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地方戏曲“淮红戏”的发展

2014-10-22朱建华

艺术评鉴 2014年17期
关键词:宿迁业余剧团

朱建华

摘要:淮红戏是流行于原宿迁县①、泗洪、泗阳、沭阳、新沂、睢宁一带的地方小戏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该戏同丹阳的丹剧、海门的山歌剧一起被誉为江苏戏曲“三枝花”,然而目前了解该戏曲的人却少之又少,为了拯救、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查阅相关资料记载及采访传承人、民间艺人,对淮红戏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为今后研究该戏曲的人提供一些理论帮助。

关键词:淮红戏 历史发展 地方戏曲

《淮红戏》是20世纪早期流传于宿迁及周边地区的地方小戏种。该戏种早期采取说唱民间故事、传说,情节动人,语言生动、风趣,形象逼真,之后又加入旱船表演,使之富有浓厚生活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该戏曲中的主调音乐为淮安“满江红”故得名淮红。淮红戏虽然作为苏北地区的地方小戏,但是从产生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期

淮红戏源自于宿迁当地的“淮红调”演唱,相传在明清时期,宿迁水路交通比较方便,但作为沂、沭、泗诸水下游,汹涌的黄河给沿岸人民带来无数沉重的灾难,民不聊生,这就使得许多民间艺人靠说唱来谋生,这些艺人卖唱的随意性很大,主要活动在苏北、皖北一带,走到哪里就唱到哪里,为了迎合当地的老百姓,艺人们就将该地区流行的民间小调吸收过来,使得曲调更加丰富,形成了“百曲”,故淮红戏又有“百曲”之称,其表演形式有坐唱和歌舞两种:坐唱--曲艺音乐的形式,演唱者将多个曲牌联缀在一起演唱,来表现民间故事内容;歌舞--歌舞音乐的形式,在节日、庙会上尤其是在春节的时候,与“旱船”结合在一起来表演,即歌舞音乐。到了清乾隆年间,黄河水患得到有效治理,这些艺人也相应的稳定下来,该戏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在当时演唱的唱本多达数百个,如水漫金山、陈妙常追舟、算命、观灯、渔樵耕读等;在曲牌的使用上除了“满江红”外,穿心子、上河调、下河调、小郎调、数落、剪靛花、南调等也是常用的曲牌。清末民初,在演唱上有了更大突破,形成了两大流派,东派以宿城梁邦杰为代表,唱腔以柔为主,婉转优美,舒缓、细腻,余味无穷;西派以原双庄乡的罗运章为代表,他的唱腔刚劲、质朴,响而不噪。在表演上,这一时期已基本具备戏曲的雏形,在旱船表演间歇时,由男、女两人上台,表演一些小型节目如《观灯》、《算命》、《叩百子》等。到民国年间,基本完成曲艺向戏曲的转化--在音乐上仍然继承之前的“淮红调”;在表演上继承的较少,主要吸收京剧艺术和当地的歌舞表演艺术;在语言上主要使用宿城区的地方方言;在乐队伴奏上确定为主弦采用高胡,其它伴奏乐器有二胡、中胡、扬琴、琵琶、三弦,低音多用大提琴,吹管乐常用竹笛、唢呐、笙;打击乐器一般采用京剧编制,另有该戏特有的打击乐器--小碟子(小碟子的音高选用与剧中主要曲牌音调的高低相近)。

二、起伏期

1928年,在宿迁县文化馆的支持下,民众教育馆创办了业余娱乐社,由梁邦杰负责,召集了臧玉堂、程步瀛、杨瑞芝、柴长庆、苏宜岭、巩凤岭等人组成“清音演出组”,为广大人民群众表演传统戏《水漫金山》、《算命》、《潘金莲拾麦》、《陈妙常追舟》等,这时候,已经有简单的化妆,且乐队也参加演唱。这是淮红剧第一次登上戏曲舞台。后抗日战争爆发,战乱迭起,娱乐社解散,这枝含苞初放的小花,也随之凋谢,由于淮红戏表演的内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1940年宿城票友界在梁邦杰、陈长富等艺人的带领下,坚持表演传统剧目《吕蒙正赶斋》、《怕婆》、《上坟》等,1943年在晓店镇成立“清音会”,1948年在埠子镇成立“业余京剧团”②,这些艺术团体一直坚持着淮红戏的表演,给老百姓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同时也为淮红戏的再次发展创造了机会。

三、高潮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再次让地方戏曲大放光芒,在此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淮红戏也重获新生, 1954年底,群英业余淮红剧团成立,建团初期,演员们自筹备经费、自找演出地点(借用空闲民房或院落),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节目以清唱为主,每次演出都受到淮红戏爱好者欢迎,观众济济一堂,有时候达到近千人。经过群英业余淮红剧团所有人四年的努力,1958年,该团又吸收了淮红戏爱好者卓耀坤、马斯玉、黄元良等,并将该团更名为霸王公社业余淮红剧团,在全国上下热火朝天的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时,淮红戏剧团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创作表演传统戏《陈妙常追舟》、《双下山》及现代戏《月下操练》、《送塘泥》、《采莲船》等剧目。与此同时,宿迁多个地方都成立了淮红戏业余剧团。1960年1月,该剧团应邀参加江苏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部现代戏《送塘泥》使得淮红戏在江苏戏曲界凸显,与当时“丹剧”、“山歌剧”并称为江苏戏曲“三枝花”,省文化局特拨四万元专款,支持宿迁成立专业淮红戏剧团。3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将其办成实验性质的专业淮红戏剧团。该剧团排演的第一部剧《太平图》,由于时间紧,准备不充分,演出效果不佳,同年秋,与已撤销的县京剧团合并成立宿迁县吕剧团,从此,淮红戏再次流入民间。1978年,县文教局组织文化馆,剧团音乐工作者李兆益、梁生安、杨邦彦等,花费一年多时间,对淮红戏音乐再次进行挖掘整理③,但是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已很难再找到。

四、衰落期

改革开放之后,淮红戏活动的区域主要在民间,为了适应老百姓的欣赏趣味,剧本创作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创作:一、根据现实生活创作的如《出礼》(1980年罗绪文创作)、《二憨送布》(1981年陆启厚、张志青创作)、《换药》(1981年陆启厚、张志青创作)等;二、改编、移植其他剧种如《十里香》(原剧种为淮海戏,罗绪文移植,1980年)、《家庭公案》(原剧种为花鼓戏,杨祐志移植,1984年)等,这个时期有二十多个唱本在参加省、市级汇演和展演中获奖。淮红戏中的曲牌在原宿迁县、沭阳、泗洪、淮安、睢宁等地区广泛流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特别是旅居海外的宿迁老一辈华侨对淮红戏唱段十分喜爱,上世纪90年代初期,每逢春节或庙会时,有一些淮红戏爱好者自发组织表演,但是观看的人数远不如以前,年长的人居多,90年代后期,政府对淮红戏的挖掘工作十分重视,先后挖掘出不少传统小戏,但是随着人们获取文化信息资源的途经越来越广泛,观看该戏的人也越来越少,同时健在的淮红戏表演者年事已高,已不再继续登台献艺,年轻的爱好者忙于生计,很少有人还在从事此项演艺,该戏走向衰落,2005年元月,在市委扩大会期间,宿豫区组织的“山魂水韵”大型文艺演出中,用淮红戏曲调加入现代的创作技法及现代的舞台表演,演唱《说宿豫,唱宿迁》获得观众好评;宿迁市文化馆杨邦彦老师创作的《美在宿迁》于2012在台湾演出,获得台湾同胞(尤其是在台湾定居的宿迁人)的一致好评④。

淮红戏作为地方小剧种,在其历史时期辉煌一时,虽然现在很少有人表演,但是它的大量的剧目内容直接来源于平民生活,其中保留了许多当地的文化历史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对于研究宿迁地区的社会人文史具有弥足珍贵的辅助价值;同时淮红戏音乐也为宿迁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传承的平台,对于保护传承当地的民间戏曲及音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宿迁县原属于淮阴市,1996年建市,下辖宿城区、宿豫区、洋河新区、沭阳县、泗洪县、泗阳县,文中的宿迁县主要指现在的宿城区及宿豫区。

②埠子业余京剧团(1948-1957年)主要表演京剧、柳琴戏及淮红戏。

③江苏省文化局于1954和1959年曾两度派专员到宿迁会同文化馆人员挖掘整理淮红戏曲牌,“八角鼓”、“凤阳歌”等近三十支,唱本十多个,并编印成册,可惜的是,在“文革”中均遭到焚毁。

④2012年6月7日于宿迁市文化馆歌舞团办公室201室,口述人:杨邦彦。

参考文献:

[1]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淮阴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

[2]张志清.宿迁县戏曲志(征求意见稿)[M].宿迁:宿迁县文化局编印,1986.

[3]梁生安.淮红戏·江苏剧种[M].南京:江苏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1983.

猜你喜欢

宿迁业余剧团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业余也疯狂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宿迁,宿迁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