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4-10-22谢春林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

谢春林

[摘 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较为突出。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对晚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进而提升马铃薯种植的品质。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脱毒马铃薯 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031-01

一、马铃薯晚疫病情况阐述

1.危害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情多发于马铃薯的叶、叶柄、茎及块茎之上。可以说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性较大,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1.1叶部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的叶部症状首先出现在植株的下半部分或者是植株的中部叶片,初期的病状为白色或者是深绿色小斑点或者斑块,进而逐渐扩大,通常是从叶子顶端向叶子的中间部分转移,或者是第一时间病状产生于叶面中部逐渐形成一片病斑。天气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会较快速地扩大,而背部病斑则呈现出褐色或黑色,其周围有霉状物。

1.2茎部症状

茎部症状同样也呈现为病斑的延伸发展状态。马铃薯晚疫病茎部病斑是在植株皮层形成长短不一的条斑,潮湿情况下会长出白霉。茎部症状发展速度较快,带病种署形成的病苗是中心病株,其严重性和危害性突出。

1.3块茎症状

马铃薯在受感染的初期,其表面出现淡褐色的不规则斑点,之后这些斑点会逐渐微微下陷,最终将向马铃薯表层拓展。马铃薯晚疫病感染的薯块还成为其他病菌,特别是细菌侵入的主要对象,病斑成为其他细菌侵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各类细菌的侵入,病斑扩大,同时会产生难闻气味,一旦病变的薯块入窑,在利于细菌传播的环境里,烂窑情况往往难以避免。

2.发病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致病源是带菌种薯,当带菌种署被播种后,多数病芽已经不具备发芽能力了,在出土之前就已经腐烂了;少数病薯菌丝则随着种薯发芽,在开始活动后,逐渐向幼芽蔓延,最终形成中心病株。当中心病株出现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囊,借助水汽等条件,其进行再侵染。病菌逐渐侵入叶片,通过伤口或者芽眼,病菌开始危害块茎。

晚疫病在潮湿条件下容易成灾,在地势低洼之地,排水作用不够,往往一个地块容易发生病灾,最终使整个地块收成大幅降低。马铃薯的不同发育周期当中对晚疫病的自身抵御能力均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幼苗的抗病能力更强,而在开花期当中其最容易感染,同时在叶片着生部位也是非常容易造成晚疫病发病的,对于马铃薯而言,其顶叶抗病能力最强,中部差之,底叶则是最为容易感病的部分。

二、马铃薯晚疫病药物综合防治

对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而言,首先应着重从选种入手,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种植之初应选择无病种薯为基础,同时要采取多重手段来消除中心病株,同步需要以药剂防治和改进栽培技术等综合防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种高产。

1.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1.1要选择种植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其抗病能力存在较大区别,其抗病能力差别最终左右着马铃薯抵御晚疫病的效果。马铃薯晚疫病菌有变异的特点,因此垂直抗病性品种往往在种植数年后,容易失去其原有抗病性。对于种植户而言,要尽可能选择抗病能力突出的水平抗病性产品。

1.2采取规划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

无病留种地的选择标准通常是与主产田相隔2公里以上,进而可以有效降低病菌传播入侵的几率,同时在无病留种地要采取更为严格的综合防治措施。无病留种地要坚决使用无病种薯,确保后期栽培的有效性。

1.3提升栽培效率

发现中心病株就应该采取立即清除的策略,摘除的病叶要及时就地深埋。生长后期培土,进而有效降低病毒入侵的几率,同时也要采取缩小种植行距或者控制植株徒长的方式,来降低田间的湿度,进而使晚疫病这种喜潮湿的病菌丧失快速传播的途径。一旦周围田地之中出现马铃薯晚疫病或者在病害快速传播的年份,种植户应适度去提早割蔓,并在半个月之后再取薯块,进而能够降低薯块与病株的直接接触,使马铃薯带菌率下降。

2.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是要掌握药物的选择和药物防治的操作时间。首先是药剂防治,保护性药剂,如亩用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或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Kg直接喷施植株叶背面及茎。而治疗性药剂则可以选用亩用银法利60-75ml或巴斯夫-凯特75-100g,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可较为有效去除晚疫病。药物防治时间,通常在晚疫病发生前或者是发生初期加施首次药,之后每隔一周左右喷药一次,要坚持做到不同药剂轮换使用,进而提升药剂的效果。

三、强化脱毒马铃薯品种推广

脱毒马铃薯的产量明显高于普通马铃薯,其薯块变大了,而且商品薯率大幅度提高。为了有效降低晚疫病等马铃薯多发病的发生几率,在基础农业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强化脱毒马铃薯品种的推广。一方面要加强对种植户的培训,使农户可以了解到脱毒马铃薯的种植优势,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脱毒马铃薯品种的研发,进而创新品种种类,丰富选择,脱毒马铃薯能够更为快速的占领种植市场,提升种植户收益。

参考文献

[1]连延浩,叶广继,王舰. 青海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鉴定及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2(02)

[2]王鹤,朱杰华,杨志辉,韩彦卿,王宇,徐小虎. 2009年黑龙江和吉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表型结构研究[J]. 植物保护. 2012(01)

[3]杨继峰,朱小琼,国立耘,周洪友. 内蒙古西部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分布及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 华北农学报. 2011(05)

[4]刘洪斌,顾宝根,刘西莉,周立刚,李健强.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03(02)

[5]侯淑英,魏长拴,徐扩,朱杰华. 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2)

[6]曹静,客绍英,王树桐,曹克强.1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制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 2006(04)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