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松病虫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

2014-10-22曹凤君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红松防治病虫害

曹凤君

[摘 要] 在我国东北地区,红松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在林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林业工作中的红松养护工作进行探析,分析和总结了红松常见的病虫害,对红松的病虫害表现进行了说明,为红松的病虫害提供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红松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216-01

在东北地区,红松是一种常见的珍贵树种,在林业工程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红松主要有49种病虫害,其中有5种病害,44种虫害,最为常见的主要有5种。如若要对红松林木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就必须要对病虫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有所掌握,要将预防作为主要手段,一旦出现,就要将治早、治小、治了作为原则,利用综合的防治措施进行消灭。下面,介绍几种对红松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的方法。

一、红松立枯病

针阔叶树苗非常普遍的病就是立枯病(Rhinestone ia lani)。受到立枯病影响的普遍现象就是在红松苗期,幼苗和种子在不同的生育期也有发生,因病害症状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

1.立枯病的分类

第一,在进行播种之后,幼苗还没出土,种子或是幼芽就因病菌的侵害导致腐烂死亡,属于地中腐烂性;第二,幼苗在出土以后,叶部或是茎部受到病害侵扰,出现变色腐烂的病状,随后全苗死去,属于茎叶腐烂型;第三,苗木如果在后期发病,普遍会在根部发生腐烂,从而造成地上的部分逐渐的枯萎,直至死亡,属于根部腐烂型。在红松的育苗期间,这种类型是最为常见的,将病苗从土中拔出,根皮会在土中残留,根部呈烂麻状。

2.立枯病发病的原因

镰刀菌和丝核菌是造成立枯病的主要两种病菌,它们的生活位置普遍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中,同时在那里进行越冬,春天,土壤一旦解冻就开始进行活动,在种子播种后开始发芽、出苗时就开始向幼苗侵入,造成病害发生。有伤或是生长较为衰弱的幼苗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立枯病的发病时间有较长的周期,能够达到3个月,从开始播种直到8月中旬都会不断的出现病苗,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防治,树苗必然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出现缺苗断条的现象。

3.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第一,在进行育苗时,要尽可能的不选择潮湿、低洼以及排水不好的土壤。对苗圃轮作地工作进行加强,在对病菌进行消灭的时候普遍选择土壤消毒这个方法,农药可以选择为多菌灵。

第二,在对种子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先进行催芽处理,之后才能进行播种,使种子在土中的存留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出苗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浇水、除草、松土,使苗木能够健康的生长,使抗病力得到有效的增强。

第三,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只是用氮肥是绝对不行的,还必须要配备钾肥和磷肥,以免幼苗出现贪青的现象,使其抗病力降低。

第四,一旦发现病苗就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清除,将其从圃地中带出烧掉。

二、红松疱锈病

1.红松疱锈病的病状

在红松的树干和下部纸条上会出现疱锈病,在发病的初期,数目质感的树皮会出现肿胀,还伴有裂纹产生。这种病在东北特有的马先蒿类植物以及茶蔗子植物上发生转移。生病的树木一旦出现黄色粉末状的锈孢子,就会通过风力进行传播,对东北的马先蒿和茶蔗子植物进行侵染,之后这些植物的孢子再向红松进行侵染,这样就会产生循环侵染,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2.红松疱锈病的防治方法

第一.红松在成林之后,要及时对幼苗进行抚育,对寄主转主植物进行铲除,幼林一旦郁闭之后,要对树枝进行及时的修剪,使林内能够透光、通风,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因林内过高的湿度而发生病害。

第二.在出现病状的部分涂上药剂,如:焦化蜡或是含酚油,这样对病情较轻的树木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如果树林已发病,就要对病株进行及时的清除。

第四.对检疫制度必须要严格的遵守,以免病源的蔓延发生扩大。

第五.对针阔混交林进行积极的诱导,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一个有利的生态环境,尽可能的避免病害出现。

三、红松球蚜

1.红松球蚜病害的状态

红松球蚜虫害一年能够出现三次,主要危害树木的嫩梢和新叶,对红松的生长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在5月的上旬会出现第一代幼体,在新的嫩梢上定居,这个时期对红松的生长会造成最严重的影响。在6月上旬,第一代虫就会成熟,在蜕皮之后出现有翅雌蚜,若虫的末期在6月的下旬。在8月末9月初会出现第三代若初,以幼虫的形式进行过冬。在第二年的4月末5月初,过冬的若虫就会成熟,同时进行产卵,卵在孵化之后出现第一代若虫。

2.红松球蚜的防治方法

在5月的上旬,第一代病虫在新梢进行集结的时候,开始喷洒药剂,如:40%乐果乳油的800倍—1000倍液或是杀螟松乳剂。

四、红松落针病

1.红松落针病的病状

红松人工林在20a左右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落针病病菌侵入,远看枯黄呈火烧状,在针叶落地以后,树木的枝梢就会变得光秃,对红松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落针病的病菌主要对红松的苗木以及幼龄的林木针叶进行侵染。

2.红松落针病的防治方法

对15a左右林龄,树高在三米以下的树林使用500倍液的代森铵喷雾进行防治。

结语

红松的病虫害有面积大、危害重、种类多的特点,必须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的分析红松林病虫害的主要种类、病害的病症以及危害的程度,才有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对会红松的生长造成影响的病虫害必须要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能够采用合理的措施、及时的防治以及合理的用药。

参考文献

[1]刘大伟.小议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3(08).

[2]李振宇,吕军.红松人工林的主要病虫害防治[J].林业勘查设计,2010(01).

[3]管宝峰.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09).

[4]张大龙.黑龙江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科技与生活,2010(07).

猜你喜欢

红松防治病虫害
绕口令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你会砍哪棵树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快乐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