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气象防灾减灾前瞻性思考
2014-10-21罗辉
罗辉
摘要:气象灾害是指气象原因造成的灾害,在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多、范围广、强度大,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所以,加强气象灾害的分析和研究,对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服务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措施;认知
一、西藏地区气象灾害特点
(一)西藏地区因常年受到风沙灾害,土地沙漠化面积已到达总面积20%左右。全区21万平方千米的沙漠化土地中,中度沙漠化达52%,轻度沙漠化占30%,这充分的说明西藏地区的沙漠化正处在强烈发展的态势中。受到风沙的危害,西藏地区的耕地面积日益缩小,耕地质量急剧下降。风沙危害对农业发展造成了种籽吹跑、幼苗拔起、根系吹露等灾难性影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西藏地區土壤侵蚀状况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冻融侵蚀三种。在这些受侵蚀严重的地区,泥石流比较容易发生。在西藏东部地区的“三江”流域,由于降水较多、土地湿润,水土流失面积可以达到整个“三江”流域面积的80%左右。再加上这个地区山高坡陡,土层的砾石含量较高,而表层的岩石已经被破碎,当地表的地表植被降水破坏后,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侵蚀,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灾害的产生。
(三)受西藏北部冷空气和南部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西藏的暴雨天气出现频繁。西藏地区的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市经常出现中雨、雷阵雨、暴雨等天气。暴雨天气导致西藏很多地区遭受洪涝灾害,连续的强降水会造成部分村庄出现泥石流灾害,农田被淹,道路、水渠、农桥等基础设施都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二、气象灾害的具体分类
根据气象灾害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大气运动以突变的形式出现,造成直接、明显、危害程度显著的灾害现象,称为突变性灾害,即天气灾害。
气候系统缓慢发生变异,持续变异,部分叠加社会因素,产生长期效应、整体危害严重的潜伏性灾害现象,称作渐变性灾害,一般指极端气候事件,即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负面、不利的灾害。
气象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例如台风登陆所引起的近海区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灾害,暴雨和山洪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干旱、雷击、焚风引发的森林和草原火灾,大涝、大旱后以及寒潮引发的病、鼠、虫、冻等生物灾害,气候变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灾害等。
三、科学的气象灾害认知
(一)减灾措施以牺牲部分利益换取更大价值的减灾效益,所以不仅要参照投入产出比,还要参照减灾与致灾的辩证关系。例如避雷不当可致导雷天气,上游地区的人工防雹可能导致下游地区的雹灾等。减灾和致灾是矛盾的,减灾必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综合考虑。
(二)灾害发生的原因有自然变异和人为影响两种。人类从创生之日起,就开始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干预自然界,一方面开发资源,利用环境,为人类的生息和繁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因无节制、不科学地向自然索取,致使灾害现象不断增加,环境恶化、灾害丛生。所以,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气象变异在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的情况下才构成灾害。所以灾害本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实际灾害的大小除气象变异的强度因素外,还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防御和承受灾害的能力、人口密度、成灾机制等因素。防御和减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防灾减灾即意味着GDP的增加。
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措施建议
(一)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是防御西藏地区气象灾害的保障。气象灾害在将要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后,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防灾工作,也就是要强化气象灾害的处置。要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措施,为抗灾救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当气象灾害发生后,要将气象灾害信息及时报告相关政府部门,确保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以便充分调动部门力量,按照灾情的实际情况,及时有效的处置气象灾害,防止灾害蔓延,减少广大农民群众的损失。
(二)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是防御西藏地区气象灾害的关键。要充分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对西藏地区的气象灾害进行有效监测。尤其是在一些气象灾害的频发区,要强化重点观测,全面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警报能力。同时,要加强气候预测能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积极对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利用可视化平台更加直观、清晰的把预测结果显示出来。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全方位、多渠道的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第一时间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三)灾害监测评估是气象灾害预测和救援的基础,也是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时效性的基础。发展探索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创建规范、统一、系统的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和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概率研究。首先要与水利、农业、民政等单位进行配合与协调,建立灾情的实况快速调查与上报机制,使农情、灾情、气象等资料经过信息传输系统快速上报,便于开展可行性的灾害防御。还应加强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综合评估模式,开展实地调查和定位观测,把灾害防御适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四)气象部门应增强对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认知,应制订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使气象防灾减灾成为工作日常行为。应创建由电台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构成的科普宣传网络,政府、气象、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可利用科普宣传网络为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普及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使其在防灾减灾的实践得以切实发挥。
五、结束语
要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除了要由系统单项的防灾减灾向各系统协同的全面型防灾减灾转型外,还应统筹各层次的可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此过程中可进行跨领域合作,实现各学科穿插融合的综合型防灾减灾技术,以其作为辅助,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体系,统筹协调资源的统一使用、系统间的联动性、测检预警以及应急措施等防灾减灾措施的全面措施,从而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洁妮,李向红.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03)
[2]殷春生,刘浩.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
[3]刘文军,刘方,李靖.地市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探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