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丹麦“最幸福”的秘密

2014-10-23朱胜欣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丹麦福利幸福感

朱胜欣

联合国发布的《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评选了全球十大最幸福的国家,通过六项因素对各国国民幸福程度进行衡量,包括人均GDP、健康生活、社会信任度、生活自由度、政府廉洁度和慷慨程度等。最终,北欧小国丹麦排名第一。

说起丹麦人的幸福,作为一个常常造访这个童话国度的人,我深有感触。明年将迎来我在北欧旅游局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因为工作需要,我每年都会去丹麦两三次,算起来也有二十多次的丹麦旅行经历。我走访了丹麦大大小小的城镇与乡村,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丹麦人。我发现,丹麦人的幸福感发自内心,这种幸福悠闲而从容,宽泛又微小。

世界时时在变,唯有源自丹麦的幸福不曾改变。

高福利面向全体公民

我觉得,丹麦人的幸福感首先来自于这个国家的高福利,高福利自然能让人生无忧无虑。以前看过一个段子,列举每个人投胎在不同的国家,就像选择了不同难度的人生模式。毫无疑问,投胎在福利待遇无比优越的丹麦,绝对是EASY模式。

丹麦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医疗保健、孕产期福利、儿童及青少年福利等等。养老保险制度是丹麦福利政策的核心,65岁即开始领取政府养老金,最低每月5552丹麦克朗(约合6150元人民币),加上房屋、交通费用等方面的补助,可达约1.1万克朗(约合1.2万元人民币)。

在失业救济方面,丹麦失业率一直较低,但却是全球失业津贴最高的国家。在过去3年里工作了52周的失业者,就能够在接下来的2年里领取相当于其过去平均收入90%的失业津贴。同时,政府就业中心针对每个失业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再就业计划,鼓励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丹麦的医疗保健体系主要由初级医疗保健和医院两部分组成,服务点多,覆盖面广。丹麦人以及常居丹麦的外国人,只要凭借个人的医疗保险卡,不论其是否就业,都能享受免费医疗和医院护理服务。

丹麦的儿童及青少年福利也相当完善。每个0至17岁的孩子每年可获1.06万克朗(约合1.17万元人民币)至1.7万克朗(约合1.88万元人民币)不等的津贴,年龄越大获得的津贴越少。除上述福利外,丹麦公民还可免费接受各种教育,在校学生每月还可从政府获得生活津贴。

丹麦的福利政策面向全体公民,不分阶层和经济状况,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当然,优越的福利政策是建立在高税收基础之上的。丹麦的所得税高达50%,这意味着一个人如果月收入为两万丹麦克朗,那么他实际到手的只有一万克朗。企业税也相当高,以至于不少丹麦人认为当老板还不如当雇员赚得多。

乡间般质朴的大都市

作为北欧的一员,丹麦“北”得名符其实,国土的最南端比我国最北端的漠河还要靠北。但是这里并非天寒地冻,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润,哪怕冬天最冷的时节,平均气温也仅在零度上下,与我当初想象中冰天雪地的景色大相径庭。四季宜人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再加上丹麦人坚持不懈的环保理念,使这个国家的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都非常适宜人们生活,这无疑也是令人幸福感倍增的缘由。

人们总是用“钢铁丛林”来形容大都市,都市人似乎总是孤单、冷漠。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同样是大城市,却有一种乡间般的质朴。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遍地的自行车了。丹麦是一个自行车王国,首都哥本哈根自行车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城市人口。

自行车的普及得益于丹麦和哥本哈根市政府的大力推广。哥本哈根在市区及周边地区修建了维护良好的自行车专用道、路边自行车道以及自行车优先街道等各类自行车道路。交通设施处处体现出自行车优先的理念,大多数交叉口会为自行车提前切换绿灯。哥本哈根还为骑行者设计了“绿浪”,通过车道旁短柱上绿灯的闪烁,引导骑行者保持适当速度,就可以在所有交叉口都一路绿灯、畅行无阻。如此一来,相比其他交通方式,骑车着实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确保安全。

在丹麦,骑车被看作是和走路、说话一样的基本技能。在大多数丹麦家庭,孩子们从小就开始练习骑车,你经常会看到,家长骄傲地走着,而旁边两三岁的儿童在骑着小自行车。

充满幸福感的设计

这些年来,丹麦的设计理念也深深影响了我的生活——即“简单、实用”。我不会错过每一次去丹麦的购物机会,即便在国内也十分青睐来自丹麦的品牌。

丹麦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国度,丹麦设计在全世界都闻名遐迩,不仅包括那些高大宏伟的建筑,比如享誉全球的悉尼歌剧院,就出自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之手,还渗透到每一个细小的工艺品、生活用品之中,小到一把椅子、一只花瓶。在丹麦人的生活中,美感、新鲜感与幸福感密不可分。

丹麦人自古以来对自然就有亲密的理解,因此在设计中注重天然材料的本质美。这逐渐形成了丹麦自然的、朴实无华的设计美学。同时丹麦比其他西方国家工业化相对较晚,手工制作的传统在丹麦保存完好。在结合手工艺,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法则之后,丹麦设计师能够创造出高品质的设计,同时非常适合于现代工业生产。

丹麦手工艺和设计一直追求品质,不喜欢平庸。无论一把椅子、一只咖啡壶,还是现代音响,不管是手工生产还是机器制造,总包含着一种情感上的舒适度。在丹麦,任何一件设计都被视为一种充实生活的方式,而不是地位的象征。丹麦设计师遵循一种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原则,以获得形式、功能、材料、色彩、质感、耐用性和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从而创造优良而平民化的设计风格。丹麦的设计师,早就理解工业美学并非他们所真正追求的人性化美学,因此在设计中总是以人为本,体现丹麦的设计风格——温馨舒适,让大家倍感喜悦和幸福。

瓷器是源于中国的辉煌杰作,到丹麦后我才发现,这里也有很精美的瓷器。“皇家哥本哈根”是丹麦最好的瓷器工厂。工匠们至今仍秉持工艺传统,每件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皆为陶瓷艺术家手工精绘,每一笔一划皆需有高度艺术涵养,结合精致典雅的设计,精心制造出瓷器中的稀世珍宝。

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

我的好朋友一家住在哥本哈根的罗斯基勒,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每个周末都是他们一家人独享家庭欢乐的时光。总是从微博上看到他们一家人的动态,或是在草地上晒太阳,或是在打球、骑行、运动,或是一家人出游,不亦乐乎。

其实无论哪个季节来丹麦,我都能看到人们悠闲自在地享受着自然。如夏日午后去港湾游泳,在丹麦人看来是件乐事,而其他地方的人则可能觉得户外暴晒有损健康;丹麦人在雨天骑车出行也已成为习惯,但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好奇为什么要顶着大雨这样做。我想,这就是丹麦人另一个幸福的秘密——平和的心态。他们常常会满足于生活中简单的小幸福,充分融入自然,从而产生一种自然的快乐。

丹麦的法定假期很多,尤其在春夏,隔三差五就会放假。夏天的阳光让每个丹麦人欣喜若狂,他们尽情地在海滩和绿地上沐浴阳光。对于他们来说,和朋友一起聚会,一家人去度假,这就是最大的满足了。丹麦人非常注重家庭,这也是幸福感的来源,从一辆平凡的挂斗在前的亲子自行车就能看出端倪,这是丹麦特有的克里斯钦自行车,又被我戏称为“奶爸自行车”!

丹麦人的消费观念也很特殊,一般人不会在服装上花费很多,名牌和贵重首饰对他们并不重要,但是他们在日常饮食上却很舍得花钱,所以丹麦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餐厅、酒吧和咖啡馆,不预定很难找到座位。

这里鲜花店铺也非常多,在火车站和小货铺都能买到鲜花。尽管鲜花价格并不便宜,但平时买花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周末买花通常要排队。丹麦人宁愿在其他地方节省,买花却绝不含糊,对于丹麦人而言,鲜花是快乐的添加剂,生活需要鲜花来点缀。

因此,丹麦人生活得质朴而纯粹。他们平时追求的不是名利、地位和财富,而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在我看来,每个丹麦人都很会享受生活,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猜你喜欢

丹麦福利幸福感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真相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Take Away Pizza ?
丹麦圣诞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