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筝

2014-10-22李曼莉

艺术科技 2014年10期

李曼莉

摘 要: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其古雅的风格和独特的民族韵味,一直被人们视为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乐器。随着民族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复兴,喜筝、习筝之人越来越多,准确深刻的了解筝之起源、名的由来及筝各流派的艺术特征是习筝路上非常重要的一课。

关键词:筝源;筝名;筝的流派

1 筝的起源

1.1 筝起源的种种说法

(1)“蒙恬造筝”说。古代秦国大将军蒙恬南征北战,闻名遐迩。他不仅有军事才能,还通晓音乐,制造了筝。关于蒙恬造筝之说,大多是据汉应劭《风俗通》的一句话: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不过据称蒙恬造的是十三弦筝,这无法解释十三弦筝的前辈——最早的五弦筝。作为秦国名将,蒙恬四处征战讨伐,所到之处自然会带去秦国的音乐文化,即使没有可能造筝,也功不可没的成了文化传播的使者。

(2)“京房造筝”说。京房是西汉时的大律学家,精通音律,发明了用以校准音律的十三弦的“准”。因为都是十三弦,后人把京房所造的校音器误传成了筝。

(3)“后夔造筝”说。“夔”是尧舜时代的人,“后”是对他的尊称,“夔”在当时担任掌管音乐的官职,所以创造了筝。但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和相关历史资料的分析,即使是夏代,都不见丝弦乐器的蛛丝马迹,更不用说早至夔所处的尧舜时代了。

(4)“争瑟为筝”说。唐人赵璘的笔记《因话录》有这样的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止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类似的说法还有“姐妹争瑟”、“父子争瑟”等,与“兄弟争瑟”大同小异。虽然记述“筝瑟为筝”的文献不少,却有明显破绽。首先,筝的弦数是由少到多发展而来。最早,筝只有五弦,经过九根弦的过渡,发展成后来流传时间较长的十二弦和十三弦两种,现代的筝已经增加到常用的二十一弦,甚至更多。由简到繁显然是筝弦数演变的一般规律,按“争瑟为筝”说,筝弦数却是由多到少发展变化的,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也有悖于乐器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一件乐器被破坏了完整性,怎么还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能甚至更加进步呢?其次,从字的结构分析。根据《说文》解释,凡属于琴类的乐器,字的结构都从“琴”。瑟的结构从“琴必”,筝的结构则从“竹争”,这说明二者是不同属类的乐器,最早的筝可能与竹有关,所以从竹。

(5)“筑为筝源”说。“筑为筝源”说最早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筝,五弦筑身也”。认为筝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用竹击五弦的乐器“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持相同的观点,并进一步解释道:“筝,鼓弦筑声也,从竹筝声。”意思是筝的质料是竹,形制外观来源于筑,可发出铮铮的音响。筑为筝源之说有合理之处,也有还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由于筑似乎战国以后就逐渐失传,两者关系目前还难以定论。

1.2 筝最早的文字记载

最早的有关筝的文字记载大多数论者都认为出自秦朝李斯《谏逐客书》中这样的几句话: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另外《战国策·齐策》中也有这样一段话: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史料,也早于秦朝。后人在春秋时代产生的《左传·襄公二年》中发现有这样一段记载: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檟,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

河南大学丁承运先生对此进行了论证,指出其中的“颂琴”就是筝。他所据是唐荆川《荆川稗编》所说的一段话:颂琴十三弦,移柱应律,其制与筝无异,古宫悬用之,合颂声也。是知筝本颂琴。后世以其似,呼其名,逐名曰筝,列之俗部,使颂琴受诬,不得跻于雅部,惜哉。

这段话的出发点是想说明后世的筝是古代的贵族乐器颂琴,而不是“歌呼呜呜”的秦筝;后世人因为二者很相像,所以就把“颂琴”也称作“筝”了。另外高德祥、吕殿生二先生也取这样说法(《名族音乐·说筝》)。“颂琴”与“筝”有“贵,贱”,“雅,俗”之别,唐氏很为筝被误解为“俗乐”而不平,而我们从《荆川稗编》知道了颂琴的形制也是十三弦的木质乐器,而古筝“与之无异”,当然就是同一种乐器。但唐氏认为它与秦筝无关是不对的。李斯《谏逐客书》中记载:今弃击瓮扣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所以当时的“筝”一定比较粗糙原始,当然民间乐器本来是比较简单粗糙的,当它传入上层社会后,被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加以改进,所以后来的筝是在已经被叫做“颂琴”的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此《左传·襄公二年》就可以称作有关古筝最早的文字记载了。

1.3 筝的考古发现

中国历年来从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乐器。例如,陶埙、编钟等等,但竹木丝弦为材料的乐器由于不耐侵蚀,容易腐朽出土极少。直到1979年江西贵溪仙水岩墓群出土了两件木制乐器,考古界认为是琴,称之为“十三弦木琴”。江西古筝家黄成元和河南大学丁承运将它和“筑”,“瑟”,“琴”几种乐器比较,都认为它是古代的筝,经过碳14测定,它是公元前600~700年间的物品,出现在古代的越国,可以说明它已经是一件比较完整的乐器了。

筝之起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筝的起源和初期的发展是这样看的:筝是春秋中期,起源于古秦地的一种民间乐器,后来进入了上层社会,得到了运用,改进和提高。早期的筝的形制不是单一的一种形状、式样,作为乐器,筝属于弦乐器,演奏方法为弹拨。它是历代民间和上层的艺人在长期摸索中改良和发展起来的。

2 筝名的由来

2.1 “以音取名”说

“以音取名”说最早见于后汉刘熙《释名》: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意思是,此乐器因为有雁柱支撑,弦的位置较高,张力较大,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筝筝作响,所以称为“筝”。又如古人在屋顶下挂一串铁片,风一吹便筝筝作响,因其作马形,叫铁马,又称作“风筝”。在汉字中以“争”为偏旁的象声词还有“铮铮”,“铮然”等等。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用乐器的来源而命名(如胡琴),也可以因演奏方法而命名(如琵琶),更可以因音色而命名(如巴乌),那么筝“以音取名”合情合理。

2.2 其他名称

根据筝的不同性状,还有一些别称。早在战国以前,筝就流传在当时的秦地,所以历史称之为“秦筝”;有的直接表达人们对筝的喜爱,称之为“宝筝”、“金筝”;有的根据筝的装饰称之为“钿筝”、“玳瑁筝”等等;现代人则因为它历史悠久,称之为“古筝”。

3 筝乐主要流派的概述

古筝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在我国广大地区流传,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地方文化、民俗方言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并与当地民间音乐互相吸收融合,从而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演奏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这些流派按大的地域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南派清丽、柔美、悠扬含蓄,演奏以韵味悠长胜。北派粗狂、明畅、苍劲有力,演奏以气势磅礴胜。在两大派别下又分为一些不同的派别,属于南派的有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浙江筝派、福建筝派等;北派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内蒙筝派等。下面介绍众多筝派中主要的几个派别:

3.1 山东筝派

山东筝曲是由传统琴曲和从说唱音乐山东琴书演变而来的筝曲两部分组成,主要流传在山东鲁西南的菏泽地区和鲁西的聊城地区,特别是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一带,是远近闻名的“筝琴之乡”。

传统的山东筝曲以“八板体”的曲式结构,“碰八板”的丝弦合奏形式最为多见。“八板体”即每曲八个乐句,每个乐句八拍,第五句十二拍,共六十八拍。“碰八板”的丝弦合奏形式是山东筝派所特有的,由古筝、扬琴、胡琴、琵琶四种乐器各自演奏板数一致(小节一致,乐曲长度一致),但曲调、曲名均不一致的“八板体”结构的乐曲,各乐器演奏着不同旋律的乐曲,自然和谐的碰在一起,产生了复调的音乐效果。代表作品有《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在“碰八板”中,以筝为主,有“无筝不成乐”之说。除结构规整的“八板体”筝曲外,还有一部分筝曲是由发源于鲁西南并具全国影响的说唱音乐山东琴书演变而来的。由于作为伴奏乐器的古筝单独演奏的唱腔、前奏和曲牌都很好听,其装饰性的润腔手法使音乐充满浓郁的地方韵味,许多琴书的音乐就变成可以单独演奏的古筝小品了。例如,《凤翔歌》《大八板》等。

山东筝曲的曲情随演奏速度的不同而变化,慢板古朴淡雅,内在凝重,快板声繁抑扬,大跳较多;节奏呈现出以一种节奏型贯穿全曲的风格;在双手演奏技巧的开发和多声部音乐手法的运用方面成绩令人瞩目,丰富和提高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

3.2 河南筝派

河南古筝主要流传在河南的南阳、沁阳、遂平、叶县等地。河南地处中原大地,古属九州之中,常被叫做中州,所以河南筝乐又称“中州古调”。

河南筝曲是在河南大调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目分为唱腔牌子曲和板头曲两部分。“大调曲子”是一种曲牌体的曲艺形式,由明代中期至清乾隆年间,流行在汴梁(今开封)的小曲和民歌演变而成。它的伴奏形式以弹拨乐器三弦、琵琶、筝为主,有时加上扬琴、月琴、胡琴等,这些乐器首先以弹奏唱腔旋律的形式为声乐伴奏,然后自弹自唱,最后只弹不唱,将唱腔曲牌逐渐演变为器乐曲,称为“唱腔牌子曲”。例如,《山坡羊》《扬调》《剪靛花》等。

板头曲源于大调曲子开板前的前奏曲,曲式结构严谨,均有六十八板,大多数乐曲的乐句和段落划分清楚,结构对称。早期的板头曲是为调节气氛,活动手指,调整琴弦而奏的纯器乐曲,后来艺术家经过吸收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以及不断的加工创造,使板头曲逐渐脱离了对说唱音乐的依附关系而成为独立的器乐独奏或合奏曲。在河南音乐风格的表现方面,它和唱腔牌子曲是一致的。代表曲目有《上楼》《和番》《思春》《赏秋》等。

河南筝曲旋律中大跳很多,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写景抒情,有的取材于民间故事,有的伤感悲切,有的明朗活泼。总体风格既粗犷豪放又兼有含蓄细腻的韵味。

3.3 潮州筝曲

潮州古筝主要流传于广东潮州语系地区,以潮州为中心,在汕头等地以及闽南各县和南阳群岛都很普及。潮州传统音乐可分为文畔和武畔两大类。文畔指潮州弦诗乐和细乐,武畔是指锣鼓乐。潮州筝曲既源于文畔类的弦诗乐和细乐,又是文畔的重要构成。

弦诗乐曲目丰富,其中有套曲,连套曲和小调曲之分。套曲有一般套曲和大套曲。一般套曲是指具有“二板”(慢板)、“拷拍”(中板)、“三板”(快板)结构的乐曲。此类乐曲板数长短不一,没有严格规定。代表作品《柳青娘》。大套曲一共有10首,有严格的板数,六十八板,演奏者可在板数不变的基础上即兴变奏。十大套是潮州音乐的十大名曲,其中以《寒鸦戏水》《昭君怨》《平沙落雁》《锦上添花》等最为流行。套曲除各自成套外还可与其他乐曲组合为连套曲,常连套演奏的套曲有同属轻六调的《川山龙》与《平沙落雁》连套;同属重六调的《月儿高》与《北雁思归》连套等。小调曲多来自于民间的民歌小调,如《上天梯》《川山龙》等。

细乐是以三弦,琵琶,筝为组合的演奏形式。传统的细乐分软套、硬套。软套以《月儿高》最负盛名;硬套以《胡笳十八拍》最有名。

潮州筝曲的用调主要有轻六、重六、轻三重六、重三轻六、活五等,这是由潮州传统的记谱法“二四谱”得来的命调名称。潮州筝乐具有鲜明的南方音乐的性格特征,旋律优美流畅,结构古雅工整,擅长含蓄内在的艺术表现。

3.4 客家筝派

客家古筝简称客家筝,也称汉乐筝,主要流行于广东客家地区的大埔县。南宋末年,中原地区人口南迁广东,他们将中原地区的音乐带到南方,又结合粤地民间音乐,形成了古朴典雅的客家古筝流派。

客家筝曲按曲式结构可分为“大调”与“串调”两大类。“大调”乐曲的曲式结构很严格,每首乐曲都是六十八板,是传统的“八板体”乐曲。“大调”乐曲有的有慢板和中板两部分,有的只有慢板,中板都是由慢板减字而成。例如,《出水莲》《杜宁魂》《崖山哀》等。“串调”乐曲包括广东汉剧的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曲牌,这类乐曲有长有短,结构变化多样,长的可至七十余板,短的只有十余板。代表作品有《西厢词》《小扬州》《蕉窗夜雨》等。

客家筝曲使用“硬弦音阶”和“软弦音阶”两种音阶(调)。“硬弦音阶”采用五声调式,4、7作为装饰性经过音偶尔出现在旋律中,筝曲大多明朗清新,欢快活泼。“软弦音阶”是把硬弦音阶中的6和3两个音升高,使6升高至接近降7,但比降7稍高,使3升高接近升4,但比升4稍低。与硬弦相反,软弦中的6、3两音常作为旋律的装饰性经过音使用,乐曲含蓄深沉,哀怨缠绵。另外还有“反弦”。“反弦”是在“硬弦”的基础上,把原来的曲调移高四度和五度,但不同于转调和移调,“反弦”后曲调显得轻松而欢快。

客家筝乐指法处理细腻,特别是意趣高雅、韵味悠长、变化多端的各种滑音,成为客家筝派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最重要标志。

3.5 浙江筝曲

浙江筝流行于杭州、江苏一带。杭州灵隐山,汉时称武林山,故杭州有武林之称,浙江筝也称为杭筝、武林筝。

浙江筝曲主要由杭州滩簧、弦索十三套演变而来。杭州滩簧是曾经盛传在杭州的说唱音乐,有慢板、快板、烈板三种基本唱腔,筝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在其中加花伴奏。大约到20世纪20、30年代,筝开始从杭州滩簧中分离出来,以独立的器乐形式开始演奏,逐渐产生了以“快四点”奏法为代表的演奏技法。例如,《云庆》《四合如意》《三十三板》等。

《弦索十三套》所录的乐曲是浙派筝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曲所表现的题材广泛,演奏技巧丰富。例如,《月儿高》《将军令》《海青拿天鹅》等。

浙江筝曲音韵典雅含蓄,旋律流畅优美。演奏技法上不太强调左手的“以韵补声”,而注重右手的清弹,长于含蓄淡雅的艺术表现。

4 结语

传统的古筝各流派在中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流派有各自不同的代表曲目,各不相同的演奏技法、风格特点。在记谱方面,潮州筝用“二、四”谱,客家筝、山东筝、河南筝、浙江筝用“工尺”谱。这些流派的古筝都有给声乐伴奏,演奏唱腔的传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却又独立存在,不仅同中求异,而且异中见同。各流派的存在,是中华古筝丰富和多样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