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1例住院老年精神患者躯体疾病共病调查

2014-10-24张代江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401147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5期
关键词:共病精神疾病病种

张代江(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 401147)

共病是指“同一患者患有索引疾病之外的其他任何已经存在或发生在索引疾病过程中的疾病”[1]。2005年我国老年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有42%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85%的院内老年患者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约50%患有3种以上疾病[2]。目前国内外的慢性疾病临床研究对共病重视不足,有共病的患者常被临床试验排除在外,因为其需要更多地研究共病的影响因素[3]。有学者认为,共病状态常常导致不必要的住院;药物不良事件;重复检查;矛盾的医疗指导;引起不良功能状态甚至死亡[4]。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而言,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特点,使共病的影响更为复杂[5-7]。就此,本研究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本部及附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疾病共病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7月住院患者共958例,将其中大于或等于60岁的精神病患者列为调查对象,共231例,占24.11%,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有关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躯体疾病则根据《实用内科学》12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及分类。

1.2 方法 根据病历,对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精神科及内科疾病诊断、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231例患者中,男72例(31.17%),女159(68.83%);年龄60~97岁,平均年龄(73.92±10.88)岁;病程为1~744个月,平均病程(194.85±163.45)月;诊断精神分裂症79例(34.20%),阿尔茨海默病61例(26.40%),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54例(23.38%),心境障碍26例(11.26%),其他11例(4.76%);目前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有200例(86.58%),平均日剂量为(4.12±3.26)mg(折合氟哌啶醇效价)。

2.2 躯体疾病共病种数比较 所调查病例中,合并有躯体疾病的患者216例,达93.51%。单例患者合并躯体疾病0~8种,平均每例合并病种数为2.51种。在共病者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均共病种数方面,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明显高于其他各类精神疾病(P<0.01),精神分裂症也高于心境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 各类精神疾病的共病种数比较

2.2.1 躯体疾病共病出现频度及分布情况比较 老年精神患者共患躯体疾病例数达542例,其中神经、循环、内分泌及呼吸系统疾病457例,占84.32%,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次位居前5位。其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脏病均明显多于其他各类精神疾病(P<0.01),糖尿病共病情况也明显高于阿尔茨海默病(P<0.01);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共病情况则与其他各类精神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躯体疾病共病出现频度比较[n(%)]

表3 常见躯体疾病在各类精神疾病的分布(n)

2.2.2 躯体疾病共病对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剂量及方式的影响 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200例患者中,合并躯体疾病者188例,无躯体疾病者12例,前者联合用药(均为二联用药)和日剂量均少于后者(P<0.05),见表4。

表4 躯体疾病共病对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剂量及方式的影响(日剂量折算为氟哌啶醇)

3 讨 论

本院老年患者231例,占当日全院住院患者总数的24.11%。其中216例患者合并躯体疾病,所占比例达93.51%,与以往报道基本一致[8],提示老年精神患者的躯体共病问题已非常普遍,也符合老年人的衰老过程和生理病理变化特点,临床医师应予高度重视。平均每例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病种数为2.51种,主要涉及循环、神经、内分泌及呼吸系统,占84.32%,具有多器官受累、多病种共存的特点。其中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均合并有躯体疾病,以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主要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糖尿病最常见。脑血管病作为其病因性疾病而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则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病现象也不容忽视,其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出现频率较高,这可能与本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较长及抗精神病药物对其代谢、神经内分泌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关。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31例(13.42%),因其躯体疾病严重或精神病情较为稳定,不宜抗精神病治疗,而侧重于治疗躯体疾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例中,共病组患者剂量及联合用药频度明显低于非共病组,而精神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均较明显,疗效也较差,提示共病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老年精神患者的治疗用药及疗效。

综上所述,老年精神患者普遍合并有躯体疾病,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相互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为了减轻对患者的影响,应注意识别并优先处理各种共病,尽量减少药物治疗的复杂性及多种药物治疗的方法,促进医患之间的整体协调一致[9]。同时,掌握好如何利用共病研究有效预测住院老年患者不良转归具有重要意义[10]。因此,老年精神科医务人员加强精神科及内科通科的专业能力培训的同时,还应与综合性医院建立紧密的会诊网络,以形成相宜的临床工作模式,促进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袁勇贵,吴爱琴,张心保.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谈共病的诊断[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28(1):17-19.

[2] 于普林,王建业.老年医学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4):244-246.

[3] Boyd CM,Vollenweider D,Puhan MA.Informing 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 for patients with comorbidity:availability of necessary information in clinical trials for chronic diseases[J].PLoS One,2012,7(8):e41601.

[4] Parekh AK,Barton MB.The challenge of multiple comorbidity for the US health care system[J].JAMA,2010,303(13):1303-1304.

[5] Kamara SG,Peterson PD,Dennis JL.Prevalence of physical illness among psychiatric inpatients who die of natural causes[J].Psychiatr Serv,1998,49(6):788-793.

[6] Maier W,Falkai P.The epidemiology of comorbidity between depression,anxiety disorders and somatic diseases[J].Int Clin Psychopharmacol,1999,14(Suppl 2):S1-S6.

[7] Kirby M,Bruce I,Coakley D,et al.Dysthymia among th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1999,14(6):440-445.

[8] 王达平,温全球,冯培玲,等.老年精神科患者的躯体共病性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1,5(2):116-118.

[9] Page RL,Lindenfeld J.The comorbidity conundrum:a focus on the role of noncardiovascular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heart failure patient[J].Curr Cardiol Rep,2012,14(3):276-284.

[10]Zekry D,Loures Valle BH,Graf C,et al.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6comorbidity indices as predictors of 1-year post-hospital discharge institutionalization,readmission,and mortality in elderly individuals[J].J Am Med Dir Assoc,2012,13(3):272-278.

猜你喜欢

共病精神疾病病种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浅谈散偏汤合四逆散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新病种”等十五则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试论人类精神疾病观的发展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