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8月的反思
2014-10-22许妍
许妍
今年的8月堪称“黑色”,接连发生的几起女大学生遭侵害事件让人的心情分外沉重。28日凌晨,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联半个月后被确认遭劫杀;21日, 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4天,并惨遭殴打、性虐;15日,江西南昌一名黑车司机载了3个女大学生,一路开车一路“玩笑”,称要把她们“卖到妓院”,“拐到村里当儿媳”,惊慌之下,一名女大学生跳车摔成植物人;9日, 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因与黑车司机发生争执而不幸遇害。
一个个恶性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反思:为什么女大学生频频遇险?女孩子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黑车猖獗是社会安全的毒瘤
亟待严加打击
此次发生在济南、南昌、重庆的女大学生受侵害案件,施暴者都是搭载被害人的黑车司机。这些案件再次暴露出黑车非法营运暗藏的多种安全隐患。
实际上,多年来不少地方的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黑车非法拉客营运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原因之一,是这些地方的正规运力不足,给黑车揽客以可乘之机。
黑车猖獗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营运秩序,损害了乘客的合法权益,更潜藏各种安全隐患。专家指出,由于黑车运营者没有相关资质,黑车司机身份复杂,常常出现漫天要价、坑骗乘客,或者发生交通违章甚至交通事故的状况,还容易诱发抢劫等刑事案件,给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一些地方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整治黑车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从曝光问题到整改问责,最终还是出现问题,再如此整改循环,这充分说明了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力!专家指出,交警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存在监管交叉,造成非法营运监管难的问题。
可见,增加运力、明确部门职责是打击黑车直至消灭黑车的两条有效途径。
学生安全意识缺失易成待宰羔羊
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广州市公安局公共安全专家、资深警官傅荣基详细分析了近期发生的此类案件。他说,这几起案件多发生在大学生返校途中,尤其是在转车、坐车过程中;受害者都是单独出行,且遇害时间多在傍晚或晚上;多因乘坐黑车而遇害。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救常识。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生命安全教育一直不被重视。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其他的一切都被弱化甚至忽略。家庭、学校都没有重视学生适应社会的内心成长。傅荣基说:“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在学校有老师帮,在家有父母照顾,应对问题缺乏足够经验。”
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热情、单纯,加上缺乏防范意识,就成了犯罪分子侵害的易选目标。就本月发生的几起案件来看,大学生们明明知道是黑车,为什么还要坐?尤其是济南那个案件,本来有公交车直达那个女大学生要去的地点。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现实社会纷繁复杂,除了黑车,网络带来的危险也不可小觑,近年来因见网友遭到侵害或者在网上损失钱财的案例也呈快速增长之势。
应该有什么样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如何应变危险?如何面对陌生人?
近日,一些指导女性增强自我防护能力的“安全手册”在网络走红。然而专家也表示,手册中部分做法在危险来临时可能并不具有防御作用,女性出行遇危险时仍应保持头脑清醒,学会随机应变。
首先,应有“出行风险意识”。尽量避免太晚的时候单独外出。如果晚归,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也要保持冷静,即便贵一点也要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最好坐公交车或者打正规出租车,不要因为归心似箭而见车就上。在外出时,尤其是夜晚外出尽量结伴而行。要避免走偏僻巷道和黑暗的地方等。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减少与“独狼”式犯罪分子单独相处的可能,降低风险概率。
如果不得已坐上了黑车,应该将自己的位置和黑车的相关情况诸如车牌号等信息及时告诉家人朋友。并提醒黑车司机,你已将他的相关信息告知亲朋,给他一个暗示:你规矩点!途中应该提高警惕,如果遇到黑车司机图谋不轨,发现苗头后要随机应变,如借口说自己有事要求停车,或借口说下车去买个东西,或选择在人多热闹的地方下车等,都是一种保全自己的方法。日常可注意在手机上设置至亲好友或110报警电话的一键拨号功能,可以更快地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当然,这种安全意识的建立,不是靠一两个惊悚的案件警示就能实现的,需要家庭和学校从小就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安全常识教育。
此外,在面对犯罪分子临时起意或者蓄谋的犯罪行为时,作为女大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自救常识。这同样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长期的课堂安全教育来获得,因为一个人在人身安全出现危机的情形下所做出的“应激反应”,是一种近似“本能”的选择,而这种“本能”不是灵机一动,更不是看了一期法治节目就能学会的,正确的“本能”行为是需要靠长期的安全教育和意识加强来实现,所以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自救技能的教授。
除了安全意识的加强和自救技能的掌握,作为女大学生的家长,也有必要补一堂课,那就是学会如何跟自己的孩子及时沟通。让孩子知道,作为女性,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这其中包括如何处理和陌生人的矛盾,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及时联系到亲人,如何在意识到可能遭遇危险后展开自救。只有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大课堂”都及时把安全风险防范这堂课补齐了,女大学生遭遇侵害的案子才会逐渐减少。但所有这些现在都只能是假设,因为学校和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小白兔”人格的独生女大学生数量不少,加上她们涉世未深,如果遇到“独狼”式犯罪分子,很容易身处险境,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性命之忧。
因此,从学校课堂和家庭内部两个维度加强安全风险教育是当务之急,加强大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也是避免类似悲剧再度发生的根本之策。
近期大学生遇害事件频发,一些学校开始行动起来。清华大一新生工作组的一位老师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清华的新生教育是在军训中进行的,他们正在考虑在新生教育中加入针对女生的安全教育内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