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新探索
2014-10-21刘文芝过怡刘昭斌
刘文芝 过怡 刘昭斌
【摘 要】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了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符合新兴产业背景发展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了“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 以及“课证、课赛” 双融通的课程建设,阐释了新产业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新兴产业;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双融通
0 前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指出要为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江苏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指出:打造基于嵌入式技术和3G技术为核心的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加快推进传感网、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电网、融合通信、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普及,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苏州”基本框架。
因此,随着我国进入4G商用时代,嵌入式技术、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其专业设置应面向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在充分调研IT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高职教育的市场定位[3]。
1 专业建设新探索
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我校当务之急是调整专业方向:2006年增加了嵌入式技术应用方向;2011年增加了3G移动应用开发方向;2014年改为嵌入式系统模块、移动应用开发模块,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重点发展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并根据学校 “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群。
1.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苏州市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特点,特别是密切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人才技能规格要求和发展趋势、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标准进行深刻的调查研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工作内涵的研讨工作,确定了本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规格: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既掌握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和操作技能,又掌握国际主流嵌入式开发平台和编程语言,具备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游戏开发技术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1.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围绕就业岗位群,与来自企业、行业和学校专家组成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开展岗位调研与职业能力分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特点,在以“岗位定能力、能力定课程”的課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合理设置课程模块,以能力递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4](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分为“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通识教育与职业素养课程”四大平台。计算机技术专业(群)在“职业技术能力课程”中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化设计,平台课程与各课程模块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不同的专业方向“顶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群,及其核心课程群。每个学期,都安排与在职业技术基础和职业技术能力课程相关的项目实践,工学交替,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第五学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最后进行毕业设计项目。综合实践项目、毕业设计项目是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载体。“通识教育与职业素养课程”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平台课程能力要求逐步递进,体现职业成长的规律。
1.3 探索“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体系构建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将企业案例、竞赛项目和教师科研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建立在课堂内以“课程实验-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为主线实现能力递进实践教学,课堂外以“开放实验室学习- 研究性课程自主学习-大学生创新项目实践-专业竞赛”为辅助实现项目载体的实践技能培养机制。
同时,采用以人为本、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班级中10%~15%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参与创新层和拓展层实验,进行能力的提升。强化项目开发、文档撰写、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为企业提供优秀工程人才。
1.4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
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和技术等级证书培训,是校企合作最深层次、得益最多的合作,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形式。本专业根据各企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按照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确定课程标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体现出“工学结合引领、职业岗位对接、任务驱动教学”为本的基本原则。
(1)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革;
(2)基础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3)专业课程则尽量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加大比重。
所有课程都按照工学结合思路进行重组和整合,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核心课程的考核系统,使学生在毕业时有机会获得多个IT行业认证证书(如表1所示),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
表1 职业资格证书
1.5 实施“课证、课赛” 双融通课程建设
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探索,引入职业化培训理念,实施“课证、课赛” 双融通[5]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积极推进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在课程实施环境上,所有专业课程均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内授课,奠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条件。
(1)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我们结合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维护与升级、Android系统高级应用开发等课程,引入了计算机高级操作员、计算机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移动互联网)、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工等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职业资格认证,形成职业化的培训体系,系统化地提高了学生总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组织电老鼠、智能车、机器人、单片机等比赛、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信知杯”科技文化节“电脑组装与维护大赛”等比赛,我们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对“赛”、“证”项目从知悉到深入,使“赛”、“证”项目从单一到综合融入到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互为支撑式发展,突出了实践能力的过程化培养。
2 总结
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积极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积极创设校中厂,厂中校的良好环境,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平台,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相结合,努力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技术训练。特点有:
(1)以“课赛融通”、“课证融通”增强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2)构建以工作室为主要形式的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3)采用企业认定相关课程方式,促進学生顶岗实习的长远发展。
因此,本专业密切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高职嵌入式系统和移动应用开发的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同时也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专业发展由单一专业到专业群、培养一类传统计算机人才到适应多种应用型岗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2-09-20)[2014-08-1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7/20/content_3623.htm.
[2]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29) [2014-08-12] http://www.suzhou.gov.cn/asite/zt/2012/06/sew/ghgy.html.
[3]周雯.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2,10(6):1273-1275.
[4]刘文芝,贾震斌,过怡.基于工作过程的3G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2,12,23(4).
[5]徐涛.基于“岗课证赛一体化”嵌入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13(32).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