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观察
2014-10-23汤虎成曾慧
汤虎成+曾慧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 R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b)-0101-03
Effect observation of rituximab combined with CHOP in treatment of non-Hodgkin lymphoma
TANG Hu-cheng1 ZENG Hui2
1.People′s Hospital of Liuhe District in Nanjing City,Nanjing 211000,China;2.Department of Hematology,Gulou Hospital in Nanjing City,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ituximab combined with CHOP in the treatment of non-Hodgkin lymphoma.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non-Hodgkin lymphom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15) and control group (n=15).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with CHOP treatment,while the rituximab was add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0%,higher than 60.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3.3%,which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ituximab combined with CHOP for non-Hodgkin lymphoma is significant,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Rituximab;CHOP;non-Hodgkin lymphoma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淋巴系统肿瘤,B细胞是其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而且>90.0%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表达CD+20抗原[1]。当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用的是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2],它对病情较轻的患者效果好,但对于病情严重和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患者治疗情况并不理想。近年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得到业界认可。本研究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为CD+20的B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淋巴活结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17例,滤泡性淋巴瘤10例,伯基特淋巴瘤3例;Ⅰ~Ⅱ期16例,Ⅲ期10例,Ⅳ期4例;所有患者的KPS评分均>60分。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9~60岁,平均(35.0±4.6)岁;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0~64岁,平均(33.0±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进行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每个疗程的第1天给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用5%葡萄糖盐水稀释到1 mg/m2后进行静脉滴注[3],滴注前用5 mg地塞米松和40 mg苯海拉明防过敏[4],滴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控,滴注的正常速度为100 mg/h,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调整。疗程第2天进行CHOP化疗,环磷酞胺450 mg/(m2·d),静脉滴注,1 d;多柔比星40 mg/(mg·d),静脉滴注,1 d;长春新碱40 mg/(mg·d),静脉滴注,1 d;泼尼松40 mg/(mg·d)连续口服5 d[5]。对照组患者只进行CHOP方案治疗,用法同观察组。有些患者化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出现白细胞计数大幅降低的情况,要及时应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如果患者血小板急剧下降,要输注血小板;如果患者出现高热,要进行予敏感、广谱抗生素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6]。
1.3 效果评定
根据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7]。完全缓解:患者病变完全消失,持续时间>1个月;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减小>50%,持续时间>4周;疾病稳定:患者病灶较稳定,扩大≤25%或缩小≤50%,保持>1个月;进展:病灶增大>25%,病情恶化。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例,进展2例,治疗有效率为80.0%;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2例,进展4例,治疗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7.834,*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2例,感染1例,肝功能损伤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出现中性细胞粒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2例,感染2例,肝功能损伤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临床上较常见的淋巴系统肿瘤,CHOP化疗是治疗此种疾病的基础性疗法,其技术也最成熟,临床应用最广,但其临床疗效一直在50.0%左右,缓解率不高[8]。当前,有研究人员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利妥昔单抗属于一种人/鼠嵌合型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是针对B细胞CD+20加抗原,其主要药理机制如下:①可以结合人体的CD+20对B细胞进行溶解,有效抑制了人体B细胞的增生;②可以诱导抗体介导细胞的各种毒副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凋亡;③利妥昔单抗的活性并不受细胞周期的干扰,能够使对化学耐受性比较高的淋巴细胞重新变得敏感化。正是这些作用,使利妥昔单抗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上有其特殊功效[9]。但在临床应用中,应用利妥昔单抗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是在初次注射的时候出现,是因为利妥昔单抗快速激活了患者体内的B细胞溶解,肿瘤坏死因子-2也会大量释放。本研究中,患者在注射利妥昔单抗时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相关药物辅助治疗和减慢滴速后,症状有明显改善。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利妥昔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明显的效果,但中国人的体质并不适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这种说法并没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证明,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会更加透彻。
本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好于单纯的化疗,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说明化疗是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源所在,利妥昔单抗并没有明显副作用,这与彭海洪[10]的研究结果相符。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旸,杨威,潘梦瑶,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46(3):4376-4379.
[2] 杨光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123-124.
[3] 李旸,刘卓刚,郝良纯,等.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1,2(5):112-116.
[4] 杨桂平.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16(1):146-147.
[5] 郭丽堃,黎民君,罗华山,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评价[J].肿瘤药学,2012,2(4):120-122.
[6] 苏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4-17.
[7] 魏涛,龚忠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2):108-110.
[8] 李俊,苏永强,刘英杰.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0-41,68.
[9] 黄泉,季美华,张瑾,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 19(3):2824-2827.
[10] 彭海洪.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63-64.
(收稿日期:2014-07-14 本文编辑:郭静娟)
1.3 效果评定
根据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7]。完全缓解:患者病变完全消失,持续时间>1个月;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减小>50%,持续时间>4周;疾病稳定:患者病灶较稳定,扩大≤25%或缩小≤50%,保持>1个月;进展:病灶增大>25%,病情恶化。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例,进展2例,治疗有效率为80.0%;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2例,进展4例,治疗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7.834,*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2例,感染1例,肝功能损伤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出现中性细胞粒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2例,感染2例,肝功能损伤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临床上较常见的淋巴系统肿瘤,CHOP化疗是治疗此种疾病的基础性疗法,其技术也最成熟,临床应用最广,但其临床疗效一直在50.0%左右,缓解率不高[8]。当前,有研究人员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利妥昔单抗属于一种人/鼠嵌合型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是针对B细胞CD+20加抗原,其主要药理机制如下:①可以结合人体的CD+20对B细胞进行溶解,有效抑制了人体B细胞的增生;②可以诱导抗体介导细胞的各种毒副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凋亡;③利妥昔单抗的活性并不受细胞周期的干扰,能够使对化学耐受性比较高的淋巴细胞重新变得敏感化。正是这些作用,使利妥昔单抗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上有其特殊功效[9]。但在临床应用中,应用利妥昔单抗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是在初次注射的时候出现,是因为利妥昔单抗快速激活了患者体内的B细胞溶解,肿瘤坏死因子-2也会大量释放。本研究中,患者在注射利妥昔单抗时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相关药物辅助治疗和减慢滴速后,症状有明显改善。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利妥昔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明显的效果,但中国人的体质并不适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这种说法并没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证明,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会更加透彻。
本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好于单纯的化疗,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说明化疗是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源所在,利妥昔单抗并没有明显副作用,这与彭海洪[10]的研究结果相符。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旸,杨威,潘梦瑶,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46(3):4376-4379.
[2] 杨光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123-124.
[3] 李旸,刘卓刚,郝良纯,等.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1,2(5):112-116.
[4] 杨桂平.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16(1):146-147.
[5] 郭丽堃,黎民君,罗华山,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评价[J].肿瘤药学,2012,2(4):120-122.
[6] 苏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4-17.
[7] 魏涛,龚忠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2):108-110.
[8] 李俊,苏永强,刘英杰.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0-41,68.
[9] 黄泉,季美华,张瑾,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 19(3):2824-2827.
[10] 彭海洪.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63-64.
(收稿日期:2014-07-14 本文编辑:郭静娟)
1.3 效果评定
根据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7]。完全缓解:患者病变完全消失,持续时间>1个月;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减小>50%,持续时间>4周;疾病稳定:患者病灶较稳定,扩大≤25%或缩小≤50%,保持>1个月;进展:病灶增大>25%,病情恶化。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例,进展2例,治疗有效率为80.0%;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2例,进展4例,治疗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χ2=7.834,*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2例,感染1例,肝功能损伤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出现中性细胞粒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2例,感染2例,肝功能损伤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临床上较常见的淋巴系统肿瘤,CHOP化疗是治疗此种疾病的基础性疗法,其技术也最成熟,临床应用最广,但其临床疗效一直在50.0%左右,缓解率不高[8]。当前,有研究人员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利妥昔单抗属于一种人/鼠嵌合型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是针对B细胞CD+20加抗原,其主要药理机制如下:①可以结合人体的CD+20对B细胞进行溶解,有效抑制了人体B细胞的增生;②可以诱导抗体介导细胞的各种毒副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凋亡;③利妥昔单抗的活性并不受细胞周期的干扰,能够使对化学耐受性比较高的淋巴细胞重新变得敏感化。正是这些作用,使利妥昔单抗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上有其特殊功效[9]。但在临床应用中,应用利妥昔单抗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是在初次注射的时候出现,是因为利妥昔单抗快速激活了患者体内的B细胞溶解,肿瘤坏死因子-2也会大量释放。本研究中,患者在注射利妥昔单抗时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相关药物辅助治疗和减慢滴速后,症状有明显改善。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利妥昔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明显的效果,但中国人的体质并不适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这种说法并没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证明,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会更加透彻。
本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好于单纯的化疗,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说明化疗是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源所在,利妥昔单抗并没有明显副作用,这与彭海洪[10]的研究结果相符。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旸,杨威,潘梦瑶,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46(3):4376-4379.
[2] 杨光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123-124.
[3] 李旸,刘卓刚,郝良纯,等.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1,2(5):112-116.
[4] 杨桂平.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16(1):146-147.
[5] 郭丽堃,黎民君,罗华山,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评价[J].肿瘤药学,2012,2(4):120-122.
[6] 苏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4-17.
[7] 魏涛,龚忠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2):108-110.
[8] 李俊,苏永强,刘英杰.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0-41,68.
[9] 黄泉,季美华,张瑾,等.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 19(3):2824-2827.
[10] 彭海洪.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63-64.
(收稿日期:2014-07-14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