣城市范围内7所县级职教中心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从学校层面提出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对策。

宣城市7所职教中心2012年在岗专任教师950人,课题组开展问卷调查,收回学校有效问卷7份;收回教师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69份,在编在岗教师515份,占90.5%,聘任和兼职教师54份,占9.5%。调查问卷分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内容涉及教师的基本情况、从教经历、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

专任教师基本结构

从调查来看,7所职教中心专任教师950人,男性592人,占62.3%,女性358人,占37.7%;文化课教师422人,占44.4%,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以下简称专业课教师)528人,占55.6%。调查的515名在编在岗教师中,男性312人,占60.6%,女性203人,占39.4%;文化课教师254人,占49.3%,专业课教师261人,占50.7%。年龄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见表1;学历上绝大多数达本科及以上学历,见表2;多数教师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见表3。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自我职业满意度较高。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自己从事职业学校教师这一职业的满意度比较高,感到满意的占22.5%,比较满意的占48.0%,不太满意的占24.3%,很不满意的占5.2%。女性教师的满意度高于男性教师10.4个百分点。30岁以下教师的满意度高于50岁以上教师16个百分点。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的满意度差异不太明显。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才会自主地将自己的职业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可以说,教师对自己职业满意度越高,专业发展的动力才会越大。

专业发展的目标较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越明确,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越强。调查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有而且明确的占40.6%,有但模糊的占36.7%,没有的占12.8%,不知怎样确定的占9.9%。男性与女性教师、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差异不明显。中青年教师有发展目标的比例以及目标的明确性高于年长的教师。这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趋向平淡。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主动且经常反思的占45.2%,能反思的占53.1%;经常写教学日记和教育教学体会的占40%,偶尔写的占56.3%;经常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和杂志的占51.3%,偶尔阅读的占46.6%。这些都说明大多数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与愿望。

专业发展压力很大。调查显示,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感到压力很大、难以承受的占12.6%,有压力但可承受的占67.8%。女性教师没有压力的少,但似乎比男性更能承受压力。青年教师比年长的教师更能承受压力。专业课教师承受压力情况似乎比文化课教师强一些。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学生难教的达75.7%,自身发展需要的达50.1%,职称评定的达39.8%,学校管理方式的达37.5%;年轻教师在自身发展需要、职称评定以及学生难教方面的压力大于年长教师;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来自自身发展需要和职称评定的压力大一些,来自学校管理方式的压力小一点;专业课教师比文化课教师来自自身发展需要的压力大一些,来自学生难教的压力小一点。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教师的自身能力(57.5%)、教学兴趣(41.6%)、职业理想(41.4%)、学校组织气氛(39.6%),其次依次为专业挑战(39.2%)、进修途径(38.1%)、学校制度(30.3%)、教师专业互动(24.1%)、工作压力(22.5%)。男性教师认为主要因素是自身能力、职业理想、专业挑战和学校组织气氛的比例高,女性教师认为主要因素是家庭环境、教学兴趣、教师专业互动和进修途径的比例高。自身能力、家庭环境、职业理想、专业挑战、教学兴趣和专业互动对30岁以下的教师影响较大,家庭环境和进修途径对31~40岁的教师影响较大,自身能力、职业理想对41~50岁的教师影响较大,职业理想、学校组织气氛对50岁以上的教师影响较大。文化课教师受职业理想影响较大,专业课教师受专业挑战和专业互动影响较大。可以看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自身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学校因素、政府和教育部门因素、社会因素,但是不同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差异。

对学校的期望。调查表明,教师希望学校为其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如业务进修(78.8%)、教学观摩(54.0%)、赴企业实践(53.4%)、学习化环境(44.9%)等。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更希望提供学习化环境、业务进修的机会和参加教学评优活动。40岁以下的教师更希望能得到业务进修、学历提升的机会和参加教学评优活动。专业课教师比文化课教师更希望赴企业实践和提升学历。教师最希望得到的激励方式依次是:奖金福利(88.5%)、专业技术职称晋升(72.2%)、高级培训(70.3%)、授予荣誉称号(38.3%),此外,还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35.1%)、教学评比获奖(31.8%)等。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更希望参加高级培训和教学评比获奖。40岁以下的教师更希望获得奖金福利、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参加高级培训和教学评比获奖,31~50岁的教师比30岁以下、50岁以上的教师更希望能发表教育科研论文。

学校的支持。87.7%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在技能大赛、论文、学历培训等方面有奖励,或采用财物奖励+精神奖励(43.3%),或单一的财物奖励(28.2%)、精神奖励(8.3%);只有12.2%认为“什么都没有”,可能是部分教师对学校的奖励措施不甚了解。68.3%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订阅、订购教育杂志、书籍没有补助、奖励,13.4%的教师认为有补助,只有8.5%的教师认为“按规定报销”。这表明学校已经采取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还不足。

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对策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是一种以学校为核心场所专业互动共振的过程,学校的制度建设、工作氛围,领导的管理水平等,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学校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机制,创造教师健康成长的发展平台。

改善信念是先导

一是改善教育信念。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偏低,不少教师虽从事职业教育,但对其认同度也不高。因此,学校要多形式对教师加强国家和地方职业教育政策和形势教育,使教师进一步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改善职业教育信念。

二是改善学校信念。县域职业学校相对普通高中而言,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办学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都是比较低的,生活于其中的教师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学校既要加快硬件建设和质量建设,以高社会贡献度改善办学影响力和社会形象;也要发展融入地方特色和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以核心价值理念引导教师改善对学校的信念,寻找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链接点。

三是改善学生信念。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其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付诸更多的努力,而且成效不易凸显并具有强烈的滞后性,教师难以获得体验成就的欢愉。因此,学校既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使其增强“爱和责任”意识,更要引导教师更新“学生观”“人才观”,以“学生发展为本”,相信学生会“成人”“成才”。

四是改善职业信念。职业学校教师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成就感不足,职业认同感低。因此,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心态,把职业教育作为事业去追求,由从业到敬业进而乐业,由匠师到能师进而到人师,这才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心理基础。

明确目标是动力

一是制订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为使教师有共同的职业愿景,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力,学校要制定教师发展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要使教师成为“德技”之师、“博雅”之士,“德”即高尚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公德;“技”即过硬的专业技术、精湛的职业技能、高明的教学技艺;“博”即博大胸怀、博览群书、博采众长;“雅”即言谈文雅、风度儒雅、品位高雅。近期目标是提出明确具体的业务提升目标,督促教师加强道德修养、知识积淀和技艺浓缩。

二是指导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教师专业发展从纵向角度来看,是教师整合社会、学校和自身发展需要,对自己的职业未来进行主体设计、规划和实现的过程。学校要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指导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社会要求和学校的共同愿景,作出能促进自身有计划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

三是助力教师实施生涯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之后,关键在实施。学校要出台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相应的政策、制度、措施等,引导教师运用积极有效的行动策略,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成为实现专业内涵不断丰富,专业结构不断改善,专业能力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四是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倾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压力大,对学生、学校、社会、工作及自身的期望值低,自我效能感不强,产生职业倦怠的程度比较高。因此,学校要从改善学校管理和工作环境、让教师接受应对压力训练、提升专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干预。

示范带动是关键

一是校长引领。校长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等会通过其干预和管理行为反映到教师身上。校长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专业水平。此外,校长应是教师的“公仆”,重在“服务”,不仅要把自身定位成一个“服务者”,还要把学校打造成面向社会的“优质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二是名师辐射。建立名师培养机制,设立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品牌,以学科(专业)为纽带,以教学、科研为载体,发挥名师爱心笃学的师德效应、敬业奉献的育人效应、精湛高超的师技效应、奋发进取的风范效应,由名师带领一批有共同教育愿景和追求的优秀青年教师,建设创新型教育教学研究的学习团队,使名师工作室成为骨干教师的集聚所、优秀教师的培育场、未来名师的孵化室。

三是专家指导。专家引领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航标,为教师专业发展“把脉”“会诊”,是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聘请高校、教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专家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顾问及指导教师,经常把专家“请进来”和让教师“走出去”,使教师在大量吸取专家论著的精神营养之外,尽可能多地得到专家的指导,升华职业教育情感,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四是骨干示范。骨干教师是学校的财富,也是教学改革的中坚。要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校本考核、奖励、经费资助、队伍管理办法,发挥骨干教师对周围教师的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践行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弘扬的职业精神是其引领方向和作用所在。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在思想上“引”,在学习上“导”,在工作上“帮”,在行动上“带”,使骨干教师成为教学思想和行动方式的引领者,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示范者,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的促进者。

搭建平台是重点

一是学习平台。建设学习型组织,把目标指向有效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在时间上,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集体学习为辅;在内容上,主要是教育理论和教学业务及专题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在形式上,以校内学习为主,校外学习为辅,组织教师到省内外名校学习,蹲班学习、拜“名师”学艺等;在保障上,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书刊、学习资料、办公电脑以及建设网络平台,并将教师学习情况纳入教学业务考核之中。

二是交流平台。建立教师沙龙、网络论坛等平台,举办教师论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伴交流、互动,鼓励教师相互听课、磨课;拓展教学开放周的内涵,聘请外校教师上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并请专家开设讲座;派教师外出听课交流,探索与兄弟学校相同学科、专业教研组之间合作备课制度。

三是培训平台。拓展校本培训,对适应期的教师采用专题讲座与交流分享相结合的“交流互动式”培训,对发展期的教师采取“诊断反思式”培训,对成熟期的教师采取“研训一体式”培训,对平和期的教师采用“自我发展式”培训。落实企业实践,有计划分批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到企业或公共服务单位见习。组织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主要是综合性、专题化、研修式和骨干教师培训。

四是研究平台。加强校本教研,加强教研组建设或建立“专业(学科)工作室”,开展专题研讨、公开课教学、建设教学资源库等,为教师搭建经常性互通信息、交流体会、相互切磋、分享经验的平台。开展网络教研,依托学校网站建设教研组教研平台,引导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学校建设博客圈,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的教研网、教研QQ群等平台的交流。组织科学研究,组织教师申报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建设精品课程和开发校本教材。

五是展示平台。举办教学比赛,校内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精品课评选等,对教师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学(专业)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建立校内选拔参赛机制。举办教师读书报告会、教改论坛、校园讲坛、优秀教师展示课、教学比赛获奖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办好校刊、校报和校园网,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刊登教师获奖(发表)论文、课题研究成果、优秀教学设计、说课材料、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随笔等。

完善机制是保障

一是政策机制。完善教师准入政策,落实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教师“双师型”资格制度,制定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或参加技能等级、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的优惠政策。建立教师任用政策,科学制定教师不同岗位的工作量,减少教学工作安排的随意性,严格教学工作量制度,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形成教师培训政策,履行学校的教师培训职责,完善教师参加培训的学习、生活保障制度,按规定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建立教师培训与评价、职务评聘、待遇等挂钩的制约机制。健全教师评聘政策,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制定教师激励政策,坚持运用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惩罚的政策。

二是制度机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涵盖教师学习进修、培养培训、任用评价等方面,促进管理制度化。强化制度的落实,推进制度管理、民主治校,办事公开透明,领导拒绝口头决定,杜绝任何部门、个人的不作为和违规行为,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在完善刚性的、具有约束作用的规章制度同时,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使教师心悦诚服地执行学校各项制度。

三是经费机制。“学、研”经费投入要保障教师学习交流、培训进修以及企业实践和教研组活动、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技术研发及参加校外教科研活动等。“教、赛”经费要保障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和参加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说课、精品课比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奖、贴”经费要保障对教师的荣誉表彰及教学、教科研、技术创新等成果奖励和工作性、生活性津贴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等津贴。专项经费要保障实施“名师工程”“领雁工程”“青蓝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等。

四是评价机制。实施发展性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体,引导教师对照学校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依据《个人发展规划》,真实反映自身工作表现,清晰地认识自我。“全程、全方位评价”,对教师工作各个环节评价,贯穿于教师工作的全过程,分阶段组织实施。“全员评价”,评价对象多元化,除“自我评价”外,还包括学生及家长、同行、学校领导、教研人员、企业的评价。建立“成长档案”,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和专业成果,帮助教师诊断成长问题,捕捉实践智慧,形成个性风格,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炼出一条成功之路。

五是激励机制。通过信任激励,了解教师的思想及工作能力,适度“压担子”,激发他们不断创新、勇于突破自我的工作热情;同时给教师“当担子”,做教师的坚强后盾。通过机会激励,给教师平等发展的机会,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让教师参加教育部门和行业组织的有关活动,培养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实行中层干部、教师岗位竞争上岗,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成果激励,实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津贴制度,对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成果及时奖励。开展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教坛之星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通过网络、广播站、校报等平台大力宣传,让教师体验职业成就感。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立项课题《县级职教中心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机制研究》(JG1246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高利兵,安徽省宣城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叶承六,安徽省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教科室主任兼机电工程系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