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的栽培抚育管理与笋期生长规律

2014-10-23鲍黄中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抚育管理

鲍黄中

摘 要:介绍了毛竹的栽培抚育管理和开展毛竹笋生长规律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实地操作,摸索出一整套毛竹栽培抚育管理,并初步弄清了笋期生长规律,不仅对毛竹丰产增收、护笋养竹具有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挖退笋提供科学数据。

关键词:毛竹栽培;抚育管理;笋期生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105-02

20世纪70年代初期,流传江北不宜栽毛竹论调。为打破传统束缚,庐江县东顾山林场利用小金洼5.3hm2稀林地(马尾松)营造毛竹,人们称之为松中套竹,按照整地要求,每667m2山场打竹穴60个,长1.4m,宽0.8m,竹母从江南调运回来的,按照毛竹的栽培要求,逐年翻挖括边,3a达上满园,经过辛勤付出,终于形成了13.3hm2的竹海。90年代末,我们利用萝卜洼4hm2杉木皆伐迹地,申报栽毛竹的项目,并且由本人亲自代班、整地、挖竹穴、起竹母移栽,因地制宜,经过精心抚育已长势喜人。

1 竹母栽植

1.1 竹母选择和竹鞭走向 选择毛竹母必须有4~5a生长成熟期,竹呈金黄色,无病虫害,底径2.5~3.5cm;竹丫生长旺盛,绿郁均匀,移栽成活率高,发笋生命力强。在选择好竹母的同时,一定要定位竹母的来鞭和去鞭走向。怎样识别来鞭、去鞭?如操作不当就将一棵竹母废掉,而且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识别毛竹的来鞭和去鞭。实践表明从毛竹的最低一支竹丫去研究,就是毛竹的来鞭;对面向上第二支竹丫是去鞭。毛竹的来鞭与去鞭走向,通常称之为毛竹来三去四的竹鞭走向。

1.2 毛竹母的起挖方式 首先确定竹母的来去竹鞭走向后,用卷尺量一下来鞭,在竹母最低第一枝竹丫处向外延伸30cm,然后再向对面的第二枝竹丫,也就是去鞭,向外延伸40cm,宽30cm,确定东西南北向在竹母上标注清楚,用石灰放线,安排人员起挖竹母。挖起后用草绳将竹根部包扎好,即可起运移栽。

1.3 竹母的栽培方式 竹母移栽前,先将竹头削去,留2m左右,用湿泥巴将竹头封住,疏竹丫减少水分蒸发量。然后将草绳除去,用水将宕里的泥土拌匀成糊状,按照南北东西的标记走向,将竹母放入穴中,填土埋实,夯紧夯实。再浇足定根水,再壅上细土,这就是毛竹母起运栽植的过程。栽过后不要轻意摇晃竹母,否则对竹母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很不利。

2 毛竹抚育

2.1 毛竹的抚育翻挖 新栽的毛竹,每年都要翻挖、扩边。翻挖深度一般在4~5㎝,翻挖过后,有利于竹鞭生长发笋。毛竹翻挖谚语“七挖金、八挖银”。为什么说7月翻挖竹园好呢?因为这个时候,新笋脱衣成熟,枝丫展开定型,竹园杂草茂盛,竹鞭发笋稳定,是复垦竹园的最佳时机。每年复垦1次,经过夏天的翻挖,青草腐烂,土壤肥力提高,再经过冬季土壤的冻发,土质疏松,肥沃,竹鞭在疏松肥沃的土地延伸生长,利于冬笋和春笋孕育,发出的竹笋个大粗壮。如果在翻挖的过程中,每667m2竹园再适当地施50kg饼肥,毛竹发出的竹笋更有润性且粗大壮实。毛竹的抚育翻挖,可降低竹林蝗虫发生的危害,有效抑制和消灭虫卵滋生繁殖。

2.2 毛竹的抚育间伐 间伐一般选择在8~10月份,用挖锄擦竹根底部斜挖。首先选择竹林较密进行间伐。选择小老竹,也就是生长6~8a以上的毛竹,进行抚育清理;断头毛竹和病虫害毛竹,在清理过程中,用挖锄将竹根底的竹节挖洞,再覆上土平整。这样有利于竹鞭生长和伸展,对整个竹园林象也有改观。

3 毛竹笋期生长规律研究

3.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置在庐江县国有东顾山林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 300mm左右,黄棕壤土,以石灰岩为主,土层30cm以上,pH值6.5,竹林平均立竹度为0.4。

3.2 选择地点与方法 我们分别在小金洼和萝卜洼2处毛竹园设置4个点,每个点面积667m2,作固定标准地,有阳坡,有阴坡,对土壤进行调查、试验。发笋期每天上午对4块固定标准地进行观察研究,对出笋情况进行编号、登记,并对样地的发笋分别逐支测量其每天的高生长,同时对退笋也逐支调查,2011-2013年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对新竹成长后进行胸径、枝下高测量,并对抽枝上时间的记录,证明了试验材料以及不同环境的生长准确性。

3.3 出笋与成竹的规律 通过4块标准地的观察,出笋数量的多少、大小分析,毛竹在3月底开始出笋,5月初基本结束。出笋期一般在35d左右。出笋的迟早、多少、大小与立地条件、气候因素以及林分改善关系密切,立地条件好、阳坡的出笋早、多而好;瘠薄和阴坡的地方出笋迟。我们分别编号统计得出结果:出笋最多的是1号和3号试验标准地,分别出笋140和110支,出笋少的是2和4号试验标准地,分别出笋70和61支,一般出笋平均在95支左右。出笋量与上述因子有关,出笋的时间早迟,于坡向不同也有区别,阳坡比阴坡早3~4d。成竹的数量与出笋的数量成正比,出笋多成竹多,相反,出笋少成竹则少,二者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计算,配合回归方程进行比较,以幂回归方程y=0.607 592 68×x0.971 019 600 4最为相关。相关系数R=0.95。以总自由度DF=16,查相关系数表得R表=0.59,而R计>R表,这说明此议程成竹数与笋数之间极为相关。

表1 4块标准地出笋调查统计

[调查

日期

(月/日)\&出

量\&占总出

笋数的

百分率(%)\&成

数\&占总成竹数的百分率(%)\&按时间分布的成竹率(%)\&平均

胸径(㎝)\&平均枝下高(cm)\&平均

全高(m)\&退

数\&占总退笋数百分率(%)\&按时间分布的退笋率(%)\&观察endprint

株数\& 抽枝 \& 放叶 \&出笋率

天数

(d)\&形成新

竹平均(d)\&天数(d)\&平均(d)\&天数

(d)\&平均(d)\&4/1~4/15\&98\&24.5\&79\&24.6\&51.66\&8.65\&5.3\&12.85\&42\&20.40\&42.20\&79\&14~10\&12.3\&14~11\&12.7\&39.5~64\&50.10\&4/16~4/24\&201\&50.25\&100\&50.15\&46.25\&8.46\&5.15\&12.90\&91\&52.55\&48.05\&100\&13~9\&12.1\&13~9\&11.9\&31~60\&45.20\&4/25~5/5\&99\&24.75\&46\&24.75\&49.3\&7.85\&4.75\&12.02\&46\&26.55\&52.45\&46\&13~8\&8.10\&13~8\&8.0\&26~52\&40.31\&合计\&401\&99.5\&225\&99.5\&49.07\&8.32\&5.06\&12.65\&179\&99.5\&47.56\&225\&13~9\&10.83\&13~9.1\&10.87\&32~58.6\&45.20\&]

3.4 母竹与出笋成竹之间的关系 (1)出笋时间的早迟由于坡向不同有区别:阴坡比阳坡平均推迟3~4d出笋,初期出笋与同期出笋所成新竹数量比例是1.6∶1,盛期是1.8∶1,末期2.0∶1。从表1可以查出,初期出笋所成新竹占总成竹数的24.5%,盛期高达50.25%,而末期只有24.75%。根据成竹各期分布规律,我们掌握出笋成竹时间规律对毛竹丰产增收、护笋养竹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挖退笋提供科学数据。

(2)母竹与出笋成竹之间的关系:经过固定样地观察,我们了解到出笋数、成竹数与母竹数的多少密切关系。将每667m2母竹数分为150~200株,201~250株和251~300株3个档次,笋、新竹、母竹之间的比例关系见表2。

表2 笋、新竹、母竹之间关系

[立竹数\&母竹数

(株/667m2)\&新竹数

(株/667m2)\&出笋数

(株/667m2)\&母竹与

出笋比\&母竹与

新竹比\&新竹胸径(cm)\&150~200\&1030\&322\&619\&1.66∶1\&3.2∶1\&7.8\&201~250\&2005\&472\&897\&2.23∶1\&4.25∶1\&8.2\&251~300\&2824\&503\&978\&2.89∶1\&5.6∶1\&8.4\&合计\&5859\&1297\&2494\&2.26∶1\&4.35∶1\&8.1\&]

(3)依据表2可知,每667m2立竹在200株以下,每立竹虽然平均出笋数较多,但所成新竹质量较低;每667m2在200株以上成竹,虽然每立竹平均出笋数相对低,但所成新竹质量较高。为此,保持竹林较高的立竹度和均匀分布,做到科学合理的采伐和经营,留养适当,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和光能,就能获得优质高产的毛竹林。通过表2反映出,母竹与竹笋成竹之间的关系,经过4块标准地检测,已得出结论,通过表3继续证明新竹与母竹的关系。

表3 关于退笋高度情况的调查

[退笋高度\&退笋数(株)\&百分数(%)\&20cm以下\&40\&54.07\&20~38cm\&23\&23.13\&40~58cm\&13\&9.6\&41~79cm\&3\&1.78\&8.0cm以上\&2.8\&9.92\&合计\&71.8\&99.5\&]

通过表2和表3的推算,结合方程计算和对比,就少量出笋和多量出笋,毛竹笋生长期与气温、因子以及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仅出笋的成竹所需天数不同,气温低绝对影响高生长,一般需40~45d能完成,从初期到末期只需20d左右,雨量多有利新竹生长,雨量少则影响新竹成长。新竹生长最适宜温度22~25℃。

3.5 毛竹生长期与笋竹成长期 在江淮之间,毛竹一般发笋期在4月初至5月初结束,出笋持续32d左右,不同的出笋时期所出竹笋的高度基本一致,退笋高度多在20cm以下,占67.57%。针对各期出笋在此高度范围内的生长可判别退笋的临界点。不同出笋时间,其退笋时间长短不一,初期出笋生长慢,从出笋到退笋约2~5d,平均3.9d,盛期1~4d,平均2.8d,末期只有1~2d,平均1.6d,因盛、末期退笋率逐渐升高,做好合理疏笋,疏笋强度可定为45%~55%(包括挖退笋)。

3.6 促使毛竹丰产高效的措施 首先要培养大径界的毛竹丰产和高效。其次,毛竹要复垦抚育,合理间伐,清除其杂灌和竹林的卫生环境。一切技术措施要围绕每667m2出笋量多和成竹质量优,笋体大,提高竹林和新竹质量的实际实施付出,从而达到高效丰产,增产增收的目标。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株数\& 抽枝 \& 放叶 \&出笋率

天数

(d)\&形成新

竹平均(d)\&天数(d)\&平均(d)\&天数

(d)\&平均(d)\&4/1~4/15\&98\&24.5\&79\&24.6\&51.66\&8.65\&5.3\&12.85\&42\&20.40\&42.20\&79\&14~10\&12.3\&14~11\&12.7\&39.5~64\&50.10\&4/16~4/24\&201\&50.25\&100\&50.15\&46.25\&8.46\&5.15\&12.90\&91\&52.55\&48.05\&100\&13~9\&12.1\&13~9\&11.9\&31~60\&45.20\&4/25~5/5\&99\&24.75\&46\&24.75\&49.3\&7.85\&4.75\&12.02\&46\&26.55\&52.45\&46\&13~8\&8.10\&13~8\&8.0\&26~52\&40.31\&合计\&401\&99.5\&225\&99.5\&49.07\&8.32\&5.06\&12.65\&179\&99.5\&47.56\&225\&13~9\&10.83\&13~9.1\&10.87\&32~58.6\&45.20\&]

3.4 母竹与出笋成竹之间的关系 (1)出笋时间的早迟由于坡向不同有区别:阴坡比阳坡平均推迟3~4d出笋,初期出笋与同期出笋所成新竹数量比例是1.6∶1,盛期是1.8∶1,末期2.0∶1。从表1可以查出,初期出笋所成新竹占总成竹数的24.5%,盛期高达50.25%,而末期只有24.75%。根据成竹各期分布规律,我们掌握出笋成竹时间规律对毛竹丰产增收、护笋养竹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挖退笋提供科学数据。

(2)母竹与出笋成竹之间的关系:经过固定样地观察,我们了解到出笋数、成竹数与母竹数的多少密切关系。将每667m2母竹数分为150~200株,201~250株和251~300株3个档次,笋、新竹、母竹之间的比例关系见表2。

表2 笋、新竹、母竹之间关系

[立竹数\&母竹数

(株/667m2)\&新竹数

(株/667m2)\&出笋数

(株/667m2)\&母竹与

出笋比\&母竹与

新竹比\&新竹胸径(cm)\&150~200\&1030\&322\&619\&1.66∶1\&3.2∶1\&7.8\&201~250\&2005\&472\&897\&2.23∶1\&4.25∶1\&8.2\&251~300\&2824\&503\&978\&2.89∶1\&5.6∶1\&8.4\&合计\&5859\&1297\&2494\&2.26∶1\&4.35∶1\&8.1\&]

(3)依据表2可知,每667m2立竹在200株以下,每立竹虽然平均出笋数较多,但所成新竹质量较低;每667m2在200株以上成竹,虽然每立竹平均出笋数相对低,但所成新竹质量较高。为此,保持竹林较高的立竹度和均匀分布,做到科学合理的采伐和经营,留养适当,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和光能,就能获得优质高产的毛竹林。通过表2反映出,母竹与竹笋成竹之间的关系,经过4块标准地检测,已得出结论,通过表3继续证明新竹与母竹的关系。

表3 关于退笋高度情况的调查

[退笋高度\&退笋数(株)\&百分数(%)\&20cm以下\&40\&54.07\&20~38cm\&23\&23.13\&40~58cm\&13\&9.6\&41~79cm\&3\&1.78\&8.0cm以上\&2.8\&9.92\&合计\&71.8\&99.5\&]

通过表2和表3的推算,结合方程计算和对比,就少量出笋和多量出笋,毛竹笋生长期与气温、因子以及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仅出笋的成竹所需天数不同,气温低绝对影响高生长,一般需40~45d能完成,从初期到末期只需20d左右,雨量多有利新竹生长,雨量少则影响新竹成长。新竹生长最适宜温度22~25℃。

3.5 毛竹生长期与笋竹成长期 在江淮之间,毛竹一般发笋期在4月初至5月初结束,出笋持续32d左右,不同的出笋时期所出竹笋的高度基本一致,退笋高度多在20cm以下,占67.57%。针对各期出笋在此高度范围内的生长可判别退笋的临界点。不同出笋时间,其退笋时间长短不一,初期出笋生长慢,从出笋到退笋约2~5d,平均3.9d,盛期1~4d,平均2.8d,末期只有1~2d,平均1.6d,因盛、末期退笋率逐渐升高,做好合理疏笋,疏笋强度可定为45%~55%(包括挖退笋)。

3.6 促使毛竹丰产高效的措施 首先要培养大径界的毛竹丰产和高效。其次,毛竹要复垦抚育,合理间伐,清除其杂灌和竹林的卫生环境。一切技术措施要围绕每667m2出笋量多和成竹质量优,笋体大,提高竹林和新竹质量的实际实施付出,从而达到高效丰产,增产增收的目标。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株数\& 抽枝 \& 放叶 \&出笋率

天数

(d)\&形成新

竹平均(d)\&天数(d)\&平均(d)\&天数

(d)\&平均(d)\&4/1~4/15\&98\&24.5\&79\&24.6\&51.66\&8.65\&5.3\&12.85\&42\&20.40\&42.20\&79\&14~10\&12.3\&14~11\&12.7\&39.5~64\&50.10\&4/16~4/24\&201\&50.25\&100\&50.15\&46.25\&8.46\&5.15\&12.90\&91\&52.55\&48.05\&100\&13~9\&12.1\&13~9\&11.9\&31~60\&45.20\&4/25~5/5\&99\&24.75\&46\&24.75\&49.3\&7.85\&4.75\&12.02\&46\&26.55\&52.45\&46\&13~8\&8.10\&13~8\&8.0\&26~52\&40.31\&合计\&401\&99.5\&225\&99.5\&49.07\&8.32\&5.06\&12.65\&179\&99.5\&47.56\&225\&13~9\&10.83\&13~9.1\&10.87\&32~58.6\&45.20\&]

3.4 母竹与出笋成竹之间的关系 (1)出笋时间的早迟由于坡向不同有区别:阴坡比阳坡平均推迟3~4d出笋,初期出笋与同期出笋所成新竹数量比例是1.6∶1,盛期是1.8∶1,末期2.0∶1。从表1可以查出,初期出笋所成新竹占总成竹数的24.5%,盛期高达50.25%,而末期只有24.75%。根据成竹各期分布规律,我们掌握出笋成竹时间规律对毛竹丰产增收、护笋养竹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挖退笋提供科学数据。

(2)母竹与出笋成竹之间的关系:经过固定样地观察,我们了解到出笋数、成竹数与母竹数的多少密切关系。将每667m2母竹数分为150~200株,201~250株和251~300株3个档次,笋、新竹、母竹之间的比例关系见表2。

表2 笋、新竹、母竹之间关系

[立竹数\&母竹数

(株/667m2)\&新竹数

(株/667m2)\&出笋数

(株/667m2)\&母竹与

出笋比\&母竹与

新竹比\&新竹胸径(cm)\&150~200\&1030\&322\&619\&1.66∶1\&3.2∶1\&7.8\&201~250\&2005\&472\&897\&2.23∶1\&4.25∶1\&8.2\&251~300\&2824\&503\&978\&2.89∶1\&5.6∶1\&8.4\&合计\&5859\&1297\&2494\&2.26∶1\&4.35∶1\&8.1\&]

(3)依据表2可知,每667m2立竹在200株以下,每立竹虽然平均出笋数较多,但所成新竹质量较低;每667m2在200株以上成竹,虽然每立竹平均出笋数相对低,但所成新竹质量较高。为此,保持竹林较高的立竹度和均匀分布,做到科学合理的采伐和经营,留养适当,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和光能,就能获得优质高产的毛竹林。通过表2反映出,母竹与竹笋成竹之间的关系,经过4块标准地检测,已得出结论,通过表3继续证明新竹与母竹的关系。

表3 关于退笋高度情况的调查

[退笋高度\&退笋数(株)\&百分数(%)\&20cm以下\&40\&54.07\&20~38cm\&23\&23.13\&40~58cm\&13\&9.6\&41~79cm\&3\&1.78\&8.0cm以上\&2.8\&9.92\&合计\&71.8\&99.5\&]

通过表2和表3的推算,结合方程计算和对比,就少量出笋和多量出笋,毛竹笋生长期与气温、因子以及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仅出笋的成竹所需天数不同,气温低绝对影响高生长,一般需40~45d能完成,从初期到末期只需20d左右,雨量多有利新竹生长,雨量少则影响新竹成长。新竹生长最适宜温度22~25℃。

3.5 毛竹生长期与笋竹成长期 在江淮之间,毛竹一般发笋期在4月初至5月初结束,出笋持续32d左右,不同的出笋时期所出竹笋的高度基本一致,退笋高度多在20cm以下,占67.57%。针对各期出笋在此高度范围内的生长可判别退笋的临界点。不同出笋时间,其退笋时间长短不一,初期出笋生长慢,从出笋到退笋约2~5d,平均3.9d,盛期1~4d,平均2.8d,末期只有1~2d,平均1.6d,因盛、末期退笋率逐渐升高,做好合理疏笋,疏笋强度可定为45%~55%(包括挖退笋)。

3.6 促使毛竹丰产高效的措施 首先要培养大径界的毛竹丰产和高效。其次,毛竹要复垦抚育,合理间伐,清除其杂灌和竹林的卫生环境。一切技术措施要围绕每667m2出笋量多和成竹质量优,笋体大,提高竹林和新竹质量的实际实施付出,从而达到高效丰产,增产增收的目标。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抚育管理
试析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