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除虫菊素对三种储粮害虫的触杀毒力测定

2014-10-23谢令德贺艳萍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除虫菊滤纸储粮

李 媛,谢令德,贺艳萍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

除虫菊素(pyrethrins)是一种源于菊科植物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的天然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1],它曾在1840年开始就被人们用作杀虫剂,也曾风行一时,但因在上世纪受到化学农药的冲击,渐渐被人们淡忘[2]。天然除虫菊素具有杀虫谱广、击倒力强、残效期短等优点,是一种强力触杀性药剂,但它的光不稳定性使其发展和广泛应用缓慢[3]。目前,由于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已经使得储粮害虫对磷化氢、马拉硫磷等化学药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4],而植物源杀虫剂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天然除虫菊素就是其中的一种。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均为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能危害多种储粮、药材、植物种子及皮革等[5]。赤拟谷盗不仅对储粮危害严重,而且其分泌物易使粮食结块,变色变味。玉米象和谷蠹为蛀食性害虫,粮食被其蛀食后形成的碎粮易引起后期性害虫的发生,危害极为严重。

笔者通过滤纸药膜法研究了1.5%的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赤拟谷盗、谷蠹三种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为储粮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药剂

1.5%的天然除虫菊素:广州多宇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聚四氟乙烯乳液:浙江德清新多菱氟化学有限公司。

1.1.2 供试虫种

供试虫种为赤拟谷盗、谷蠹和玉米象。赤拟谷盗、谷蠹和玉米象均由武汉轻工大学储粮昆虫饲养室提供,供试害虫均已在武汉轻工大学储藏物保护研究所饲养多代。赤拟谷盗以全麦粉为饲料饲养,谷蠹以整粒小麦和碎小麦3∶1的比例为饲料饲养,玉米象以整粒小麦为饲料饲养。试虫的饲料均需在使用前放入烘箱(80℃)中消毒2 h,调整小麦含水量为13% ±1%。试虫的饲养温度均为28℃ ±1℃,相对湿度为75% ±5%,均以羽化2周后的成虫供试。

1.1.3 主要仪器

GZX-9070ME型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PYX-150H-A型恒温恒湿箱:广东韶关科力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AL204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移液枪:大龙医疗(上海)设备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采取滤纸药膜法。根据预实验结果,不同种类的试虫采取不同的处理浓度。用移液枪取一定量的除虫菊素,用丙酮稀释配成五种浓度的药液,对赤拟谷盗剂量为 0.22 mg/cm2,0.17 mg/cm2,0.12 mg/cm2,0.07 mg/cm2和 0.02 mg/cm2;对玉米象剂量为 0.38 mg/cm2,0.30 mg/cm2,0.22 mg/cm2,0.14 mg/cm2和 0.06 mg/cm2,对谷蠹剂量为 0.64 mg/cm2,0.49 mg/cm2,0.36 mg/cm2,0.24 mg/cm2和0.12 mg/cm2。每种药液各取1 mL,从滤纸中心开始用逐渐螺旋的方法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直径为9 cm的滤纸上,待滤纸自然干燥1 min后,将滤纸平铺于相应大小的培养皿中,每个浓度重复3次,以丙酮作为对照。待丙酮完全挥发后,将内壁涂有聚四氟乙烯(防止试虫上爬)的玻璃圆环置于滤纸上,每皿中接入30头试虫,置于温度为30℃ ±1℃、湿度为75% ±5%的条件下,分别于24 h,48 h,72 h后调查死亡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死亡标准:以针触其尾部,触角及足不动者为死亡[5]。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

1.3 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

2 结果与讨论

2.1 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的毒力测定结果

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处理时间24 h时,只有处理浓度为0.38 mg/cm2时死亡率超过半数,处理浓度为0.30 mg/cm2时死亡率已接近半数,而处理浓度为0.06 mg/cm2时无明显触杀效果;处理时间48 h 时,处理浓度 0.38 mg/cm2和 0.30 mg/cm2时死亡率均已超过半数,处理浓度0.22 mg/cm2时校正死亡率为46.49%;处理时间为72 h时,处理浓度分别为 0.38 mg/cm2,0.30 mg/cm2和 0.22 mg/cm2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54%,89.88%和68.66%。由此可见,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的触杀效果明显。

表1 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的触杀效果

2.2 天然除虫菊素对谷蠹的毒力测定结果

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见,处理时间24 h时,处理浓度为0.49 mg/cm2时校正死亡率为47.49%,已接近半数;处理时间48 h时,只有处理浓度为0.64 mg/cm2和0.49 mg/cm2时校正死亡率超过了50%;处理时间为72 h时,处理浓度分别为0.64 mg/cm2,0.49 mg/cm2和 0.36 mg/cm2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16%,81.09% 和 54.47%。由此可见,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的触杀效果比较明显。

表2 天然除虫菊素对谷蠹的触杀效果

2.3 天然除虫菊素对赤拟谷盗的毒力测定结果

天然除虫菊素对赤拟谷盗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见,处理时间24 h时,各个处理浓度的校正死亡率均未超过半数;处理时间为72 h时,不同处理浓度间的校正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赤拟谷盗对不同处理浓度的除虫菊素反应差异较为显著,三个较高浓度的校正死亡率也均已超过半数,达到60% 以上,天然除虫菊素对赤拟谷盗的触杀效果也较为明显。

表3 天然除虫菊素对赤拟谷盗的触杀效果

2.4 天然除虫菊素对三种试虫的毒力测定结果比较

天然除虫菊素对三种试虫72 h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见,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的LC50分别为0.159 mg/cm2,0.251 mg/cm2和 0.096 mg/cm2。结果表明,这三种储粮害虫对天然除虫菊素的敏感性不同,其中赤拟谷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玉米象,谷蠹对除虫菊素的敏感性最小。

表4 天然除虫菊素对三种储粮害虫的触杀测定结果(72 h)

3 结束语

实验结果表明,1.5%的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均有较好的触杀效果。目前国内关于除虫菊素用于储粮害虫的研究不多。除虫菊素具有麻痹昆虫中枢神经的作用,它对昆虫的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组织同时起作用[5]。天然除虫菊素的显著特点是在自然界中见光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6],因而对环境无污染。由于天然除虫菊素快速分解性和多组成分作用的杀虫机理,使其在昆虫体内不易产生抗性[7]。关于天然除虫菊素用于储粮防护工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1]龙丽萍,凌炎.除虫菊素对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J].中国瓜菜,2006(4):20-21.

[2]刘雨晴,赵天增.天然除虫菊素的研究及开发利用[J].河南科学,2013,31(8).

[3]刘尚钟,王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研究和展望[J].农药,2004(07).

[4]王进忠,孙淑玲,苏红田.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2).

[5]白旭光.储藏物害虫与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张夏亭,聂秋林,高欣.除虫菊素的杀虫特性与作用机理[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2).

[7]蔡文凤,吴鹤松.天然除虫菊素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5).

猜你喜欢

除虫菊滤纸储粮
不同基因型生态型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含量分析
天然植物源农药除虫菊酯的杀虫特性、作用机制及应用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滤纸改性制备植物羊皮纸的实验研究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除虫菊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最著名的灭虫植物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