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
2014-10-21侯品杨青熊伊第
侯品 杨青 熊伊第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对工程中的各项活动以及经济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建设中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风险形成的机理以及建筑工程项目全周期的风险,并阐述了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结构和流程,即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由于其具有建设工期长、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便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所以说建筑项目一种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在建筑项目全周期中如不对风险加以防范,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高盈利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把握住了风险管理。尽管在国际上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已经被认定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并未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依旧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
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是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通过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控制,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最低的成本来制定具有安全保障的决策行为并谋取最大利润。
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整个建设规模较为庞大,同时考虑到我国建筑市场仍处于买方市场的客观环境和工程建设企业所处的被动经济地位,因此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对我国经济的提升、社会的进步及建筑业的促进都有着实用价值。有效的实施和推广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助力建筑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果,同时有助于企业竞争力、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有以下作用:
(1)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决策是依据于大量准确而可靠的材料,能够增加建筑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减少了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能为建筑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有助于提高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1]。
(3)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是一种主动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增加工程的安全性,有利于建筑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保障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4)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工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总结积累以往的经验教训,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力。
2 工程建设全周期的风险
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明确工程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工程管理机构存在和发展的保证,同时只有明白工程建设全周期不同的風险来源,才能确立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目标,并能客观的评价工程风险管理的绩效。
2.1 建筑工程风险形成的机理
(1)认知水平的偏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有限,风险来源于人们对实际和认识之间的差距。一旦建筑企业不能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工程的整体和细节,便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更不能预见工程建设中的风险。
(2)信息缺乏完备性。人们对于未来的认识往往处于三种不同的状态,即掌握充分的信息、信息不完全和完全没有信息。在工程建设期间,项目的复杂程度和企业对工程及环境的认识和把握决定了工程风险的产生几率和危害程度。
(3)工程环境复杂。工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也是产生工程风险的重要原因,常见的工程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认真的研究工程、环境及两者关系才能全面充分的认识风险。
(4)利益冲突。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个不同的主体,参与方包括业主、承包方、设计方、监理方及材料供应商等。建筑工程参与方之间不仅是利益相关者,更存在着利益冲突,这种长期发展得对立统一关系也是造成工程行为主体风险的原因。
2.2 建筑工程生命期各阶段的风险
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始末,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各层次的管理人员。由于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从其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后投入使用均存在各种风险。就建筑工程而言,可以根据工程的建设生命各阶段来划分风险[2],见表1。
表1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一览表
3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是辨识和确定工程的风险,并促使建筑企业制定和选择风险处理的方案。通常该系统包含三个阶段,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上述三个阶段不断重复进行,使得项目的风险管理达到最优化。本文将项目风险管理规划加入该系统,列于风险识别之前,使之成为整套系统的行动指南。
3.1 风险管理规划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规划是对整个风险管理的计划,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风险管理思路和方式,预防、遏制或消除不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后续影响。该规划统领整个风险管理的全程,如果规划合理并加以严格实施,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选择最佳的管理技术,充分的体现成本效益,所以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通常而言,制定规划的依据包括四个方面:该规划所涉及的项目内容,历史累积的风险管理经验,决策者和责任方的授权情况以及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3] 。而该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建筑工程全周期所涉及的所有人员配置、时间工期、规则标准、资金财务、总结汇报等,并在最终整理为全套文档资料,用于风险管理、项目检查及经验总结等。
3.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工程参与主体在通过资料收集和研究分析后,对工程项目中不同的风险源或不确定因素按照产生的背景原因、表征特点及预想后果进行辨别分类的过程。风险识别首先要分析项目的组成、各分项的性质与相互关系以及该项目与环境的关系等。然而多数情况下,风险并不能被准确预测,如何区分潜伏风险和假象风险也是一个难题。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系统的、明确的方法来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常用的识别方法有头脑风暴法、SWOT技术分析、德尔菲法、流程图分析法、访谈法、检查表法、因果分析法、项目工作分解结构、财务报表分析法等,其流程如图1所示,报告中应明确个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并将最终成果通过风险目录摘要体现出来[4]。
图1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识别流程图
3.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一般包括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风险估计是以单个风险为对象,而风险评价则全面分析了所有阶段的整体风险、风险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主体对风险的承受力等。通过估计和分析建筑工程风险的性质和大小,可以加深工程参与方对建筑工程及建设环境的理解,有助于合理安排工程风险的处理方式。
风险估计通常运用概率统计的方式,对工程项目风险予以量化,并将已经识别出来并且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权重重新排列。风险估计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对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估计、风险事件发生时间的估计、风险事件发生后严重程度的估计以及风险事件影响范围的估计”[5]。
风险评价则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系统评价模型来进行分析。风险评价过程可以依照四个步骤进行:确定风险评价基准、确定工程项目的风险水平、比较工程的风险水平和评价标准以及确定工程的风险等级。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6]。定性分析需要事先主观判断出起主导作用的风险因素,再结合历史经验和相关研究结论做出判断。该方法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主要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结论稳定性依赖于人为判断。而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国际工程中更为常见,通过科学、理性及客观的系统数据分析找到风险因素,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概率、损失程度及其他因素结合考量,相较于定性分析而言更具为客观稳定,是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发展的方向。
3.4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利用科学严谨的技术方法来控制或者避免风险,其重点在于降低风险损失和消除风险因素,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并实现最终目标。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很多,而不同的工程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策略。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主要是通过中断风险源,杜绝风险的发生或者抑制其继续发展。该策略通常应用在项目的计划阶段,通过放弃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项目内容而从根本上避免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采取两种方法进行风险回避:拒绝承担风险或者终止已承担的风险项目来避免更严重的损失。从工程风险的处理方式来看,这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手段,但同时也是最彻底的方式。
(2)损失控制。控制损失应采取主动积极的立场,以预防为主控制为辅,通过研究分析风险根源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损失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损失预防和损失遏制。通过前期的损失预测防范以及相关危害程度分析及时制定有效合理的控制措施,有助于建筑企业以较小的经济成本获得较大的安全保障。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者协议,设法将风险结果连通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都转移到其他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组织,增加风险承担的主体,降低建筑企业的风险损失。风险轉移常用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工程项目,主要采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及工程分包转包等方式,增加风险承担单位减轻总体风险压力,最终实现共同分摊计提风险。
(4)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指在损失发生后,由项目组自行准备基金,通过资金融通来承担风险损失提供财务保障的风险处理方式。风险自留常用于其他风险处理方式无法有效应对此风险的情况中,虽然可以节约保险成本来带部分效益,但建筑企业也容易因风险过大而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5)风险储备。风险储备是指在有效地掌握项目发生风险的规律时,对于风险发生有比较准确的测试,事先制定好科学有效的应对风险的计划。风险储备并不直接解决风险,而是当工程项目风险发生时,该储备计划规定相关的组织人员所要采取的行动措施[7]。
4 结语
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大力推行风险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接轨参与竞争的有利条件。总之,在认识到风险无法避免的前提下,要想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企业自身状况的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方式并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技巧加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杭建兴,付蓉.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J].建筑技术开发,2007.
[2]陈赟.工程风险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曾华,耿海波,栗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吴涛,丛培经.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
[5]刘柱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广东建材,2012.
[6]陈向华.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和运行方法[J].中国工程咨询,2013.
[7]万选军.浅谈建筑工程中如何实行风险控制[J].建筑科学,2012.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