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探讨

2014-10-22刘亚华

艺术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素质教育

摘 要:结合重庆八中校园景观改造设计,对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中的素质教育功能进行探讨。指出校园环境建设不仅应满足正常教学的物质要求,更应以良好的形象和氛围陶冶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素质教育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这几年中小学校园建设无论是新校区建设还是老校区改造,在数量上都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如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激人奋进的环境中成长,是校园环境塑造的重要课题。衡阳市一中的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使我们有机会在实践中来探讨这一问题。

1 问题的发现

衡阳市一中位于华新开发区的中心区域,校园占地面积数亩。由于历史原因,在校园建设中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学校建设时断时续。因此,校园环境显得杂乱、拥挤不堪。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了学校的现状: (1)功能分区不明确。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活动区和教职工生活区,散布于校园的四周,各个功能交叉、相互影响。 (2)交通方面人车混流,道路网络不完善。校园内道路狭窄,人车共用。特别是校门前区人车混流尤为严重,而且它还经常兼作停车场地,扰乱了宁静和谐的校园氛围。 (3)校园景观不协调,由于各建筑分建于不同时期,各个建筑的风格(颜色、造型)不统一、不协调。其次是小品、雕塑位置不突出,无法对一块场地起控制性作用和产生影响力。 (4)绿化系统不完善,由于受用地条件的限制,校园绿化以见缝插针的形式分布,多以点状分布为主。其次,由于树种单一(多以黄桷树为主),花卉少,灌木少,种植凌乱,没有形成立体的绿化体系。 (5)空间场所的布置对人文精神的体现不足,空间活力不够。整个校园几乎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户外交流活动的场所,唯一较大的花园也只是被简单地划分成几块。

2 校园环境的素质教育功能

克莱尔库柏说过:“评价一个校园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看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以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本身在不断发展与更新,新的边缘学科不断产生,学科合并的现象也日益增多。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适当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形成模块式层次结构,以适应现代科学的综合交叉。表现在校园建设上,就要求我们突破学科领域的限制、加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教学建筑之间的联系,创造更多的可以融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往空间。因此,校园规划设计将有必要加强教学中心区的集中布局,改善各院系封闭独立的布置模式、以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在规划设计中我们以单体独立、分区集中的系统式布局模式达到高效、便捷的功能型教学环境。

3 校园环境的再塑

创造向心空间,形成聚集力。大尺度围合性空间,有利于向心感的形成,大空间开阔的地界和良好的背景,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心理愿望。从半私密的庭院空间到半公共的组团间空间,再到学校公共开敞空间,是以广场为核心,向四周发散,是空间的穿插和流动,是空间的相互延伸,是空间的生长。在广场周边可以安排露天茶座,创造宜人的步行休憩环境和步移景异的场地景观。同时,利用花坛、灯具以及坐凳等环境设施提供给市民集会、健身、休闲的自然场所。嘈杂声是破坏该地场所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可以恰当地连通广场南边、东南方和北边的多处水体,贯穿于座椅旁边,亦可导入广场之中,城市的噪声被潺潺水声淹没,形成相互连续的开敞空间。为了延续场地靠山临水的湖湘山水文化,设计师力图打造“古木参天,浓荫匝地;滔滔北去,百舸争流”的山水环境。梳理山水关系,湘江学院总体布局顺应山势和汇水线走向,蓄水造湖、临山应景,水源从校园礼仪性主入口山脊处而下,在图书馆核心区域汇集,至北面科技馆而去,营造大量活力滨水空间。大型铺装和广场集中布置在平原或山谷,沿规划道路、山谷小路以及大型山体遍植银杏、悬铃木、红枫等当地适生植物,借校园外湘江水。

4 结语

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切入点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人的景观才能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反之,正是通过主打“文化”这张牌,才能凸显湘江学院设计最大的特色。因此,我们选择了湘江学院典型文化符号语言——湘江山水、船山精神、一中校风,通过对它们的图像、肌理、色彩、气味、质感等抽象提炼,设计宜人的交流、学习、户外活动空间,调动师生的感官享受,产生情绪的共鸣和对校园的归属感。我们希望打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校园景观,若干年后,莘莘学子回到母校,在翠林繁茂、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还能寻到当年合影留念的雕塑小品、滨水看台和阳光草坪。正是基于这一愿望,我们吸纳了文化的元素,在风景优美的南岳山畔挥,为师生创造一个文化浓郁、舒适宜人、活力迸发的中学校园。

参考文献:

[1] 汤志民.台北市国民小学学校建筑规划,环境知觉与学生

行为之相关研究[D].1991.

[2] 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1996.

[3] 陈维信,陈琪美.环境设计[M].1996.

作者简介:刘亚华,男,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景观园林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素质教育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