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思想中个体世俗性向群体理想性的超越精神

2014-10-21杨成才李士朋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超越德性大学

杨成才 李士朋

摘 要:随着国学热的增温,辨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大学》作为原始儒学中的经典代表,其思想至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从个人内在德性的修養到外在社会德行的普及,是一个由内向外,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延伸地过程。这个过程内在的包涵着个人德性向社会德行的超越和个人德性向社会责任的超越两种精神。对于这两种超越精神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是极为必要的,是我们充分继承《大学》思想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大学;德性;德行;超越

我们对于传统思想的正本清源理应将目光投向圣人之原稿,切不可在听信他人言论后人云亦云。《大学》虽是先秦之古书,但其内容足可以塑造一个人完善的品格。《大学》思想的实质影响并非只限于一人一时,而是已经注入到了中国两年多年的历史之中,表现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之中。《大学》是早期儒家教化人心、提升道德、完善人格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其教化的内容可从内在的“三大纲目”和“八大条目”中窥探出来。《大学》是将个人德性的塑形与社会道德的教化相统一,将群体道德的普及与社会政治抱负相统一的一本旷世之书。《大学》的思想给中国人的影响与其说是一种道德修行的法门还不如说是给了中国人一种提升人生境界的生活态度。从个人的“明德”到推己及人的“亲民”再到个人与社会双向完善的“止于至善”,这是一种人的内在德性外化为外在德行的延伸过程,是一种个体情怀向群体意识超越的过程。“古之人欲明明德于天下着,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①以个人来说,《大学》的教化是一种由内而外环环相扣地外化的过程;以群体而言,《大学》是一种由个体向群体层层递进地延伸的过程。

一、自我人格的信仰——起点在于“人性、格物”

《大学》中的儒学思想具横向上的现实性和纵向上的理想性双重内涵。依现实性而论,儒学将道德的培养灌输于每个社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要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有道德感、要讲原则性、要重责任感,《大学》将这些原本社会化、抽象性的东西以每个人为审视对象灌注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这是现实层面上的意义。依理想性而言,儒学思想在内是修德修品,在外是推己及人。让每一个人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能普及他人带动他人德性的提升,将个人品德的高低与社会责任的承担程度结合起来,合情合理地完成了个人德性向社会理想的超越。《大学》中强调“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将个人情操与社会效用结合为一的思想,由钱穆、冯友兰、熊十力、梁漱溟等国学大师总结为“内圣外王”的思想。《大学》是以“格物”为起点来塑造人的德性的。按照《大学》的顺序应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来看是由内心修养一步步推延到“天下”的过程,也可以将这个过程视为“内心—个人—群体—自然—天道”,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不仅是《大学》的精神所在,也是整个儒学的精神所在。那“格物”用什么来“格”呢?我们如何知道如何去“格物”呢?我们“格物”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善端”。孟子说,人性善。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②“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③孟子对于人性的论述是主张人的本性是好的,是善良的,所以我们要相信自我的人性。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尽管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他随后又提出“化性起伪”的观点,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与孟子的“性善论”有相反之势,在陈述上有着极大地区别,但就通过人们所谓的“圣言之教”人性可以达到“诚”来说,两者还是一致的,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承认人的“善端”的。所以人性是可以信赖的,这种对于自我人性的信仰构成了《大学》甚至于说是儒学由内在向外在超越性的基础。正因为对于自我内在人性的自信,所以中国人就减淡了对于外在人格神也就是宗教的信仰。当中国人在完善自我而走向外化的道路时不需要担心内在人性的堕落,因为人性是善的,我们可以放心的在自我人性的基础上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用担心外在的人格神的制约,只需要将内在的自我在自我“善端”的基础上去修养进而一步步从内心向外延伸,最终从自我内心的诚意、正心达到修身的效果,也就能进一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度了。

二、自我德性的提升——扩展在于“诚意、正心、修身”

在有了自我人性的自信的基础后,人人就可以以自我的善端去“格物”、“致知”了。也就是可以用自我的善端去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时就可以获取知识。但这种获取知识的“格物”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坚持方可以完成。朱熹说:“格物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④就是这个坚持的意思了。“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矣。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⑤知至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则身修,这个从“格物”到“修身”的过程是个人的“德性”外化为社会言谈举止中的“德行”的过程,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如果没有自我内在的素养则不可能有个人外在的得体的言行,“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心正身就修了,“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可见“正心”就是为了克服以上这“四不正”,不能正心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正心就是为了修身,《大学》的“八目”中的每一目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只要“格”物彻底就能使“意诚”了,就做到不自欺,不欺人了。“意诚”就“心正”,心不正就会造成“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人们要是用偏见审视别人和自我,乃至家庭与社会,那么则必会被“为天下戮矣”。在自我人性向修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因次第而从之。《大学》中尤为注重“修身”因为修身是一个关节点,是内在人性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到的最终结果,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起点,“修身”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可以认为“修身”包含“至知”、“诚意”、“正心”三个方面,也可以说这三者是“修身”的三个层次。

三、自我德行的彰显—归宿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所铸的德行如何延伸到社会呢?首先要认识的就是儒家的“仁”,这个“仁” 体现在《大学》中就是推己及人,如何推己及人呢?就是行孝道、事孝悌、展慈爱。将个人之德以“孝”、“悌”、“慈”的形式外化于“家”,做到“齐家”自然也就做到“治国”了,个人之德行也就延伸到社会了,这是《大学》的最高也是最后的要求,也是儒家推己及人的最高境界。一人得道,能普及于社会,让他人也明道,这就是“止于至善”。古时候的家与今时今日的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今天的家也就三四人而已,至多也就五六人,而古时候的家指的是一个家族,人口之多是今天的家所不能比的,想想《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能用孝道、孝悌、慈爱管理好一个“家”也就能管理好一个国家了。“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身修则家可教矣”。修身是一个基础,只要有了这个基础,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齐家”就在于“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⑥在面对他人时以具体的情况“孝之”、“悌之”、“慈之”则家可齐也。而这种外化于“孝”、“悌”、“慈”的“仁”君王若可以践行,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如果与其相反,君王以暴力治国则“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所以说在家为父与在国为君是一样的,作为一家之长“家齐”则作为一国之主国自然也就治理好了。在一个社会中君王或者有身份地位的名人的言行举止具有标榜的作用,他梦一言一行引领着一个时代的一言一行。“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⑦说的就是榜样的作用。在一定的环境下上行下效的后果足可以灭国也可以复国,平日我们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齐家”、“治国”时要“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⑧只有当我们自己以身作则时才能要求别人也能做到,当自己做不到时也就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就是孔子所讲的“忠恕”思想。从积极的方面來说就是“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力人”⑨,从消极的方面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⑩表现在《大学》中就是“亲民”的思想,就是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以心交心的做事原则。

审视《大学》全篇,讲了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么四组关系。从自我的内心出发延伸到外在的社会乃至世界,这就是一种自我道德精神向外在社会关系的超越,在此种超越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精神的升华也是社会道德的普及。大学大纲中的“止于至善”其内容包含个人的维度和社会的维度两重境界。以个人的道德精神而言,“止于至善”要求的就是个人的德性从起初的“格物”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地步,这是个人品质的完善与升华,是一个人达到“至善”的境地。从社会关系而言,“止于至善”论述的是从一个人推及到整个社会,一个人行“仁”只能算是一个悟道了,一个人成圣人了,但这不是一个社会的道德的发展与前进。所以由一个人得道而推己及人,让所有社会中的人都悟道,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这才是正真的“至善”。西方的苏格拉底要做的就是社会达到“至善”而不是他自己达到“至善”,所以他用自己的死来展示了他的哲学精神也是他的人格精神,其弟子柏拉图以“理念”为最高原则渴望社会中有一个“哲学王”的出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苏格拉底的宿愿。这种“哲学王”的思想实质与中国儒家中“内圣外王”的思想有近似之处。《大学》中的“明明德”论述的是自我的启蒙与醒悟,而“亲民”要求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提升他人道德。“止于至善”要求人达到最高的善,抵达人生的最为圆融最为高层的道德品质之地。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将社会伦理内化于个人内心之中体现为“仁”的过程,是中国儒家思想之光辉,是中国儒家思想不同于宗教之处。西方宗教中的超越性在于信仰超现实、超自然的人格神而得到心灵的慰藉,而以《大学》思想为代表的原始儒家的超越性在于个人向社会的超越,在于世俗性向理想性的超越,得到的是自我内在品德的提升与自我在社会价值中的定位。《大学》作为原始儒家的经典,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依然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在开拓创新的同时也要继承先哲们的思想精髓,切不可丢掉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存在两千多年而从不间断的民族之魂。这种有益于人的发展、有益于社会的团结凝聚、有益于世界达成共识的思想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为一个民族的内涵,我们应该且行且珍惜!

参考文献:

[1] 朱 熹:《四书集注》 岳麓出版社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王岳川:《<大学>的当代意义》 《中国文化研究》2009卷

[4] 时胜勋:《<大学><中庸>的价值及其思想限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注解:

①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第一章》 朱熹 岳麓出版社

② 《孟子·告子上》

③ 《孟子·告子上》

④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第二章》 朱熹 岳麓出版社

⑤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第一章》 朱熹 岳麓出版社

⑥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第九章》 朱熹 岳麓出版社

⑦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第九章》 朱熹 岳麓出版社

⑧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第九章》 朱熹 岳麓出版社

⑨ 《论语·雍也》

⑩ 《论语· 卫灵公》

猜你喜欢

超越德性大学
至善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跨界与超越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