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文献保障与教学科研视角

2014-10-23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上海200083

图书馆建设 2014年6期
关键词:多语种语种外语

严 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083)

从字面上理解,“绩”就是指业绩,“效”就是指效益。绩效评价主要衡量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评价的核心是资源的利用率和成本效益。任何一种投资活动都可以表现为投入产出关系。电子资源投入作为一种投资活动,同样具备投入产出的特性[1]。通常情况下,电子资源的绩效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来反映:一是实际使用量,即在一定时间内用户浏览和下载电子资源的数量,以及对使用成本的统计;二是文献保障效益,即数据库本身包含了哪些文献资源,其学术价值及对核心资源的保障如何;三是教学科研效益,即利用电子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发表的科研成果等;四是用户满意度,主要包括用户对于总体文献需求、数据库各项服务功能等的满意度。

但在实际应用与评价的过程中,图书馆往往只重视数据库实际使用量的统计和用户满意度的调研,而忽视了其在文献保障和教学科研上发挥的效益。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还需要根据院校的学科特色有选择性地利用这些效益评价的维度来衡量。外语院校作为以语言类见长,涵盖世界上大多数语种专业的一类高校,其在进行多语种电子资源建设及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体系构建

1.1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的特殊性

外语院校以多语种的学科专业设置为特色,其在电子资源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对各个语种的覆盖及其文献资源的保障,但由于各语种的发展情况不一,因而在资源建设和绩效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评价指标来衡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 各语种的师生规模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外语院校各个语种的师生规模状况的差异较大,导致了其对于电子资源的实际需求量也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而外语院校图书馆在对各语种的电子资源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实际使用量为主要的衡量指标,而应该针对各个语种文献需求量的大小加以区别对待。

1.1.2 各语种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一

正是由于各语种的发展状况与规模不一,其教学和科研水平也极不平衡。目前,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已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水平,而一些相对较小的语种(如泰语、越南语、希腊语等)则往往处于基本的语言学习与应用阶段,其对于电子资源的利用需求自然就较小,科研产出更不具可比性。因而外语院校图书馆在用科研产出作为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衡量时,主要可以考虑发展较为成熟的语种,而小语种则应以满足日常课堂所需及教学应用为目标。

1.1.3 小语种电子资源数据库较为稀缺

在绩效评价中,对于英语等主流语种的电子资源,由于市场上数据库的种类繁多,外语院校图书馆可以用使用量统计的方法来评价不同数据库的绩效。而其他小语种的数据库目前则较为稀缺,配置相对困难,此时外语院校图书馆就应考虑将语种覆盖和文献保障作为主要绩效评价维度,而不应一味着眼于实际使用量情况。

1.2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鉴于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建设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其绩效评价主要应当从文献保障维度来进行,同时应考虑其在教学应用和科研推动上的效益,并结合资源的实际使用量情况加以辅助衡量。依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评价方法以及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建设的特色,笔者主要从文献保障效益和教学科研效益这两个方面来构建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绩效评价体系。

1.2.1 文献保障效益的评价

对于文献资源保障的评价,外语院校图书馆应当遵循从数量到质量,从微观到宏观的原则。单个数据库或信息资源的评价,一般在需求分析和资源评估阶段已经完成,因而文献保障绩效评价应当从宏观层面展开。对于不同来源的电子资源,外语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分别进行资源收藏数量和文献保障质量方面的整体把握和绩效评价。笔者认为,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的文献保障效益的评价,可以按照图1所示的框架及各评价要素进行[2]。

图1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文献保障效益的评价体系

这一评价体系主要从多语种文献保障效益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文献数量维度和文献质量维度对文献保障的建设状况进行评价,尤其是开放获取资源的整合量及多语种、跨学科资源的覆盖率等评价要素对于外语院校图书馆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2 教学科研效益的体现

一般而言,文献保障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体现的是电子资源的直接效益,其评价也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重视,而电子资源对于教学和科研的间接效益则往往为人所忽视。事实上,电子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科研活动的推动都是其绩效的具体表现形式,应当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之中。由于电子资源也存在多种不同的功能类型,且其效用具有累积性,因而其对教学和科研的作用也表现在诸多方面,可以通过图2加以概括。

图2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教学科研效益的评价体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作为全国外语院校的典型,在多语种学科建设上处于领先地位。上外图书馆作为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的发起者之一,近年来其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多语种电子资源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在外语院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笔者以下将结合上外图书馆的多语种电子资源体系建设现状,分别从文献保障和教学科研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和绩效评价展开,对其电子资源建设效益进行探讨,进而为外语院校图书馆的多语种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

2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的文献保障效益

由于外语院校在语种设置上的特殊性,许多小语种专业的师生在人数、科研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均不能与英语和其他综合类、复合型专业相比较,其对于相应电子资源的利用量自然也相对少得多。因而图书馆在进行小语种资源建设时,不能仅以使用量和使用成本作为标准来衡量数据库的绩效,更多地应从文献保障和语种覆盖的角度来考量。由于小语种电子资源的市场供应不足及需求量较小,因而外语院校图书馆应当考虑从开放获取资源及自建数据库的渠道进行补充。

2.1 文献保障的数量维度评价

由于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体系主要由3种不同来源的资源所构成,因而需要分别对其进行建设现状与收藏量上的统计和把握。

2.1.1 商业电子资源

上外图书馆目前建设的多语种电子资源库共有30多个,其中英文电子资源库20多个,涵盖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报刊资讯等多种类型,品类较为全面。对于小语种资源来说,俄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和韩语各建设了1个数据库,其所涵盖的资源种类不一。总体而言,上外图书馆对主要的几个语种均配置了相应的商业数据库,以满足这些主流语种的教学科研发展所需,基本实现了文献保障。

2.1.2 开放获取资源

对于小语种资源而言,其商业数据库匮乏,因而挖掘、整合网络开放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各语种资源。上外图书馆组织整合了各个院系和语种的专业教师的力量,对各语种的网络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全面整理并建立了导航,由学科馆员负责对口维护、更新,这为学校师生检索多语种网络资源提供了线索和路径。上外图书馆在整合多种来源的多语种资源并搭建统一整合平台方面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为外语院校图书馆在提高多语种资源建设绩效的问题上提供了示范和参考。网络开放获取资源的加盟进一步丰富了上外图书馆的专业文献,支撑了学校学科、语种、专业的发展建设与科研工作。

2.1.3 自建电子资源

上外图书馆目前主要自建的电子资源包括本校学位论文和一些珍稀版本语种图书的数字化纸本馆藏。学位论文由于涵盖各个语种和专业,因而对于多语种资源体系的构建大有裨益,可作为馆藏文献的重要补充。上外图书馆的英语语言文学资料中心由教育部重点资助建设,在英语语言文学方面藏书丰富,享誉国内。因此,将馆藏优势学科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库工作,专门采集富有特色的馆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加工而形成富有外语专业特色的电子资源库具有很大的意义。此外,上外的俄语、法语等资源丰富,早期版本的俄语和法语纸本图书馆藏保存完好,这为自建电子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目前这项建设尚未完成,但理应作为多语种文献保障体系的一部分被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2.2 文献保障的质量维度评价

2.2.1 语种和学科的覆盖度

由以上的建设现状可知,由于多种因素,商业电子资源在语种覆盖面上并不高,小语种数据库的品种相对较少。但就英语资源来说,其学科范围的覆盖和涵盖的种类均已相当丰富,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的教学科研需求。而开放获取资源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其基本覆盖了全校的大多数语种,尤其是那些数据库资源较少的语种,所以开放获取资源起到了极大的资源补充作用。同时自建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多语种学位论文及珍稀版本资源提供了保障。因而总体而言,上外图书馆目前的多语种电子资源体系在语种和学科覆盖上相对比较全面,但还需进一步整合、组织与揭示。

2.2.2 权威核心资源的保障

就权威核心资源保障的具体评价指标而言,英文资源一般可以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ce Information,简称ISI)创建的Web of Science的几项针对期刊和图书的核心来源体系来衡量。这些评价体系主要可以用来对商业电子资源进行收录文献信息内容权威与否和质量优劣的评判,当然对于开放获取资源也同样适用。上外图书馆目前常用的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与人文领域的期刊和图书类来源索引指标主要包括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及图书引文索引(Book Citation Index,简称BKCI)。而人文社科图书引文索引(BKCI-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简称BKCI-SSH)则是专门针对社会科学与艺术人文类图书所开发的一套索引体系,对于外语类院校图书馆对英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收录的图书质量的评价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而小语种资源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权威核心资源指标体系来衡量。这就需要结合各个语种的专业需求,通过调研教学所需参考书目及各语种的重要专业报刊来进行相应配置和建设,这是目前上外图书馆亟需解决的一项任务。

2.2.3 特色资源的组织揭示

一方面,在跨学科、复合型专业的电子资源整合利用方面,上外图书馆目前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已初步建立了特色文献平台,开发和建设了包括二语习得与英文教学、近当代英语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日语语言研究、俄罗斯文学、德语近现代文学、跨文化研究、中国与国际组织、中国中东研究、国际工商管理9个特色文献资源库,充分挖掘和整合了现有的特色馆藏优势,最大程度地展现和发挥了外语特色资源的效益,提高了信息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率。

另一方面,针对多语种这一外语院校的特色,上外图书馆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开发建设多语种电子资源文献整合利用平台,全面整合各语种的商业电子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和自建电子资源于一个统一的检索利用平台,并根据学科主题提取关键词,对每个语种内的各种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导航,以便相关语种和专业的师生更好地利用本语种内多种来源类型的电子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绩效。

3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的教学科研效益

当前,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信息来源。在有计划地保证图书馆的重点资源建设原则下,图书馆应尽量完善其拥有的电子资源种类与数量,以满足高效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学术创新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及不断地转化为科研成果,强化高水平的教学科研能力以提高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因而,电子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效益发挥理应是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3.1 教学应用效益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电子和网络资源不仅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同时也能促进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转变和改革,提高教师与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获取与利用最新学术信息的能力,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这不仅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也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子资源作为一种教学资料,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可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1 教学参考资料

3.1.2 课堂视听素材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本形式的课堂教学参考资料以外,电子资源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提供多媒体的视听素材,供教师在授课时选择性地应用,这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使教师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教学。例如,上外图书馆根据英美文学专业教师的建议引进的世界戏剧和歌剧视频库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其中戏剧视频库收录了超过250个世界上最主要剧本的演出实况,作品来自莎士比亚、贝克特等,其中还包含英国广播公司莎士比亚系列;歌剧视频库则精选了从巴洛克时期到20世纪世界上最主要的250部歌剧,剧目包括《卡门》、《阿依达》等。这些视听数据库的引进,为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的素材,使学生得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感受来进行语言文学的学习,电子资源的绩效也由此体现出来。

3.1.3 课外阅读材料

作为语言类学习,尤其是在各个小语种的初始学习阶段,最佳的课外阅读材料一般是当地的报纸和杂志。而纸本小语种的报刊和杂志往往只有图书馆阅览室或各院系资料室的一个复本,利用起来极为不便。因而小语种主要报刊的电子资源可以弥补这些课外阅读材料的不足。例如,法语的《Le Monde》报纸便有在线版,但开放获取仅提供最近几期的全文阅读。图书馆若订购其过往的回溯资料,便可极大地便利法语专业的师生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和研究。

3.1.4 在线测试工具

图书馆是自主学习资源的主要提供基地,在电子资源的配置上应当考虑引进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并且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的综合性自主学习平台类型的数据库。尤其对于外语类院校而言,外语水平测试的范围更广,特别像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考试对于外语类院校各专业都有要求,因此针对此类测试的考试资源库的需求也就显得较为迫切。上外图书馆目前建设的考试资源库主要有VERS维普考试资源系统和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前者在外语类考试方面主要涵盖了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BEC剑桥商务英语及其他小语种的考试,可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后者则主要针对学生出国留学的需求定位,融合了自主学习与自我测试等多项功能,包含了英语高级口译、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经典课程,以及其他语种(如日语、韩语等)的部分课程,同时也有考试中心版块以供学生自测之用。

总之,电子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其效益的最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可应用于日常教学的诸多方面。我们需要以不同类型的教学应用为参照来开展电子资源的建设,从而发挥不同种类资源的教学效益。尤其在外语院校的小语种专业的电子资源建设上,由于其科研水平尚未达到足够高度,因而更应当重视这些语种的电子资源在教学中的效益的发挥,保证其切实的利用和绩效的提升。

3.2 中度相关指标分析 身高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早已有之,本研究再一次验证身高与体重的正相关,男女生身高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和0.433(P<0.01),且比较显著。

3.2 科研促进效益

综观数字资源建设的绩效评价,文献利用率是最直接的绩效评价指标。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经过用户的使用,成为开展科研活动和撰写学术论著的文献信息基础,最终将以用户获取的文献信息和发表的科研成果等形式转化为特有的“产出”。因此很有必要把科研促进效益引入电子资源建设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中,以实现对电子资源效益的全面评价。

电子资源的科研促进效益主要表现为:科研人员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产生创作思路,发表科研成果。在这一过程中,用户获得了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即有用性;成果发表后成为新的信息源被数据库收录,当被后续作者援引,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时,便实现了信息的增值。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不仅完成了数据库自身的价值体现,而且使信息在传递和使用中产生了新的价值,这便是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即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使用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以促进学科领域的持续研究与不断发展,最终实现用户和图书馆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上的双赢[5]。外语院校主要科研资料的获取来源于英文电子资源,同时也包括俄语、法语、德语、日语等主流语种的电子资源。具体而言,电子资源对于科研促进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2.1 提供科研写作的资料

信息调研与文献回顾是学术研究的起点,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研究。而要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没有足够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保障是无法进行的。电子资源的广泛利用大大降低了搜集信息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为科研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文献资料,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这也是电子资源作为文献保障在科研中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所在。

3.2.2 推动科研活动的产出

有国外研究者通过某个计算模式,量化了电子资源全文下载与科研产出成果之间的关系。当下载量加倍(百分之百)地增加,从100万到200万时,在统计上研究产出也会相应有更大幅度的提升。下载量进一步增加时,研究产出也随之增长,两者显示出正相关的联系[6]。此外,国内也有图书馆研究人员指出,数据库的拥有量、使用量与本校论文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投入量越大、使用频率越高,论文的产出数量和质量也就越高[5]。可见,电子资源对于科研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其实际效益的突出表现形式之一。

在具体的绩效评价中,我们一般以科研成果引用的电子资源参考文献作为电子资源的投入与科研产出二者关系之间的有益参考与评价桥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文献引用量来衡量其对科研活动的推动作用。例如,外语院校图书馆可以借助SSCI或Scopus数据库的引文分析功能来分析用户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整体使用文献信息的行为特征,并通过对已购数据库资源利用情况的比较和对照,考察其对引用文献的电子资源覆盖率,从而评判馆藏资源是否满足本校的科研发展需求。

3.2.3 促进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由于很多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出版商就是出版社本身,其与期刊编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外语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请相关的期刊编辑进行关于论文投稿及发表方面的培训及经验介绍。例如,上外图书馆曾举办“Taylor & Francis期刊作者研讨会——论文发表前的准备及作者支持”,主要论题包括:如何为论文选择最适合的期刊,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编辑对优秀稿件的关注点,标题醒目、摘要清晰的重要性,常见错误,同行评审过程,如何应对评审意见,出版操守,以及在论文发表以后如何来最大化文章引用率和能见度等。类似这样的专业培训对于希望在国际期刊上投稿发文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发挥了数据库额外的科研辅导作用。

3.2.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当前的科研国际化合作进程日益加快,这与外文数据库的大量引进与频繁利用密不可分。高效而广泛的信息获取不仅能节约科研时间,数据库提供的国际最新前沿研究成果与研究人员信息还能密切国内外同行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国际机构与学者之间更为便捷、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与成果共享。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将极大地促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推动其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快速增长。

4 外语院校图书馆多语种电子资源优化配置与绩效提升的建议

4.1 加强各语种电子资源的文献保障

在与各语种专业教师合作的基础上,外语院校图书馆应把握各语种的核心文献及课堂教学所需资源,根据各语种的发展规模和教学科研水平加以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电子资源的配置。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语种(如英语、俄语、法语、日语等),外语院校图书馆应结合当前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市场状况,依据实际使用量进行比较和选择性购置,同时发掘开放获取资源或依据自身馆藏特色自建相关语种的数据库加以补充,共同构建和完善这些语种的电子资源体系,从而重点保障这些主流语种的文献需求。例如,法语电子资源的建设,首先应考虑配置Le Monde等法语核心报刊的电子版资源,其次可引进Cairn法语在线资源等数据库,此外还可以将馆藏特色的法语文献数字化来自建特色法语资源库,并结合配置法语开放资源,从而构建较为完善的法语电子资源体系。

对于相对较小的语种(如波斯语、越南语、荷兰语、希腊语等),出于绩效因素和市场供应状况的考虑,则可以主要通过请专业教师推荐和整理其相应的开放获取电子资源来进行电子资源建设。同时外语院校图书馆可搭建相应的多语种资源整合利用平台来统一管理和呈现各语种资源,便于师生的检索和利用,以提高资源绩效水平。

4.2 推动各语种电子资源的教学应用

对于大多数小语种而言,目前的电子资源的最大潜在效用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加以利用。电子资源的多媒体属性以及易于展示和共享等特性均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及课后阅读的布置等具有显著的优势,因而推动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电子资源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此,外语院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各语种专业教师的沟通,不断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充分利用相应语种的电子资源作为教学和阅读材料,从而更好地发挥各语种电子资源的实际效用,提升其利用绩效。

4.3 提升主流语种电子资源的科研效益

就英语、俄语等主流语种而言,电子资源对于科研活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而对这些语种的绩效评价,科研产出仍然是一项重要指标。外语院校图书馆主要可以结合科研产出量及电子文献的被引用量等指标来进行一定的评价。此外,外语院校图书馆还应进一步充分利用相关数据库的培训人员优势,组织如期刊投稿与研究方法等有助于科研产出的辅导培训,挖掘额外的科研效益增长点,以不断提升英语等主要语种电子资源在推动科研过程中应有的绩效。

[1]徐 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06:30-31.

[2]严 丹,胡礼忠.外语院校多语种电子资源体系构建与文献保障绩效评价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7):41-44,65.

[3]李志毅,唐承秀.英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成本:效益分析[J].图书馆,2007(6):64-67.

[4]蒋凌慧.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学参考书资源库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3):51-53.

[5]毛 莉,陈惠兰.数字资源的投入与科研产出[J].情报科学,2010(7):64-68.

[6]Their Use, Value and Impact: A 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 Report[EB/OL].[2013-02-25].http://rinarchive.jisc-collections.ac.uk/system/files/attachments/E-journals-report.pdf.

猜你喜欢

多语种语种外语
青岛市多语种应急语言服务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
从英语硕士到法国博士——我的留学规划和多语种学习之路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